羅暉
廣西玉林市自來水公司 廣西 玉林 537000
正文:
供水管網漏損是供水企業普遍存在的嚴重的問題,管網漏損浪費了大量的水資源,不僅供水企業經濟效益的下降,還會引發次生災害和地下水土的流失,威脅供水的安全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廣大居民用水困難,影響到千家萬戶的生活,涉及到供水企業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問題。
可見,控制和降低管網漏損對供水企業意義重大。以玉林市自來水公司為例,在過去的2018里 ,玉林市自來水公司的漏損率起伏很大,第一季度漏損率平均為11.96%,4月份為15.6%,5月份高達22.2%,前5個月數據對比漏損率明顯增加。公司立刻召開管網漏損分析會,組織相關人員開展管網漏水排查,重點巡查管網壓力和流量波動大的區域。檢漏人員經過一個多月的奮戰,共查出5處重大暗漏,6月10日查出城西蓮塘村路口DN200排空閥暗漏,6月11日查出二環路名山土地所門口DN3OO燕京啤酒公司專用管斷裂暗漏,6月27日查出玉州路262號DN300鑄鐵管大頭開裂暗漏,7月2日查出廣場東路139號DN500水泥管大頭膠墊脫出暗漏,7月3日查出新民路三合小區路口DN300球墨鑄鐵管套筒脫水泥暗漏。全年查出暗漏342處,明漏397處。快速高效地控制管網漏損,漏損率逐漸下降,使管網保持低漏損率下安全運營,年平均漏損率僅為11.23%。
因此,控制和降低管網漏損是提高供水管網運營效率和保障供水安全的重要措施。經過多年的工作實踐探索,我們從技術和管理下功夫,采取科學優化的控制策略,積累一些供水管網漏損控制措施。
1、建立供水管網信息系統。實踐證明管網漏損的根本原因是管道破損。管道破損與管材、管齡、管徑、壓力和安裝質量等因素有關。我們通過分析管網基礎屬性(包含管材、管齡、管徑等)、管網的結構性、管網歷史維修記錄和運行情況,建立了詳細的管網信息,通過數據分析,對管網破損進行評估。這樣的歸檔科學管理,我們就可以評估和預測出容易破損的管道,有針對性地對管網進行重點和側重點,主要和次要的排查,如以管齡長的水泥管和鑄鐵管為重點,作為主要巡查的對象,實施管網漏水檢測,顯然提高了檢漏工作效率。
2、建立供水壓力管理系統。綜合調控管網壓力是控制管網漏損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管網漏損與供水壓力密切相關,供水壓力越高,漏損越嚴重,壓力越低滲漏越小,壓力只要一降低,漏損點的漏水速率就會立刻降低。但由于我們供水企業的首要職責是滿足客戶的用水需求,衡量的標準是水量充足,水壓合格。因此管網水壓不可能降得太低,應保持在合理區間。可見,供水管網的壓力設定和機泵運行調整對漏損有較大影響。我們建立了供水管網壓力管理系統,通過管網壓力監控,評估管網水壓力平衡,根據管網壓力變化進而優化加壓泵站的運行,實現管網壓力總體均衡,減少爆管的頻率,保證管網安全運行,同時延長管網設施的使用壽命。
3、開展分區計量,提高管網漏損的預警。管網分區計量是目前試行有效的先進的漏損控制措施,適合所有的新舊管網漏損評估、監測和控制,能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它的技術特點是根據系統前置的分區分析、漏損評估、分區評價等功能,及時了解和分析各區域流量和壓力的變化,通過流量和壓力的異常變化情況,判斷管網漏損的問題以及縮小漏損的范圍,為人工檢漏提供可靠依據。從而有針對性地對漏損嚴重的區域進行重點檢測,能快速發現管道漏損或爆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網漏損檢測的成本。有利于供水管道預見性維護保養,對較大的漏損能夠及時進行診斷和治理,將被動的爆管搶修變成主動的維護和改造,降低管網維護成本,進一步減少爆管發生。
4、供水管網結構優化。通過供水管網結構合理優化達到漏損控制的目的,供水企業面臨著管網老化和配水管道結構不合理的難題,我們根據管道的屬性(管長、管材、管徑、管齡、壓力、用戶數等)進行模擬計算,測算出管網的模擬效果。利用該模擬效果與其現狀對比,分析其成本效益和取得的經濟效益,科學布局,優化管網結構,采取檢漏修漏、管材更換、管道更新、管網配套等措施,進行必要的更換老舊管道,用“以改代修”的方法徹底根除管道漏損的隱患。同時增強管網的運行能力,減少管網的漏損。
5、管網漏水檢測技術管理。加強漏水檢測技術管理的目的是有計劃地開展檢漏工作,查找更多的暗漏,降低管網漏損率。
目前我們的供水管網一部分是靠水壓低和水量不足來發覺漏損現象;大部分是靠被動檢漏法或者主動檢漏法——音聽檢漏法發現漏損現象;另外有一部分是通過分區計量分析發現漏水的。實際上這樣做是很不夠的,主要還是依賴檢漏人員日常巡查管線去發現漏水,工作周期長,強度大,效率低。我們根據公司管網的結構現狀,有針對性開展管線巡查。巡查做好詳細記錄,包括發現漏水的時間、地點、原因等,同時把修復的時間、修漏方法、漏點形狀、漏失水量及漏水點照片歸檔保存。通過分析各種數據,綜合評估,確定一個合理的漏損值,最終制定出合理的檢漏周期和檢漏計劃。
由此我們總結出檢漏的自然規律,每年的冬季和春季是供水管道破損高發的季節。因為冬春季的氣溫陡變,地下管道熱脹冷縮極易造成管道的斷裂和破損。在主要的時間節點上掌握了管網的運行情況和漏水特征的情況下,加強管線的主動巡查。巡查時要多聽、多看,仔細聽管道聲音是否異常,觀察閥井、路面、排水溝有無清水流出,路面晴天出現潮濕、局部下沉,管道上的樹木、花草特別茂盛等現象,由此判斷是否管道漏水。
發現疑難漏水點時根據管道和路面的實際情況既要采用聽漏棒,又要采用現代化的聽漏儀和相關儀,靈活運用音聽法、相關法和鉆孔法等多種檢漏方法綜合分析,進行精確定位并實地開挖,核對漏點準確與否,分析漏損的原因,不斷地總結,積累經驗,找出一個規律性檢漏方法。這個辦法不僅能判斷疑難漏水點,對檢漏人員的技術也是一個檢驗。
供水管網漏損控制的管理需要長期綜合實踐,逐步完善,形成體系。玉林市自來水公司自2012年加強管網漏損控制管理以來,管網年漏損率由17.69%降到了10.28%,效果明顯,年節水量達300余萬立方米,而且2016、2017和2018年連續三年低于國家城市供水漏損控制標準12%,極大地提高了公司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