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劍東
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1122
正文:
引言:我國的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同西方國家的風景園林設計有著很大的區別,我國在開展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時候,往往都會將富饒的物產資源以及優秀的自然環境體現出來,是一種獨特的設計風格。而西方一些國家在開展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時候,則會充滿高傲的貴族氣息,為了使這一現象得到有效改善,西方國家就開始發展農業景觀,鄉村景觀就應運而生。
鄉村是一個非城市化地區,指的就是當地區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所形成的一種獨立的、具有特定經濟、社會以及自然景觀特點的地區綜合體。國內與國外對鄉村概念的界定基本是相同的,通常情況下,鄉村人口的密集度都比較低,以農業生產為重要經濟基礎,社會結構與城市社會結構相比更加簡單,居民的生活方式與周邊自然景觀也與城市不同。典型的鄉村地區就是鄉鎮、村莊以及環繞這些鄉村的開放地帶。農田、森林、濕地以及牧場一般都是圍繞鄉村居民居住點的,形成了獨特的鄉村環境。
論文從地理學的角度來認識景觀以及鄉村景觀,認為景觀是一個地理區域的總體特征,它是復雜的自然過程和人類活動在大地上的烙印,是多種功能(過程)的載體。
在開展鄉村景觀設計的時候,突出了鄉村這一概念,提到鄉村,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就是一望無際的農田和數不盡的油菜花,這種純粹、淳樸的生活氣息正式人們索要追求的。園林景觀自帶一種充實富有的生活氛圍,而鄉村景觀正好相反,它所帶給人們的是一種樸實低調的感覺,這樣可以將兩種景觀的風格互補,平衡了兩種景觀各自突出的風格特點,城市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到處見到的都是這種恢宏大氣的景觀,很少見到鄉村這樣秀氣樸實的景觀,這樣的景觀可能會更吸引人們的目光。鄉村的生活方式與城市的生活方式是有著很多的不同之處的,但是又不能將兩者充分融合,所以,很大程度的限制了城鄉協調發展。因此,設計人員在開展城市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時候,充分融入鄉村景觀特點,也算滿足了城市人對鄉村生活的向往,使城市人觀賞到在農村才能觀賞到的景觀。
現如今,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速度也在不斷加快,由于城市中出現了大量美觀性較高的建筑物,所以,很多設計師在開展城市風景園林設計的時候,都會被高樓大廈以及燈紅酒綠的城市特點所同化,設計出的城市園林景觀失去了原有的藝術氣息,只注重園林景觀的美觀性,沒有充分考慮人與自然的相協調。因此,設計師在開展城市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時候,必須要充分融入鄉村景觀特點,使鄉村景觀獨有的自然元素融入到城市園林景觀中,從而使城市人也能夠觀賞到鄉村的優美景觀,實現人與自然的相協調,舒緩人們的壓抑心情。
當前,城市發展與農村發展存在著不小的差距,雖然我國政府加強了城鄉協調發展的重視,并采取了相應的應對措施,縮小了城鄉經濟發展差距,但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差距仍然是非常大,鄉村往往都能實現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相處,不會出現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而城市的環境污染以及資源浪費情況卻非常嚴重,無法有效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而在城市風景園林設計與規劃中,充分融入鄉村景觀特色,可以為城市塑造出一個和諧的環境,有助于城市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能夠進一步促進城鄉的可持續發展。
將兩者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新的景觀,不僅創造了一種全新的視覺上的美,還提升了這種經管的功能性,將城市與鄉村景觀相糅合,也帶給人們帶來了城鄉一體化的美好寓意,同樣這樣做還可以有效的提升經濟效益。
城市人民很少有機會接觸到農業活動,而鄉村人民卻依靠農業生產活動作為主要經濟來源,這樣做的好處,可以充分的讓城市人民體驗一次鄉村的愜意小生活,也可以使他們對鄉村人民的日常生活有一定清楚的認識與了解。在進行建設的同時也要注意區分各地的地質條件,因地制宜,選擇當地合適的發展項目,科學合理的開展建設活動。建設有特色的鄉村產業,比如在景區內進行果樹栽植,游客在欣賞果樹的同時也可以親自去果園摘果,摘得果子可以根據市場上的販賣價格自己付錢帶回家中,這樣摘得的果子比較有意義,而且也可以從中體會到勞動的樂趣。
鄉村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貼近自然,如果要將兩者相結合的話,在設計過程終究一定要注意保留鄉村原本的淳樸,要尊重各地的風俗文化,將當地的歷史面貌以及地區風貌展現出來。比如保留原有的房屋建筑、水渠以及農田等,把原生態的鄉村文化充分展示給游客;如果當地有某種風俗儀式的話,那么也可以充分融入到風景園林景觀設計中,這樣也能夠起到豐富景觀的效果。
結論:在各式的景觀中,鄉村景觀最為淳樸,并且也和大自然最為貼近,如今人們的生活節節奏越來越快,閑暇時間就像體驗一下大自然,所以鄉村景觀成了當下最受歡迎的景觀模式,同時它也充分體現了人與大自然和諧發展的面貌。所以,在對鄉村景觀進行設計時,要將兩者沒有出入的融合在一起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這樣,才可以充分體現出兩者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