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 鵬 飛
(山西路橋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臨汾 041000)
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工藝是高速公路建設施工中不可缺少的技術手段,其不僅能夠提高高速公路的整體質量水平,還可以減少對施工原材料的浪費,正是憑借這些優點,該施工工藝在現代高速公路施工中運用的廣泛程度非常高。以下對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工藝進行了詳細分析。
在實際中,為了使水泥穩定碎石自身的抗壓強度超過4.0 MPa,使配合劑材料的比例處在適當范圍之內,是非常關鍵的一步。這樣做的目的在于減少高速公路裂縫的發生,保障道路施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另外,水泥劑量所占據的百分比應是5%,含水量應控制在4.8%,最大的干密度應控制在2.33 g/m3。
在開展表層填筑之前,應及時實施相關指標的驗收工作,相關指標主要包含基床底層的壓實度、彎沉、路基中線以及縱橫坡度等,在驗收的過程中,還應對中線、邊線、控制柱進行適時恢復。驗收工作進行結束之后,首先,應依據先前設計好的水泥填筑厚度將對應的標高控制柱進行設置。之后,沿線路方向開展掛線填筑。需要注意的是,在填筑的過程中,應根據掛線平面的標高對填層厚度進行有效控制。兩側超過填層的高度與護肩外側的距離應控制在20 cm左右,并充分運用推土機的粗平能力,平地機的精平能力,結合人工的配合找平,將50 m設為施工段,在一個施工段結束后,立即對其進行攤鋪碾壓,從而使水分散失得到有效防止,最佳含水量得以確保。另外,在碾壓的過程中,應確保碾壓設備的行走方向和平地機攤鋪呈相反的方向,機械碾壓參數應在綜合分析各個試驗段數據信息的基礎上獲得。在碾壓操作完成以后,碾壓路面縱橫向處的銜接部位以及路基兩側邊緣位置往往會存在一些坑坑洼洼現象,這時候人工填補就發揮了作用。
在對路基過渡段施工的過程中,需要用到兩種填筑方式:首先,當過渡段的路層質地為土質或者軟質巖時,過渡段和路基界面位置的開挖臺階坡度應控制在2∶1,臺階的寬度應在1 m以內,并按照開挖的同路堤標準對過渡段實施填筑;其次,當過渡段的路層質地為硬質巖時,過渡段和路基界面的開挖臺階應控制在1 m以下。總的來講,實施過渡段填筑技術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四方面內容:首先,只有在路基底部處理之后達到相應的路堤要求后,才可以開展填筑工作;其次,在開展填筑工作之前,需對填筑邊線、路基中線進行恢復,當路塹質地為硬質層時,應按照過渡段頂寬2 m之內的標準對路基底部的填筑橫向坡腳線進行釋放;另外,對臺階進行開挖時,應采取從低往高的開挖方式,一邊挖一邊填,路塹和路堤銜接位置基床表層縱向的碾壓塔接口應在2 m之內,并且必須采用分層填筑的方式進行填筑;最后,在回填臺背基坑時,主要選用的材料是混凝土,將5%的水泥滲入到距離過渡段臺背2 m的范圍以內,并且每層施工的時間最好保持在2 h。
施工試驗技術簡單來講就是選擇一段施工路段作為試驗路段,然后對該試驗路段的松鋪系數、集料的配合比例、施工的工序、長度以及施工的工藝、技術等內容進行檢測和分析。通過試驗發現,該施工段混合材料的級數總體上比較細,并且路段表層的粗糙程度難以滿足實際需要,路面因干縮而出現裂紋的情況也時常出現,這對于下封層的具體施工產生不利影響。因此,應根據相關標準調整混合料配合比例,最佳的水泥劑量應控制在5%,含水量應保持在5.6%,集料混合比例應控制在40∶28∶4∶32,最大的干密度應控制在2.31 g/m3。
以上所調整的集料配合比例是通過相關技術測定的,處在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工藝施工所要求的標準范圍之內。
3.3.1施工的流程和準備工作
高速公路建設中,運用的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的工藝流程如下:選取并使原材料進場→設計集料配合比例→對混合料進行攪拌→運輸混合料→開展攤鋪操作→開展碾壓操作→檢測施工質量→交通部門進行管制。
在施工前期的準備工作中,首先,應全面檢測水泥下承層,及時發現松散、浮灰等問題并解決,除此之外,應及時采取散水措施從而使公路表面保持濕潤;然后,開展施工放樣工作,依據事先設計的寬度憑借石灰粉對走向進行劃定,并對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攤鋪的具體位置進行清晰標出,之后將槽鋼充當模板實施立模操作,從而使厚度得以保障。在實際的放樣操作中,應充分發揮自動找平系統的輔助功能,從而促使攤鋪發揮其巨大作用。具體步驟如下:將鋼釬設置在槽鋼的外部,在上面掛上直徑2.5 mm的鋼絲,該鋼絲的功能主要在于充當控制基準線對標高進行控制。攤鋪厚度應控制在26 cm,松鋪系數應限制在1.3,每個鋼釬直線段應保持在10 m,其張力應控制在100 kg。
3.3.2混合料攪拌、運輸過程中應注意的內容
對于混合料的攪拌來講,其攪拌程度的高低直接關系著道路基層施工穩定與否,因此,設置適當的混合料配合比例以及采取先進的攪拌設備至關重要。在現實中,運用的混合料攪拌設備主要是WDB-800型振動拌合站。在攪拌的過程中,應對混合料的劑量、級配進行嚴格控制,需要注意的是水泥劑量在增加時不能超出0.5%,含水量可適當提高0.5%,這是為了確保在運輸攤鋪過程中使混合料損失受到控制。
對于混合料的運輸環節來講,其效率的提高對整體施工效率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義。運輸環節主要負責的任務是將混合料在一定時間內運輸至施工現場,防止混合料離析問題的發生。在施工之前,應對運輸車輛的實際狀況進行檢查,確保車廂內整潔干凈。
3.3.3攤鋪
攤鋪前要對底基層進行灑水濕潤,按指導書要求,噴灑水泥漿,按水泥質量計,不少于1.0 kg/m2~1.5 kg/m2,水泥漿稠度以灑布均勻為宜,灑布長度應小于攤鋪機前30 m~40 m,按要求的寬度、厚度均勻攤鋪、整形。攤鋪混合料時,攤鋪機要保持緩慢、均勻、連續不間斷作業,攤鋪速度控制在1 m/min~2 m/min,在攤鋪過程中,盡可能做到攤鋪機不隨意停頓及變換速度。現場配有專門試驗員、質檢員,對各項指標隨時進行檢測,并將結果通知拌合站,對不符合要求的混合料及時進行處理,以保證路面質量。
3.3.4養護
水泥穩定碎石基層試驗段計劃采用灑水、厚塑料布(16絲)覆蓋養生法,在塑料布覆蓋時,要注意塑料布的密封,用壓袋對塑料布進行周密的壓蓋,并且不能造成塑料布的破壞。養生期不少于7 d,在養生期間應始終保持表面一定的濕度。養生期間,安排專人對養生路段進行交通管理,嚴禁施工車輛以外的任何車輛通行。在交通管制路段設置限制車輛行駛路線的標志牌。
在高速公路建設中加強對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工藝的運用,對于提高公路的穩定性、安全性以及減少施工資源的浪費具有重要意義。伴隨著現代交通的發達程度愈來愈高,高速公路在近些年來得到了飛速發展。基于該施工工藝的優越性,當代的高速公路建設企業應提高對其的重視,并將其積極地運用到現實的施工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