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峰
(呂梁公路建設有限公司,山西 呂梁 033000)
公路橋梁是我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意義非比尋常,尤其目前對公路橋梁工程質量與安全性的要求日益提升,因此,做好公路橋梁施工技術管理尤為重要,通過改進現階段公路橋梁施工技術管理策略,不斷完善我國公路橋梁施工管理,進而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出行安全[1]。
1)公路橋梁施工人為因素。施工管理中人為因素的影響尤其不容忽視,一方面,施工人員作為工程中的主要人員,其技術水平、安全意識、創新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均會對公路橋梁施工造成嚴重影響。另一方面,施工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也會影響整個公路橋梁工程建設情況。
2)公路橋梁施工材料因素。眾所周知,公路橋梁對施工材料的要求較高,只有嚴把質量關才能使工程項目達到預期建設效果,保障公路橋梁工程質量[2]。因此,施工單位在施工前需正確認識材料的重要性,加強對材料的管理,將新型材料應用于施工之中,從而提高工程質量。
3)公路橋梁施工方法因素。施工方法需綜合考慮工程所在地實際情況、道路橋梁工程要求、項目圖紙及方案等諸多因素,從而形成實用性高、操作便利的施工方法。當前各項技術發展速度較快,各種先進技術得以應用于道路橋梁施工之中,施工單位應積極將新技術與新工藝引入到工程中,從而提升公路橋梁施工效率。
4)公路橋梁施工設備因素。現階段公路橋梁施工中需要應用多種設備與器械,這些設備能夠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安全隱患。鑒于此,施工單位應按照施工方案科學合理的選擇施工設備,并做好設備日常維護與管理工作,進而保障器械與設備能夠良好的應用于公路橋梁施工之中。
5)公路橋梁施工環境因素。公路橋梁多在野外露天處進行施工,外界環境對施工造成的影響不容小覷,尤其是施工所在地地形、地貌、地質、水溫、天氣等諸多原因都需在公路橋梁管理中進行綜合性考慮,進而完善優化施工管理方案,提升公路橋梁施工管理效率[3]。
混凝土技術是整個公路橋梁施工的基礎,也是施工管理中的重點,在實際施工過程之中,需針對道路橋梁的實際情況加強對混凝土比例控制,尤其是在橋梁基座及公路基礎部分施工時,必須充分考慮整個道路橋梁的承重情況,進而提升道路橋梁的質量與安全性[4]。同時,護壁也是橋梁施工的重點,護壁的高度約高出地面0.5 m,并做好護壁的防水處理。當前大部分橋梁需要進行水下基座澆筑,這一施工環節需注意加強水下澆筑質量,將先進的水下澆筑技術應用于施工現場,從而最大限度的提升公路橋梁的安全性。
在施工之前,施工企業應建立完善的預應力加固施工方案,在方案中明確公路預應力加固施工的各個環節,從而滿足公路橋梁的各項要求。在方案制定過程之中,可根據圖紙進行設計,針對公路橋梁施工地點實際情況加以詳細勘察,并與公路圖紙進行比對,解決實際問題。在工程施工建設時,需在宏觀層面上優化整個施工方案,使施工方案中各項環節更具科學性,提升公路橋梁工程預應力構件安裝質量,從而避免預應力構件安裝問題。預應力構件安裝是公路橋梁的關鍵性技術,在安裝預應力構件前,必須細致檢查每一個構件的質量情況,避免因錨具問題而造成道路橋梁質量下降的問題。同時,針對預應力構件中的螺母與螺桿應進行匹配檢驗,防止因構件不匹配造成的施工效率下降問題。
公路與橋梁的過渡段是施工重點環節,一般多采用橋頭搭板方式進行施工,這種模式能夠避免公路與橋梁之間沉降差問題,從而避免出現橋頭跳車的危險問題。但是在橋頭搭板施工中,施工技術管理人員應注意,加強對橋頭搭板的質量與技術管理,從而提升過渡段的最大荷載[5]。橋梁兩側的路堤沉降十分常見,這是由于路基所受荷載量過大,路基下方土質較軟,導致路基逐漸向下方沉降。針對這一問題,在施工前應加強對軟質路基的處理,將軟質路基夯實,以提高路基的穩定性,極大延長了橋梁使用年限。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目前公路橋梁施工之中信息化水平日益提升,構建公路橋梁工程施工管理信息系統,采用信息系統管理公路橋梁工程施工具有極高的優勢。
1)應用公路橋梁工程施工管理信息系統從工程施工整體出發,將先進技術用于施工之中,將施工設計圖紙導入系統之中,系統能夠智能化識別圖紙中各項材料及工藝情況,從而給出可行性方案,這種模式與傳統人力管理相比,其管理效率較高,能夠避免施工中的紕漏與問題,提升公路橋梁施工質量[6]。
2)公路橋梁施工管理信息系統有助于提升標準化施工效果,現階段公路橋梁工程難度日益提升,因此,大部分施工單位均采用標準化施工模式進行管理,所謂標準化施工在施工的每一環節均按照國家標準予以管理,并在階段性施工結束后進行質量檢驗,此種模式安全性和實效性水平較高。尤其是采用信息系統進行標準化管理,能夠節約大量的人力及時間,提升了公路橋梁工程項目施工效率。
目前我國大部分公路橋梁均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筋銹蝕后會造成其結構的不穩定,鋼筋質量有所下降,從而影響了整個公路橋梁工程項目質量,造成極大的危險因素。因此,如何避免公路橋梁鋼筋銹蝕問題成為當前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方向,一般分為如下幾種形式:
1)化學防銹蝕模式。
化學防銹蝕是在鋼筋表面涂抹一層較為穩定的材料,這種材料能夠隔離鋼筋與空氣的接觸,進而避免鋼筋出現銹蝕問題。
2)電鍍防銹蝕模式。
利用電鍍模式將鋼筋進行處理,使鋼筋表面形成陰極保護層,這層保護層分子穩定性較高,因此不會與空氣和水發生氧化反應,以達到防銹蝕的目的。
3)材料貯存方面。
鋼筋材料在運送至施工現場之后,應加強對材料的貯存與管理,避免鋼筋等易銹蝕材料暴露在潮濕的環境之中。通過上述三種形式能夠有效避免鋼筋出現銹蝕問題,從而提升公路橋梁工程質量,延長道路橋梁使用壽命。
施工技術管理一般貫穿在整個施工項目之中,加強公路橋梁施工技術管理能夠避免各項施工問題的發生,因此,應從公路橋梁伊始階段就開展施工技術管理工作,從工程項目整體角度分析,形成全面的公路橋梁施工技術管理方案,進而完善施工技術管理質量。另外,應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管理工作,將先進技術引入到工程之中,進而提升公路橋梁工程施工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必須嚴格要求施工人員全面貫徹安全生產、安全施工,在保障施工安全、優質的基礎之上加快施工進程。
公路橋梁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十分重要,是整個工程項目質量的首要保障,因此,公路橋梁施工管理人員必須加強自身素質,嚴格貫徹責任制管理理念,不斷提升管理水平,為我國交通運輸業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