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綠色林業產品技術研究所(GFPT)及其獨家供貨商印度尼西亞林業公司PT BUMWI在其擁有的伐木場附近成功完成了首個潮汐能水輪機的安裝工作。該項目位于印度尼西亞西巴布亞(West Papua)省賓圖尼灣的阿木圖貝薩爾(Amutu Besar)島。其他合作企業組織還包括德國肖特水電公司、新加坡海洋工程公司、蘇格蘭阿夸特拉公司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能源研究所(ERI)。
該項目由GFPT和PT BUMWI首次共同發起并制定了長期目標,即顯著降低該地區對化石能源的依賴,開發利用當地自然資源。海洋工程公司和 PT BUMWI聯合團隊對當地的潮汐水文情況進行了評估,結果顯示潮汐流速度 2.5 m/s,非常適宜發展潮汐能發電。當前,島上所有伐木工作和基礎設施均由柴油發電機進行供電。GFPT副總經理M. 坦特拉表示,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為伐木場供電與公司發展可持續、碳中性的森林管理的初衷是一致的。PT BUMWI在這方面是先行者,也是第一批在紅樹林帶特許并獲得森林管理委員會(FSC)頒發森林管理認證的企業。
該項目配備有一支國際化的專業團隊,海洋工程公司和ERI就在其中。此外,肖特水電公司負責為項目提供潮汐能發電水輪機,而阿夸特拉公司則負責派出海上作業領域的專家以保障這項特別安裝任務的順利實施。他們同PT BUMWI一道組成了一支囊括管理、電氣、機械、制造和海上作業的國際化專家團隊。這支整合的團隊因時制宜,成功設計并執行了一系列創新措施,充分利用當地資源,最終使項目在12個月以內得以順利完成。
海洋工程公司是ERI的一個附屬公司,總經理M.阿邦多博士表示,PT BUMWI通過與海洋工程公司的合作對項目所在地的能源需求、海底深度以及潮流流速作了充分評估,并利用資源和水力學模型確定了在該處開發的合理性。同時,在與肖特水電公司、肖特遠東新加坡分公司、阿夸特拉公司以及ERI首個測試項目的合作中,針對包括浮式平臺設計、錨泊系統、水輪機附件和電力輸送等工程問題提出了合理且經濟的部署方案。
SIT 250型潮汐發電水輪機由肖特水電公司制造并運至印度尼西亞,再由PT BUMWI轉運到項目實施現場。該公司還同時在工程中扮演關鍵角色,保障水輪機與浮式駁船平臺的順利對接以及水輪機的安裝和試運行工作。設計將水輪機懸掛在浮式駁船下方,便于后期檢修和維護。利用打入樁方法將電纜懸掛至空中,該方法充分運用了當地資源和技術條件。在根據當地條件、技術和供應鏈資源進行適當調整后,該方法也可應用到其他項目中。
肖特水電公司銷售經理表示,其新加坡分公司承擔了此次水輪機現場的試運行工作,公司全體人員對于能參與到東南亞地區首個并網的潮汐能水輪機部署工作感到十分振奮,并稱該項目是促進行業發展的基石。
阿夸特拉公司在此項目中負責綜合考慮當地可用資源和條件限制,總結吸取了以往潮汐能開發和偏遠地區作業的經驗,為水輪機的海上部署工作提供所需的專業建議。G.戴維斯博士表示,希望能夠在最大程度利用當地資源的基礎上,確保部署過程安全而高效地進行。當初擬定目標的實現得益于國際化團隊的團結協作,本項目作業方案也可為未來本地甚至更遠地區的項目開發起到示范效應。
為了確保項目從規劃到部署的順利推進,很大一部分系統集成工作在新加坡進行。來自ERI的工程師和研究人員進行了一系列測試以確保運行條件與設計要求的設備相符。ERI風能和海洋可再生能源部門資深科學家和項目主任S.納拉斯馬魯博士強調,鑒于水輪機便于移動并可以通過安裝至最優發電位置為偏遠地區供電,因此項目中對潮汐水輪機部署方式的設計較為簡單,半浮式系統降低了安裝和維護成本。他表示榮幸能和GFPT、肖特水電合作,也堅信這一項目能夠為該地區的未來發展提供一定指導作用。
從地區發展來看,東南亞能源中心(ACE)同樣受到潮汐能水輪機成功安裝的鼓舞,因為它推動了整個地區采用海洋可再生能源實現去碳化進程。ACE已經將ERI加入其技術工作組中,以推進整個東南亞地區的海洋可再生能源相關項目活動的開展。 ACE認為西巴布亞的項目仍然需要進一步探索。該公司執行總監表示,通過這樣的示范項目以及在海洋可再生能源方面國際團隊間的持續合作,東南亞地區在推進能源安全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前景廣闊。公司希望更多地了解該項目對附近居民產生的影響,以及合作企業組織如何將項目經驗推廣到其他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