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則賓 ,趙 炎 ,宋紹坦
(1.肥城市石橫鎮水利站,山東 肥城 271612;2.肥城市水利局,山東 肥城 271600)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改善農業基礎條件,對農田水利設施的財政投入不斷加大,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農村生產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提升。但是,全國各地發生多起因農村水利設施管護不到位引發的安全事故,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給水利設施安全防護工作敲響了警鐘。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也重點提出,要開展農村地區枯井、河塘等方面的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防范和遏制事故發生,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肥城市一些廢棄的農用機井、大口井、塘壩、蓄水池等,大都是多年以前村集體建設或是個人為了改善農田灌溉條件自主建設,在水利設施不完善不配套時,曾經作為農村重要的灌溉和飲用水源,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隨著水利建設步伐的加快和先進水利設施的應用以及自然環境的變化,部分設施開始閑置,由于長期缺乏管理,基本沒有什么防護設施,特別是部分廢棄后的機井又未能及時封填,也沒有警示標志,且容易被雜草掩蓋,極易引發安全事故。
部分正常使用的水利設施,由集體承包給個人進行管理,承包戶往往對安全重要性的認識不到位,安全防護設施資金投入不足。部分季節性使用的水利設施,如山上的積水窖、蓄水池和小塘壩,主要是在豐水期積聚水源,用于旱時澆灌作物。枯水期時由于沒有積水,相對安全,到了雨季,隨著降雨量增多,積水較深,這部分水利設施又主要分布在山上,過往人員較少,一旦掉入,不易發現和施救,極易發生安全事故。
部分在建或新建的水利設施,在安全防護方面的規劃設計、施工建設、竣工驗收、移交管護等相關環節缺少有效銜接,安全監管體系不完善,安全責任制不明確、缺少專門安全管理機構、安全制度不完善、安全管理不規范、隱患治理不全面、安全教育不深入、安全監管不嚴格,為今后使用埋下隱患。
肥城市成立專門的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進一步明晰農村水利設施所有權和使用權,落實農田水利設施安全管理責任制,明確相關建設和管理責任,確保管護責任到人。
對轄區內機井、塘壩、蓄水池、大口井進行一次徹底排查,掌握轄區內水利設施安全生產狀況,以村為單位,將排查結果整理匯總、登記造冊后,報水利部門備案。通過開展水利安全生產排查,明晰權責關系,建立健全水利設施安全生產責任體系,確保安全防護設施和日常監管到位。
1)機電井。對正在使用的機電井,無機井房的要壘砌機井房,供電設施要安裝在機井房內,機井電纜不能外露,要深埋80 cm,并安裝用電安全警示標識。對廢棄機井要拆除供電設施,對井口要采取回填或封蓋井口等措施,消除安全隱患。
2)大口井。對于正在使用的大口井,周圍要安裝防護欄或壘砌防護墻,高度要在1.2 m以上,并設置安裝警示牌,內容為“水深危險,請勿靠近”等。對已廢棄的大口井,采取回填的措施,要用好土進行回填,不要用垃圾或有污染的東西回填,避免污染地下水源。對于比較深確實無法填埋的大口井,四周要安裝護欄或壘砌擋護墻,高度要在1.2 m以上。設置安裝警示標識,內容為“水深危險,請勿靠近”。
3)塘壩。對正在使用的塘壩,四周要安裝護欄,高度要在1.2 m以上。在醒目的位置安裝警示標識,內容為“水深危險,請勿靠近”或“水深危險,請勿游泳”等。對已經廢棄的塘壩,要疏通溢洪道,確保汛期不蓄水,消除安全隱患。
4)蓄水池。對正在使用的蓄水池,池四周要安裝護欄,并設置安裝警示標識,內容為“水深危險,請勿靠近”或“水深危險,請勿攀爬”等。對廢棄的蓄水池,采取拆除的措施。
5)在建和新建的水利工程。要及時調整工程規劃設計,將安全防護設施融入其中,做到同時施工、同時驗收。做好工程移交事項,明確產權管理主體,落實安全管護責任。
在治理過程中,水利主管部門要加強業務指導,確保嚴格按照標準進行整改,防護設施完工后,要保留具體的影像資料備查。整治完成后,要建立日常維護制度,組織定期巡查,警示標志、防護設施一旦出現破損要及時維修和更新。水利部門組織人員對轄區內工作開展情況進行集中督查評估,在隱患整治基礎上做好建章立制工作,健全完善安全防范長效機制和措施,使隱患排查治理實現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