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降低過路過橋費用。對此,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副局長孫永紅在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目前已經形成《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的修訂方案,正在征求相關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后,將公開征求社會意見,并配合相關部門加快推進修訂進程,力爭盡快出臺實施。此外,還就其他降低過路過橋費用的措施形成了初步方案。
2018年5月,國務院常務會提出進一步加強實體經濟的物流成本措施,其中包括推動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會打破原來以省為單位的收費體制。這看似簡單,實際上涉及技術攻關、設施建設、運營管理機制和制度的修訂和重構,工作量非常大。”孫永紅表示,交通部經過3個多月的集中調研和論證,目前部級層面初步形成了總體的工作方案和技術方案。正在組織開展技術測試和驗證,并且同步研究取消省界收費站以后可能出現的問題和相應的對策。下一步將選擇條件成熟的地區,適時開展試點工作,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相關方案,逐步全國推廣。
據悉,2018年1—7月,新能源汽車增長68.6%,保持了持續增長的態勢,成為汽車市場的一個亮點。目前包括新的汽車投資管理規定等多項政策正在加緊推進,鼓勵技術、模式等創新。未來新能源、智能化汽車將迎來更多利好。國家發改委表示,目前新的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已經完成征求意見,目前正在加緊對征求意見稿進行進一步完善,以期盡快出臺。
據介紹,此次準備出臺的新汽車投資管理辦法被稱為“最嚴燃油車產業政策”。未來新建獨立燃油車項目將被禁止,而現有汽車企業擴大燃油汽車生產能力也要同時滿足上2個年度汽車產能利用率均高于全行業平均水平、上2個年度新能源汽車產量占比均高于全行業平均水平等4個條件。與此同時,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準入門檻也大幅提高。要求新建的獨立純電動汽車企業項目要有純電動汽車持續開發能力,純電動乘用車建設規模不低于10萬輛,純電動商用車不低于5 000輛。對新建新能源汽車企業的股東也提出了要求。
多位專家和業內人士表示,這將大大推動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并提高了廠商、投資者,以及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信心。同時,對新能源汽車市場準入門檻的提高也將進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質量,推進企業加大在產品和技術方面的投入,實現優勝劣汰。
《車輛購置稅法(草案)》2018年8月27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維持10%稅率不變。
2000年10月,國務院公布的《車輛購置稅暫行條例》規定,自2001年1月1日起,對購置汽車、摩托車等車輛的單位和個人征收車輛購置稅。車輛購置稅實行從價計征,稅率為10%。按照落實稅收法定的要求,財政部部長劉昆2018年8月27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上作說明時指出,從實際情況看,車輛購置稅稅制要素基本合理,運行比較平穩,可按照稅制平移思路,保持現行稅制框架和稅負水平總體不變,將暫行條例上升為法律。
劉昆說,草案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購置汽車、排氣量超過150 mL的摩托車、有軌電車、掛車的單位和個人,為車輛購置稅的納稅人。車輛購置稅實行一次征收制度,購置已征車輛購置稅的車輛,不再征收車輛購置稅;車輛購置稅的稅率為10%,與現行稅率一致。
根據國家生態環境部印發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稿)相關規定,以首都北京為中心,包括周邊的天津市、河北省、河南省和山東省等5省市擬從2019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國Ⅵ排放標準。這是繼深圳市、廣州市和海南省之后,第4個出臺的國Ⅵ提前實施通知,也是影響范圍最大的一次。
除了宣布提前進入國Ⅵ時期之外,這份新方案還對國Ⅲ及以下標準汽柴油車的管理提出更嚴苛的規定。包括計劃在2018年12月底前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以及山東等省市淘汰超過6萬輛國Ⅲ及以下排放標準的運營重型柴油貨車。其中影響最嚴重的是北京,將計劃淘汰3萬輛柴油貨車,這將對當地的運輸物流行業帶來不小的影響。
根據交通運輸部此前的計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要在2020年前淘汰超過100萬輛國Ⅲ及以下營運中重型柴油貨車。而隨著國Ⅵ標準在華北5省市提前實施,勢必釋放出國Ⅵ車型更大的需求量。雖然大多數車企都表示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技術拓展和產品開發,可能導致率先實施國Ⅵ排放地區的消費者無法購買到滿足排放標準的車輛。但提前實施國Ⅵ的計劃,以及國Ⅲ汽柴油車的逐步淘汰卻不會停止。
2018年9月5日,一汽解放冷藏車交車儀式在鄭州舉行。本次合計交付44輛冷藏車,由一汽解放聯合鄭州紅宇有限公司打造,包括J6L 4×2中短途冷藏運輸車、J6M 6×2中長途冷藏運輸車。車輛采用大連道依茨發動機、一汽自主變速器及后橋;根據冷藏車運輸特點,關鍵零部件采用進口成熟產品,進一步提高了車輛可靠性,保證出勤率。
鄭州紅宇是一汽解放長期以來的戰略合作伙伴,其以先進的科技進步為支撐,以嚴格的軍工技術和管理手段為依托,以軍民結合為發展的戰略規劃,造就了享譽國內外的超一流冷藏汽車改裝品牌。漯河雙匯集團是國內、國際肉類制品的生產、制造、運輸、銷售的集大成者,所控制冷藏運輸車輛居國內首屈一指的地位。3家各自領域中的佼佼者,在做大、做強,走向國際一流的戰略規劃方向上高度一致。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食品、藥品等物資的安全和質量越來越關注,國家和地方政府也在不斷發布相關法規以及利好政策,中國冷鏈產業已經開始步入發展的快車道。
2018年國家發布“藍天保衛戰”3年行動計劃,排放法規愈發嚴格;隨著東風商用車產品技術不斷升級,客戶對于服務的期待值也越來越高。隨之而來的是東風商用車對經銷商服務網絡服務技能、服務水平提出的更高標準和要求。2018年8月底至9月初,東風商用車網絡服務技能比武大賽再啟。
本屆大比武以“陽光服務,保衛藍天,東風行動”為主題,設置中南、華南、華東、西北、西南、東北和華北7大賽區。旨在全面促進服務技能水平的提升,加強東風商用車與各網絡成員之間的協作,全面推廣“東風陽光服務”工程,以優質服務保衛藍天。
本屆服務技能比武由理論和實操2部分組成。隨著客戶服務要求的提升,比賽內容的深度和難度也得到全面升級。尤其是在實操環節,比賽設置了很多“陷阱”。選手們要在35 min內,發現3個故障現象,排查4個故障點。此外,為了推廣新的服務技術,本屆比賽還新增了缸壓測量項目,希望能夠通過比賽讓選手快速掌握這項服務技術,并運用在實際工作當中。
自2004年啟動以來,2年1屆的東風商用車服務技能比武大賽已經成為傳播東風文化、推廣東風新技術、提高網絡服務技能的重要平臺。最終,7個分賽區的冠軍選手將入圍全國總決賽。東風商用車“陽光服務”也將繼續升級,為客戶帶來更高效、更優質的服務。
2018年8月,中國重汽銷售部在山東臨沂推出了一款定位“輕奢”的新產品——豪瀚N系列,正是這款產品,在上市短短1個多月的時間即取得超過2 000輛的好成績,助力中國重汽在公路車領域上演“絕地反擊”,更使豪瀚品牌的知名度提高到新高度。
豪瀚N系列產品推出之后,上市當天即簽定大單,經過銷售部各地廣泛開展推廣活動,此產品在新疆、河南、山西、陜西、四川、山東等10余省份贏得大量用戶。豪瀚N系列產品在外觀、內飾乃至設計理念全新改觀,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遠看宛如雄獅咆哮,盡顯時尚感、力量感;近看車輛配色溫馨,整體布局簡潔實用,并對一些內飾細節做出了改進,強化了駕乘舒適性;字母“N”代表了英文單詞“NEW”,即“新”的意思,在漢語里表達“牛氣沖天”,帶給用戶全新的感覺。
豪瀚N系列全系車型搭載了德國曼技術5 L、7 L、9 L、11 L柴油發動機,最大馬力可達323 kW(440 PS)。同時,還裝配德國曼技術天然氣13 L發動機。其中,公路用牽引車MC11發動機換油周期可達10萬km,MT13燃氣發動機換油周期可達5萬km,為用戶提供可靠的運營利器。
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智博會”)于8月23-25日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舉辦。上汽紅巖攜3款最新智能重卡產品——大馬力互聯網夢想卡車、智能車罐一體化危化品牽引車和智能網聯6×6全驅大件運輸車,亮相本屆智博會。
此次亮相的互聯網夢想卡車是上汽紅巖在互聯網和大馬力成為重卡主流發展趨勢的大浪潮下創新推出的升級版互聯網卡車。在智能網聯化方面,該車型最大的亮點是將“移動互聯、人工智能、卡車平臺”相結合,實現了互聯網夢想卡車7大智能化功能;在動力性能方面,該車型搭載屢獲達喀爾拉力賽桂冠的依維柯賽車所匹配的經典Cursor 13 L發動機,最大412 kW的動力輸出實力彰顯王者風范。
同期展出的智能車罐一體化危化品牽引車,是上汽紅巖在化工物流運輸安全性亟待升級的市場環境下,全新研發的國內第1款智能車罐一體化危化品牽引車,具有創新C2B模式、標準化車罐一體、國際化制造體系、全面的主被動安全性能、領先的智能網聯及科學的輕量化5大特點。
而另一款智能網聯6×6全驅大件運輸車,則是上汽紅巖針對快速增長的重載運輸市場需求,集合“互聯網+大馬力+全驅動力”創新打造而來,如此組合配置,在國內尚屬首款。在網聯化方面,該車型同樣匹配上汽紅巖獨特的互聯網夢想卡車7大網聯創新技術;在動力方面,來自同步歐洲的科索13 L發動機帶來412 kW動力輸出,并采用6×6全輪驅動,強悍動力+智能科技,為重載運輸用戶帶來比肩進口品質的新選擇。

2018年9月7日,由深圳市自卸車協會主辦的深圳市首屆新型全密閉式智能重型自卸車展示暨車型目錄發布會在龍崗區舉行。此次活動以“助力深圳藍,環保我踐行”為主題,華菱汽車等12家取得了工信部公告、燃油達標公告并通過測試達到相關要求的新型自卸車車型在活動中進行了發布。
在此次發布會上,華菱汽車展示的新型智能自卸車采用國Ⅴ柴油機(加裝DPF),均取得了工信部公告、燃油達標公告,并達到了深圳地方標準明確的環保排放、車身密封、裝載方量要求;同時還配置了符合要求的雙通道GPS、駕駛員駕駛行為分析、右側盲區輔助提示等智能化監控、防控設備,具備國家工信部公告目錄代碼,并完成了在深圳市新型自卸車信息管理系統監管平臺上的接入測試。
華菱新型智能自卸車采用優化的后視鏡設計與全密閉化裝載,全程不拋灑;車輛實際裝載容積不大于10.6 m3,杜絕超載行為;采用國Ⅴ DPF配置,排放水平可達到國Ⅵ標準,有效減少尾氣排放;可實現安全監控自動報警與智慧管控。
長期以來,華菱星馬集團始終堅持以“節能、環保、安全、智能”為目標技術研發路線,用實際行動推動著中國重卡升級換代。 (劉堯英)
2018年9月7日,在深圳市首屆新型全密閉式智能重型自卸車大型展示洽談大會暨車型目錄發布會上,深圳中集專用車有限公司(簡稱:深專)推出了基于LNG底盤的新型全封閉智能渣土車。
鑒于深圳市渣土車交通安全及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深圳市政府宣布在2019年5月31日前,將一次性淘汰全市全部在用傳統渣土車。深專副總經理姚志剛認為,隨著新政策實施,截至2019年5月31日,深圳市渣土車更新需求量約1.3萬輛。他表示:“現在我們的產品完全符合深圳標準,而且采用了搖臂式整體蓋和后門密封蓋設計,無拋撒、更干凈。目前在整個華南地區,深專的渣土車批量生產條件、改裝能力是業內一流的。”
深圳市自卸車協會會長吳仁開指出,首批12家生產廠商14款車型取得工信部公告、燃油達標公告,其中有2款車型來自中集車輛,相信這些技術含量較高的重型自卸車產品會受到市場的青睞,因為它們智能,也比同類品牌更具聲望。
據了解,深專的智能渣土車搭載優質油缸系統,更加安全高效,舉升迅速平順;U型貨箱采用高強耐磨鋼,自質量輕、壽命長;配置智能監控系統,可以指紋識別駕駛員資格,24 h不間斷監控車輛行駛狀態,實現超載、超速、疲勞駕駛的報警及車輛盲區監測報警。 (甘應鑫)


2018年8月17日,首批2輛烏尼莫克U423到達天津港,交付青島四機設備工程有限公司。2016年,全新烏尼莫克U423在德國國際軌道交通技術展覽會(Inno Trans)首次亮相以來受到全球矚目。
憑借設計獨特的承載平臺,烏尼莫克百系列全能機具承載車可以靈活方便地搭載不同機具,滿足多領域應用需求。此次交付的烏尼莫克U423路軌兩用車能以高達90 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駛,高效實現調度、維護、物流牽引作業,并配備相應的公路軌道兩用裝備,在軌道上行駛。上下軌切換可在幾分鐘內快速完成,提高生產效率。
作為中國軌道交通關鍵技術和產品的重要供應商,青島四機設備工程有限公司旗下的產品廣泛應用于我國各城市地鐵、輕軌和有軌電車車輛段、停車場及各動車車輛段、運用所、機務段等,擁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
梅賽德斯-奔馳特種卡車多年來一直與行業領先改裝廠緊密合作,致力于為客戶量身定制系統解決方案。未來,“百變金剛”烏尼莫克帶來的U423路軌兩用車將更好助力青島四機設備工程有限公司實現路軌交互作業。
2018年9月3日,華菱星馬集團漢馬國Ⅵ發動機鋼活塞全線配套啟動儀式在輝門東西(青島)活塞有限公司舉行。漢馬發動機國Ⅵ項目于2016年7月啟動,項目起點高、技術路線先進。憑借多年積累的技術及人才優勢,漢馬12 L、10 L、13 L以及11 L國Ⅵ柴油機相繼成功點火,漢馬CM6D28國Ⅵ發動機更是拿下了“2017年度國Ⅵ第一動力大獎”。3年時間內,漢馬發動機在國Ⅵ項目上接連實現重大突破。漢馬國Ⅵ發動機的研發進度追上了政策的實施腳步。劉漢如強調,在重型商用車領域,得發動機者得天下。到2019年國Ⅵ排放法規實施之年,漢馬動力將實現脫胎換骨的自我超越,迎來市場爆發期。
作為華菱星馬的戰略合作伙伴和優秀供應商,輝門公司一直注重加強與華菱星馬汽車集團的交流合作。華菱星馬漢馬國Ⅵ發動機鋼活塞全線配套儀式的全面啟動,表明輝門行業領先的技術產品再一次得到了業內合作伙伴的認可。據了解,為了滿足中國汽車主機客戶對國Ⅵ發動機排放和鋼活塞的技術要求,輝門動力總成投資2 000多萬美元,將全世界目前最先進的鋼活塞生產線引進青島工廠。作為輝門集團在中國市場投放的第一條鋼活塞生產線,其是目前輝門公司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最多,技術含量最高的生產線之一,具備年產40萬只鋼活塞的生產能力。


近日,康明斯發布了滿足商用車未來需求的最新柴油機解決方案。該方案應用了一系列最新關鍵零部件技術,將氮氧化物、顆粒物和CO2的排放降到最低,以達到清潔排放的目的。
目前,康明斯正在擴大產品組合,包括可替代燃料、小型發動機和電動化,但柴油機仍然是其核心業務。康明斯在柴油技術研發上的持續投資正在贏得回報,康明斯團隊在開發清潔排放技術上的專注,讓公司可以滿足日益嚴苛的排放法規。
康明斯展示了集成渦輪增壓和后處理系統的革命性理念。這種革命性理念由集成旋轉渦輪控制(RTC)的固定截面渦輪增壓器和緊耦合型SCR催化器組成,代表了清潔動力技術的未來發展藍圖。
2018年8月23日,威伯科宣布,其位于德國漢諾威的全球技術創新中心日前正式投入運營。這座技術創新中心耗資約3 000萬美元,將顯著提升威伯科的全球研發能力,并在未來持續推動技術創新、幫助威伯科保持全球技術領先中發揮重要作用。它將致力于研發開拓性技術,助力商用車行業加速向自動駕駛、智能互聯和電子化發展。
該中心于日前正式投入運營,總占地面積達到11 500 m2,將為漢諾威當地的420名員工和世界各地來訪的研發項目團隊提供現代化的工作空間。作為威伯科全球最大的研發中心,該中心將在威伯科遍及4大洲的研發矩陣網絡中發揮核心作用。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心將為威伯科全球研發團隊提供卓越的示范作用并成為專業知識的殿堂,協調公司在全球各地的科技能力,研發和設計用于提高卡車、客車、掛車及非公路用車的安全與效率的先進系統。
除了全球技術創新中心之外,威伯科還計劃投資2 100萬美元,擴建毗鄰漢諾威、坐落于Jeversen的重型卡車和客車測試的試車場。威伯科是全球商用車供應商領域唯一一家擁有3家試車場的企業,其分別位于芬蘭的Rovaniemi、德國的Jeversen及印度的Chennai,跨越了寒帶、溫帶及熱帶氣候,能模擬不同氣候狀況下的路面情況,從而驗證產品及技術在不同路況下的可靠性。
2018年8月29日,博格華納位于武漢市蔡甸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新工廠舉行了隆重的開業儀式。該新工廠占地面積達4.86萬m2,目前擁有建筑設施2.6萬m2,是一個全新的集生產、工程、質量、銷售、物流、行政及財務于一體的綜合生產基地,將主要生產驅動電機、P2電機、集成控制器的48V起發一體機、起動機、交流發電機及其他相關部件,以支持中國本土內燃機、電動及混動汽車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
博格華納動力驅動系統事業部總裁兼總經理Stefan Demmerle博士表示:“這是博格華納中國發展史上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投資項目,該新工廠將極大提升博格華納在中國的內燃機、電動及混動汽車產品線生產能力,促進當前和未來的業務增長。先進的技術和系統能力是我們的主要優勢,博格華納將繼續以本地化的生產和工程能力滿足中國混動及電動汽車客戶的需求。”
博格華納于2015年完成對雷米電機的收購,并于2016年啟動了武漢新工廠項目。該新工廠整合了原雷米電機武漢工廠及周邊多個生產設施,并增添數條新生產線,在原有的生產能力基礎上,首次在本土啟動生產驅動電機、P2電機及其他電動和混動產品。
2018年9月,曼胡默爾在德國法蘭克福展會的新聞發布會上披露:曼胡默爾2018上半年銷售額達到約19.5億歐元,全年銷售額預計將略有增長。
在主機領域,曼胡默爾的業務發展與上一年基本持平,且售后市場和生命科學與環境領域均實現了正增長。然而,銷售收入的增長與強勁的歐元效應相抵消,這在售后市場表現尤為突出。
2016年,曼胡默爾通過收購阿菲尼亞集團的全球過濾業務,使其在全球濾清市場的領先地位大幅加強;2018年夏天,曼胡默爾通過收購北美空氣過濾公司Tri-Dim,繼續踐行其增長戰略。Weissenbacher指出:“曼胡默爾已位于全球濾清應用市場的第1位,我們希望穩固這一地位。為此,我們必須通過有機增長或收購獲得進一步的發展。”
2 0 1 8年8月2 7日,全球環境基金(GEF)“中國新能源汽車與可再生能源綜合應用商業化推廣”項目啟動會在京舉行,這標志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綜合應用正式進入商業化推廣實施階段。
此項目由全球環境基金(GEF)、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同支持,旨在通過推動新能源汽車與可再生能源的融合應用,充分實現新能源汽車全生命周期的節能減排效益。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負責具體項目實施,實施周期為3年,主要內容包括:組織制定新能源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綜合應用的政策和標準法規;制度能力建設,提高國家和地方政府對電動汽車與可再生能源融合領域的認知度、知識儲備和管理能力;開展技術示范和驗證、研究商業化發展模式;開展信息傳播與交流,提升行業、消費者能力和認知度。
中國新能源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綜合應用商業化推廣項目的實施是落實國家《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的一項重要工作部署,將極大地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與可再生能源產業融合發展和綜合應用,提升新能源汽車全生命周期的節能減排效益,減少交通運輸領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據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進華介紹,整個項目運營期間將直接減排CO2超過20萬 t。
據悉,戴姆勒正在研發1款自動駕駛電動汽車,這種車可以在乘用車和貨運汽車之間切換。這預示著,戴姆勒希望在塑造移動未來領域超越Waymo、德國郵政集團(Deutsche Post)等競爭對手。
戴姆勒最新發布的奔馳V i s i o n Urbanetic概念車由2個模塊的底盤組成——1個模塊是蛋殼形中小型巴士,可容納12名乘客;另1個模塊是貨車底盤。這2個模塊之間的切換只需要不到2 min。戴姆勒2018年9月10日發布的一份新聞稿稱,該設計理念旨在滿足人手有限但希望更有效地使用電動汽車的物流公司,以及公共交通運營商的需求,以及減少對市中心的污染排放量。戴姆勒表示,“Vision Urbanetic”概念車將聯網到集成的IT系統,能夠分析移動需求、調整路線和避免交通堵塞。奔馳商用車部門負責人Volker Mornhinweg表示,概念車有望在9月20日起在德國漢諾威市舉行的IAA商用車展上公布。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進步,汽車制造商正在爭先恐后地從傳統的制造商向移動出行公司轉型。戴姆勒將攜手最大的供應商羅伯特·博世,于2019年開始在加利福尼亞州測試一項自動駕駛服務,旨在到2023年實現自動駕駛出租車上路。與此同時,通用汽車公司預計到2019年在美國大城市部署雪佛蘭Bolt電動自動駕駛出租車,網約車巨頭Uber已承諾在同一時間內推出一批自動駕駛沃爾沃XC90 SUV。


貨運企業Kroger和自動駕駛汽車創業公司Nuro近日在亞利桑那州斯科茨代爾推出無人駕駛送貨服務。這是2家公司的第1個市場,它們在6月份首次宣布合作。首先,實驗中只涉及一家商店:東麥克道爾路上的克羅格擁有的弗萊食品店。客戶可以通過Fry的網站或移動應用程序下訂單。雜貨訂單可以安排在當天或次日送達。每個訂單的運費為5.95美元,沒有最低訂單金額。
起初,雜貨將通過Nuro的自動駕駛豐田普銳斯和日產Leaf車隊交付,每輛車都將有1個安全駕駛員。但2018年秋天,該公司計劃更換其定制的R1無人駕駛運輸車輛,這些車輛仍將在Nuro位于加利福尼亞的總部進行測試。
亞利桑那州是自動駕駛汽車測試溫床,因此斯科茨代爾的選擇應該不足為奇。市長Jim Lane在Nuro提供的一份聲明中說:“我們歡迎創新技術,這些技術可以使斯科茨代爾居民的生活受益。我們認為這種伙伴關系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前景,并為我們的居民提供真正的、尚未體驗到的日常生活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