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強
(山西五建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3)
外墻保溫板脫落事故發生率較高,不利于維護施工企業的良好市場形象,并且脫落時會影響建筑周邊居民的生命安全,因此近年來傳統的外墻保溫材料逐漸被取代,代之以新型保溫板。其中以膨脹珍珠巖使用效果最好,應用此種保溫板時只要掌握施工工藝的要領,并把握好基層處理、界面涂刷、保溫材料質量控制等多項要點即可,這樣就能有效保障保溫板的粘貼質量。
如果基層為磚墻,則應徹底清理基層墻面上的污垢,并用清水將墻面潤濕。處理界面時采用涂敷法,用滾刷均勻涂抹界面處理劑,處理劑不流淌時即可停止,而后在其上涂抹保溫砂漿。如果基層為混凝土墻,處理墻面油污時采用10%的火堿水,清理后用清水沖刷并晾干[1],界面處理方式與磚墻相同。
第一,是材料的配制。配制保溫砂漿時掌握好干混料與水的比例,并用攪拌機在施工現場進行攪拌,直至均勻狀態,攪拌結束后必須在2 h之內用完。配制界面砂漿時準備好干混料、干粉和水,攪拌時間控制在5 min以內,達到均勻漿狀即可。抗裂砂漿的配制方式與以上兩種混合料相同。第二,粉刷保溫層前徹底封堵門窗四周,凸出部位做出坡度及滴水線。第三,根據保溫厚度分別施工。一次抹灰厚度控制在10 mm~15 mm之間,之后各遍控制在20 mm以內。上遍完全壓實且固化后進入下遍抹灰環節,各遍間隔時間為1 d整。達到設計標準后依次用大杠、鐵抹子刮平。第四,保溫材料固化后進入養護環節,采取澆水養護的方式,澆水次數依天氣變化特點而定。第五,保溫層凝固后處理抗裂砂漿面層,間隔時間約為一周。正式施工前用水潤濕面層,抹灰前再次用水潤濕。粉刷厚度控制在3 mm~5 mm之間最為合適。粉平抗裂砂漿后依次用大杠、木抹子及海綿處理,其各自的作用分別是刮平、提漿、拉毛[2]。針對吸水較慢的區域,應留有充足的干燥時間,禁止強行用水泥吸水。
第一,在保溫層上均勻涂抹聚合物抗裂砂漿,厚度不宜超過1.5 mm。為了促使粘合效果更好,可用鏝刀反復涂拉,以免出現空鼓問題。第二,根據樓層尺寸裁剪網格布,必須減掉包邊。第三,將網格布繃直后彎曲面朝里,固定邊緣線。涂抹時由中間開始,依次向上下、左右各個方向延伸,確保各區域涂抹足夠均勻、平整。網格布上下、左右的搭接寬度均應大于100 mm,搭接時禁止干搭,并分側處理。結束后檢查網格布的平整度,禁止出現褶皺、翹邊等缺陷。第四,將雙層標準網貼于陽角、門窗處,同樣禁止干搭,并做好抹平、找直工作。
機械錨固保溫板是指將找平用作結合層,并將保溫板在找平層干燥前粘貼上墻,起穩定作用,然后在板面鉆孔通過膨脹螺栓將保溫板固定在基層墻體上,由固定錨栓承載外墻保溫系統的所有荷載,并順利傳遞到基層結構墻體上。將錨栓與保溫板組合的方式可以穩定找平層荷載,并且對于處理承載能力較差的外墻舊基層較為適用。
基層處理質量是影響保溫板粘合效果的重要因素。主要由抹灰強度不足及空鼓問題所造成,必須采取以下幾種措施加以控制。第一,外墻抹灰砂漿強度必須高于M7.5,并做好配比、拌合工作。第二,檢查抹灰層平整度。如果發現空鼓現象,立即進行處理,否則就會嚴重影響基層與墻體的粘合效果。此外,平整度如果偏差過大,會導致板底局部脫空,最終導致板面碎裂,增大了施工難度。因此必須對施工過程加強控制,并在質量檢驗環節發現問題時及時修正。
保溫板與基層能否緊密粘結與粘結砂漿密切相關,因此必須對砂漿加強質量控制。
第一,采購材料前考察供應商的資質、產品質量,盡量選擇性價比較高的廠家。
第二,優質的砂漿具有初凝時間短、強度增長快等特點。只需1 d的時間就可到達堅硬的狀態,因此必須通過試驗進行對比,擇優選取。在施工過程中應嚴格進行控制,如果發現砂漿性能與施工要求偏差過大,則應立即停止施工,以免損失過大。
第三,拌合粘結砂漿時嚴格按照配比標準進行處理,并掌握好拌合時間。基于粘結砂漿初凝時間短的特性,應避免投入過多的材料,否則砂漿就會快速凝結,進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3]。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砂漿已經固結,則應禁止使用。
第四,兌水拌制時需要嚴格按照說明書中的要求進行處理,并結合天氣狀況做好試配工作,選擇出最優的配比方案。此外,必須嚴格控制砂漿粘稠度,不宜過稠或過稀,否則就會增大施工的難度,并且無法保障粘結質量。
保溫板粘貼環節較為關鍵,與粘貼工藝密切相關,可采用條框粘貼法,施工時粘貼法與機械錨固法可配合使用。具體來說,條框粘貼工藝主要包括以下幾項施工要點:第一,用普通平抹涂抹砂漿,涂抹厚度控制在8 mm~10 mm之間,并涂滿整個板面。第二,采用深度、寬度、間距分別為8 mm,6 mm,10 mm的鋸齒抹均勻刮抹粘結砂漿。從板面一側開始,逐漸向另一側刮抹,整個操作過程必須一次性完成,中間不能有停頓,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均勻的條框。需要注意的是,砂漿刮下之后不能直接扔掉,而是將其回收利用。這樣可節約材料,降低施工成本。第三,將板塊與墻體對正,錯開50 mm~100 mm最為合適。粘結時由一邊開始,逐步實現整塊粘結,粘結的同時用力壓板,可排出板與基層間的空氣,以免因殘留空氣而出現空鼓問題。第四,壓實后推向設計板位,促使板塊之間的閉合效果更好。推板的同時進行擠壓,擠出粘結砂漿,目的在于進一步排出空氣,促使粘結效果更好[4]。推、擠時應控制好基層平整度,如果與設計要求偏差過大,就會增大保溫板碎裂的可能性,因此必須嚴加控制。施工結束后粘結面積必須達到95%左右。此外,刮、推、擠工序較為關鍵,如果這幾個操作環節存在問題,粘結面積則不會超過60%,并且需要消耗大量的粘結砂漿,因此應對這幾道工序嚴加控制。
外墻保溫施工工藝主要包括以下幾項要點:第一,各部位操作時環境風力必須低于五級。要求對施工現場的環境進行實時監測,根據監測結果決定是否能夠繼續施工。第二,分隔單元應盡量一次性完成,避免出現接槎問題,確保各單元格的完整性,禁止多次施工。第三,外墻施工結束后進行防風及遮陽處理,避免外墻因被雨水過度沖刷而喪失保溫性能。謹慎處理分隔條邊框,避免砂漿涂抹到其他板塊上。
外墻是建筑結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滿足實用性、美觀性等多項要求。而膨脹珍珠巖保溫板就具有這樣的特點,并且其不會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而發霉腐壞,得到了業內人士的支持及廣大群眾的認可。但為了使該類型的保溫板充分發揮其作用,還應加強質量控制,把握好各道工序的施工要點,促使施工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