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公共交通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供稿
為更好地踐行黨的十九大精神,公交集團在冬運工作啟動之際,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主動作為、真抓實干,以八項措施確保冬運期間市民安全、舒適出行。
加密早晚高峰間隔,縮短候車時間。為方便市民冬季出行,公交集團今年新購置的500部純電公交車已投入運營,集團新能源公交車已達3000余部,車輛硬件水平明顯提升。結合道路條件和客流峰段變化,從2017年11月15日開始,集團所屬474條線路已全部啟用冬季運營計劃,加密了早晚高峰間隔,加大公里投入,最大限度縮短候車時間。冬季公交運營計劃日公里達90萬公里,調動了企業的最大運營潛力,保證今冬的運能運力充足,確保早晚高峰不甩客,高峰行車間隔縮短1-2分鐘,減少乘客候車時間。同時,公交集團在8000余部公交車上裝載了GPS,3G智能設備,既可以直觀的看到運營情況、行車間隔和路況,又能查看到車輛滿載率,從而方便調度人員及時調度車輛。
創新服務產品,滿足多樣出行需求。結合客運市場新變化,推進“互聯網+”與公交的融合,通過網絡出行大數據分析,根據出行需求,開通通勤快車線路。當前集團已開通通勤快車線路23條,年底前還將開通7條通勤快車線路,以“大站快”的運營模式,提升公交的出行效率。
推廣公交手機支付,方便百姓乘車。2017年8月,公交集團與支付寶合作,全面啟動了“刷碼乘公交”移動支付工程。公交集團在全運會前期開通了16條公交線路,400余部車輛實現二維碼掃碼乘車服務,以技術創新、服務創新不斷改善提升市民公交出行,實現了乘公交無現金支付。截至目前,已經完成100余條線路,近2000部車二維碼掃碼機具的安裝應用,公交乘車“非現金支付”服務范圍得到進一步擴大,2017年年底可實現中心城區公交線路的全覆蓋。
加強清潔治理,提升車輛外顯形象。為鞏固迎保全運會和十九大工作成果,集團將全面深化落實每月15號的“座椅日”清潔治理活動,持續開展“垃圾不落地、不過圈”活動,全集團各車隊按照集團統一部署,定期開展清潔大會戰,向車內衛生死角宣戰,為冬運清潔工作夯實基礎,為廣大市民乘客提供干凈舒適的乘車環境。
充分落實準備工作,保證寒冷冬季不凍車。為保證在寒冷的天氣里不凍車,出齊車,使市民不但有車可乘,還有線可選,公交集團提前對8000余部運營車輛開展了大例保大檢修活動,對車輛發動機、制動、燈光等安全部位逐車檢查,將個別車輛缺損的門窗膠條及時補齊,并且重點排查檢修了暖風系統,徹底消除車輛隱患,確保車輛完好率達100%。針對惡劣天氣,在低標號燃油、潤滑油及防滑防凍等過冬物資上作了充分的物資準備,并提前購置雪鹽和推雪板,保證在氣溫突降時公交車輛能正常行駛,確保冰雪天氣乘客和運營車輛安全進出場站。
組建應急系統,建立緊急預案。為保證冬運期間遇風、雪、雨、霧等特殊天氣時的運營服務,公交集團組建了運營應急指揮系統,建立了遇特殊天氣保證運營的工作預案,在運營智能調度指揮中心設專人24小時監控全市公交運營狀況,從組織領導、信息反饋、任務執行上作到三級指揮網絡暢通、責任明確,確保在特殊天氣時能夠及時、迅速、安全地運送乘客。結合冬運特點,特別制定了冰、雪、霧等特殊天氣的安全行車預案、運營調度預案、車輛防凍應急預案及雨雪天氣服務預案、空氣重污染日預案等緊急預案,視各種天氣的變化啟動應急響應,加強運營組織和車輛配備,保證百姓的出行。同時,公交維修救援中心大型搶修車隨時待命,準備搶修壞車,全力確保冬季運營平穩有序,滿足市民冬季出行需求。
全面開啟暖風設施,為乘客提供“溫暖的冬運”。公交集團對所有車輛暖風設施進行了檢修,當車內溫度低于16℃時空調車即開啟暖風。首班公交車要提前預熱,保證乘客上車立刻能感覺到暖風。針對冬運期間客流增大和特殊天氣的出現,在有條件的運營線路終點站開放乘客候車室,開放暖風設施,為乘客提供一個“溫暖的冬運”。同時,候車大廳還增設了電腦滾動顯示屏和語音提示功能,讓乘客及時了解車輛發車時間。
接受市民監督,滿足乘客需求。為了給乘客提供更全面的服務,公交客服中心將及時解答乘客提出的有關運營服務方面的問題,對市民提出的問題和投訴,確保3個工作日內回復、5個工作日內辦結。同時,為了拓寬公交與乘客的溝通渠道,集團已經在1000余部公交車上推出了“一車一碼”的社會服務評價體系。乘客可以通過手機掃碼,對每次的乘車感受、駕駛員服務等進行評價,也可以提出新的出行需求,我們會按照乘客的評價對駕駛員的服務進行考核,根據乘客提出的需求,進一步優化調整公交線網。
(李 喆 張永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