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偉
(山西王城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現階段,國內很多的公路工程均為瀝青路面,不過,在瀝青路面長期的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產生一些病害,其中常見的病害有裂縫、車轍、坑槽以及路面泛油等病害,這些病害的出現破壞了路面的結構、縮短了路面使用壽命,同時還會對行車安全性造成一定影響。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分析瀝青路面產生病害的具體原因,以便制定更好的養護措施,保障公路工程能夠安全、可靠的運行。
瀝青混凝土路面常出現的問題便是裂縫問題,瀝青路面出現的裂縫形式多為橫向裂縫、縱向裂縫以及龜裂等。就裂縫形成的機理來看,我們又能夠將裂縫劃分成溫度裂縫、疲勞裂縫以及反射裂縫等不同種類,另外,還能夠將裂縫劃分成為載荷裂縫以及非載荷裂縫。瀝青路面出現的裂縫問題多為溫度裂縫。在瀝青路面出現溫度裂縫問題時,多是在表面開始產生,并且不斷的朝著下方延伸。瀝青路面出現密集型裂縫多是因為行車的載荷作用。
車轍指的是路面之上輪跡深度值超過10 mm的一些縱向帶狀凹槽結構,這些車轍主要是因為受到了車輛長期的碾壓作用,而導致瀝青路面出現了一些永久性的變形。因為瀝青路面擁有相應的蠕變作用,同時還擁有一定的應力松弛作用,當長期的行車車載荷作用之下,若是瀝青材料受到的外界應力作用超出了瀝青材料的彈性極限值或者超出了屈服值之后,便會出現一定的塑性形變,這些塑性形變一直的累積便會出現車轍。一般車轍問題出現同時還會出現瀝青面層的側隆起,他們之間基本上都是同時出現的。
坑槽指的是由于長期車輛載荷的作用,導致了瀝青路面中骨料發生脫落,從而出現了深度值超出2.5 cm且面積超過0.1 m2的坑洼。坑槽出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瀝青材料拌和過程中未能均勻拌和,混合料中的瀝青含量相對較少,或者是在拌和過程中溫度相對高,導致瀝青材料出現老化,或者是由于施工過程中溫度較低,路面未能充分的被壓實。
若是路面發生了裂縫問題,沒有及時的進行封堵處理,若是遇到雨水,會導致雨水下滲之后又受到較強的“泵吸”作用,會將半剛性基層結構中部分灰漿吸出來,使得基層結構出現破碎以及松散問題。由于基層結構部分部位在成型過程中質量控制不到位,強度相對較低,加上長期受到車輛載荷的作用,而灰漿被大量的吸出或者被排出,這是導致路面出現網裂沉陷的重要原因。
泛油是指路面瀝青被擠出或表面被瀝青薄膜蓋形成發亮的薄油層。泛油出現的主要原因是瀝青面層中的自由瀝青受熱膨脹,直至瀝青混凝,空隙無法容納,溢出路表;路表水侵入面層內部并長期滯留在瀝青層底部,在行車荷載的反復作用和動壓水沖刷下,集料表面的瀝青膜剝落成為自由瀝青,并在水的作用下被迫向上部遷移,從而導致面層上部泛油而底部松散。泛油不僅損壞面層結構,而且引起路面滑溜對行車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進行瀝青路面結構設計過程中,要求選擇擁有優良抗刷性能的半剛性材料,確保基層的抗拉強度有所增加。在面層結構中,使用的瀝青材料應當具有較為優良松弛性能,并且確保面層的厚度保持適宜,這樣才能確保基層結構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出現裂縫問題。進行路面施工過程中,對于半剛性基層結構要求嚴格的控制在0.075 mm以下的材料用量和混合料的含水率,并且在碾壓施工完成之后,應當及時的進行養生處理,并且在養生處理完成之后,則應當即刻應用乳化瀝青進行封層處理,并及早完成面層瀝青的鋪設工作。
之所以會出現車轍問題,主要是由于瀝青材料自身因素影響以及長期車輛載荷作用下導致車轍問題的出現。要想確保車轍問題得以有效的預防,要嚴格控制材料的質量,在半剛性基層結構之上使用熱瀝青材料同步碎石材料進行封層處理。另外,還要優化瀝青材料的質量,并且在瀝青混合材料之中摻入抗車轍劑,以有效的防治車轍問題發生。
通常若是瀝青路面的基層結構強度較差,或者是基層和瀝青面層間個別部位存在干擾層,這樣便極易導致瀝青路面出現坑槽問題。要想有效的避免坑槽問題發生,進行瀝青路面的施工過程中,要確保混合料能夠拌和均勻,并且要保證瀝青材料使用量充足,在拌和過程中要保證溫度不宜太高,這樣可以有效的避免瀝青老化問題出現,同時要保證能夠充分的壓實。
瀝青路面泛油通常是因為油石比過高,或細骨料過少導致局部瀝青過多造成油包現象,可適當降低油石比并從攪拌、裝料等方面注意避免混合料的離析,確保混合料均勻。嚴格控制碾壓工藝提高壓實度,減少雨水滲入使下層瀝青與石料剝落,上泛引起表層泛油。
裂縫修補技術主要是應用灌封的方法避免雨水通過路面裂縫而滲入路基之中。此種技術多是應用在一些路基性能較為優良同時路面病害可以修復的情況下,比如,在對橫向或是縱向原始裂縫進行處理時,便能夠應用裂縫修補技術。對于裂縫修補技術影響最大的是修補材料種類,唯有確保修補材料擁有優良的性能,才可以取得理想的修補效果。通常使用的修補材料包含有熱瀝青、乳化瀝青和瀝青混合料等,上述修補材料相對來說成本較低,不過材料的抗老化性能以及溫度敏感性相對較差。改性瀝青冷灌縫材料以及聚合物改性瀝青材料均屬于新型裂縫修補材料,這些材料抗老化性能以及溫度敏感性能等均有了相對大的改進。
微表處理技術主要是應用在城市主干線、高速公路以及機場跑道等一些較為高級的公路路面養護過程中。路面的松散、裂縫、老化和磨損現象,以及輕微坑槽病害等都可以應用微表處理技術。微表處理材料是采用改性乳化瀝青、軋碎骨料、礦物填料以及水等物質混合而成,利用專門攤鋪裝置將材料一次性、均勻的攤鋪到路面之上。此種技術相對來說便于操作,如果瀝青路面在沒有破壞前就采取必要的預防性養護措施——微表處,能夠確保路面更加平整,使路面的耐磨性能以及防滑性能均能顯著提升。
在瀝青路面發生了較大范圍病害情況下,例如存在較多的坑槽病害或者存在較為嚴重的車轍,傳統采用熱拌熱鋪瀝青混合料,不僅在修補瀝青路面的過程中受季節、天氣、溫度的限制而且瀝青加熱對環境造成污染。可以利用路面冷再生技術進行處理。此種技術利用現有的舊路材料,并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再生劑(乳化瀝青,泡沫瀝青)或化學穩定劑(水泥,粉煤灰或石灰等)和添加劑,在自然環境溫度下完成拌和、攤鋪、碾壓作業。冷再生技術與傳統的瀝青路面養護維修方式相比,能夠節約原材料,提高舊路等級,縮短工期,對交通影響小,節省養護資金,同時循環利用廢料,保護環境。
在臺背路基的處理中,可以采取提升路基的密實度或者降低路基自重的方法,以減少路橋過渡段的不均勻沉降。對于路面的處理,則可以采取加固橋頭搭板的方法,可在搭板端部設置一定寬度和厚度的枕梁,減少路基一側搭板的沉降,這樣就能減少兩者的沉降差異,效果會更好一些。
導致瀝青路面出現病害的因素非常多,要求我們首先應當認識到瀝青路面病害出現的具體原因,了解瀝青路面病害問題養護技術,這樣才能制定有針對性的養護措施,確保瀝青路面的質量得到保障,為行車提供更加安全與舒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 李魁德,袁興湖.高速公路瀝青路面病害與治理措施[J].交通世界,2017(35):7-8.
[2] 張 禮.公路瀝青路面的病害分析及養護維修處理[J].四川水泥,2017(12):46.
[3] 陶 濤.高速公路瀝青路面病害分析及養護辦法[J].交通世界,2017(32):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