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蘇翔
(重慶市黔江區水利水土保持站,黔江 409000)
黔江區位于重慶市東南部,武陵山腹地,地處渝鄂湘黔邊區結合部,素有“渝鄂咽喉”之稱,全區幅員面積2402km2,總人口55.05萬人,是集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遠山區為一體的國家貧困區縣。從2007年開始,全區采取整鄉整村推進的方式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立了農村飲水安全長效機制,基本解決了群眾當時的飲水安全問題。但隨著時間推移,已解決飲水安全的區域又出現了飲水返困、返難現象,農村群眾又陷入飲水不安全的困境。以下結合黔江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和管理工作實際,分析建設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對今后如何開展農村飲水安全工作談幾點建議。
“十一五”期間建設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受資金和技術的限制,工程建設標準低[1]。黔江區“十一五”期間建設的農村飲水安全蓄水池工程大部分為M7.5漿砌塊石或水泥磚墻體,引供水管道為PPR管。其蓄水池工程整體性能差,抗外界干擾性差,墻體容易開裂;管道承受水壓力較小,短短幾年后就變脆變粉。
黔江區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區,受自然災害、耕作及高速公路、鐵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影響,地面很容易出現滑坡、塌陷等地質災害,外加工程建設標準低,蓄水池工程容易受地面不均勻沉降拉裂損壞。
黔江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源大都是山泉水或溶洞水。受全球氣候影響,水源季節性、年際變化大,在伏旱、冬干季節,水文枯水年份水源保障率逐年降低。另受高速公路、鐵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影響,部分水源水量減小,甚至干涸,水源保障也是逐漸降低。
一是根據節約用水,有償使用原則,群眾在豐水期或自備水源充足的情況下,不會選擇使用安全的自來水[2];二是農村大部分人員長年外出務工,真正在家使用自來水的人很少[3]。因此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從使用頻率上看很低,從使用的人數上來看很少。
一是無繳納水費,維護工程的意識。普遍認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是國家投資興建的,屬惠民工程,安全的自來水應免費無償使用,完全沒有誰受益誰維護的意識。二是普遍存在要用就有水來,不用就不管的現象。有自備水源使用的時候,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就撂一邊不管不問,自備水源不夠用或自備水源無水時,又希望打開水龍頭就有安全的水來。三是隨著農村經濟條件的改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水量、水壓已不能滿足如淋浴器、太陽能熱水器等家用電器的正常使用。
從2007年開始,黔江區就采取整鄉整村推進的方式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成了大批覆蓋整鄉或整村的大規模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此類工程一旦一處出現問題,大面積供水范圍將會受到影響。加之維修不及時,使得停水情況頻繁出現,群眾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失去信心。
一是農村飲水安全所有蓄水池工程全部采用鋼筋混凝土整體結構,不畏基礎不均勻沉降。容量50m3以下蓄水池,池底鋼筋采用雙層雙向布置,池墻鋼筋采用單層雙向布置,池蓋鋼筋采用單層雙向布置,蓄水池長寬比例為黃金分割尺寸。容量50m3(上標)以上蓄水池池底、池墻鋼筋全部采用雙層雙向布置,池蓋鋼筋采用單層布置。二是所有引供水采用PE100級管材管道,并深埋至耕作層以下。
在充分考慮鄰里關系、水源條件、工程占地、管線走向等因素的前提下,院落與院落之間,鄰里之間,能集中建設供水工程的就集中建設,不宜集中的就分散建設。便于工程落地建設和后期運行管理。
在不能控制氣候因素對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影響的情況下,多向當地群眾了解附近水源情況,采取多個水源共同供水的方式,提高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源保障率。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不管是集中式供水還是分散式供水,均以單個供水系統為單元,由該供水系統內部的受益群眾實行輪流管理或推薦管理員管理的方式,負責供水系統的運行維護。若管理不到位,受影響的只是這個供水系統內的群眾,其他供水系統不受影響。以此不但可以使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得以良性運行,還能增強受益群眾維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責任心。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各供水系統,可以自行商定運行管護機制。一是實行保底消費,按年收費繳費制度。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繳費的目的不是盈利,而是為了工程得以良性運行。單個供水系統里面的受益群眾可以內部商定,采取每年保底消費額度,超過保底噸數的,再據實繳納超額水費,并按年繳納水費的繳費制度[4]。二是在能保障工程正常運行的情況下,也可以不繳納水費。水費主要是用于工程的維修或零部件的更換,若每次工程維修費用受益群眾都積極主動攤銷,大家都主動參與到工程運行管護中來,這種情況也可以不用繳納水費,但必須安裝水表,以促進節約用水。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大都是通過新建水源工程、制水系統、供水管網等方式來實現,像這種方式就很難擺脫水量、水壓的限制。但在城鄉結合部區域,可以嘗試連接、延伸城市自來水管網,開展城市自來水下鄉進村活動,滿足農村群眾對自來水使用的新需求。
[1] 黎寶貴, 黃細丁, 李國保, 等. 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分析及建議[J]. 河南農業, 2017(07): 43, 45.
[2] 劉成祥, 劉新清.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與管理問題研究[J]. 湖南水利水電, 2012(01): 64- 66.
[3] 馮梁春.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和管理對策[J]. 建材與裝飾, 2016(11): 287- 288.
[4] 陳瀚. 寧夏隆德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經驗及做法[J]. 水利規劃與設計, 2017(09): 23- 24,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