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麗娟 陳 雷 巴桑卓嘎
(1.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后勤工作部,西藏 拉薩 850000; 2.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拉薩供電公司,西藏 拉薩 850000)
隨著西藏電網的快速發展,國家電網公司不斷加大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小型基建項目投入力度,如何在保證安全和功能完善的前提下加強項目工程造價管理,切實降低工程造價成本,確保達到最大的投入產出效益,是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目前在小型基建工程建設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需要從工程建設的各個階段采取行之有效的造價管理辦法積極地去掌控。
一是高原環境造成人工機械降效。西藏地處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 000 m以上,特殊的地理環境造成施工過程中的人工機械降效。海拔越高的地區施工難度越大,人工和機械降效也較為明顯,施工及運維成本顯著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工程的造價。二是路途遙遠造成設備材料運雜費用較高。西藏地處祖國邊疆,路途遙遠且當地缺乏設備材料生產廠家,造成同類設備材料運雜費增加,再加之大多設備都是高原特制設備,此類設備較普通設備價格偏高,以上因素使得西藏電力企業小型基建項目所需設備、材料采購價格偏高,直接對單位工程造價影響較大。
西藏電力企業小型基建項目建設起步晚、底子薄、基礎差,機構和崗位設置不完善,嚴重缺乏技經人員,項目管理經驗不足等,都是影響工程造價的重要因素。由于缺乏專業人才,經驗相對不足,與內地網省公司的管理水平存在較大的差距,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程造價的管控。
1)設計單位。由于西藏地處祖國西南邊疆,經濟相對落后,區內設計單位相對較少,大多數小型基建項目可研、勘察、設計業務由區外設計單位承攬,受制于路途遙遠、設計成本高等諸多因素,設計單位現場勘測、收資不夠,甚至于在不了解現場實際的情況下想當然地閉門造車,造成后續施工階段因設計深度不夠、設計漏項等原因而產生的變更和現場簽證較多。此外,多數設計單位在施工現場不配備設計代表人員,通過電話聯系業務,無法真實、有效地了解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自然無法對遇到的困難進行有效、及時的解答。設計單位因自身原因不愿出據設計變更,或變更審批流程較長,造成窩工現場影響工程進度,變相提高了工程造價。
2)監理單位。監理單位技經人員投入嚴重不足。多數監理單位存在一人多用現象,既管項目又管技經,對施工過程中日常工作監理不到位,加之現場監理人員重施工,輕結算,對技經工作不熟悉,從而使項目過程管控處于脫節狀態,導致業主單位無法有效控制工程造價。
3)施工單位。施工單位人員投入不足。目前,西藏房建企業多數為內地建設單位。大多數建設單位為了節約成本,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對技術人員的投入上大都無法滿足工程實際需要。甚至有些施工單位在現場不配工程技經人員,由項目人員兼管技經。有些建設單位對在建設過程中出現的設計變更等問題不能在規定的時間限制內及時反饋給業主方,從而給工程結算埋下隱患。
西藏公司小型基建項目投資逐年增加,但由于項目涉及七個地市,覆蓋范圍廣,加之小型基建項目管理人員有限,項目管理難度較大。加之,西藏地理環境條件特殊,全年有效施工工期較短,諸多因素影響工程造價。
另外,由于小型基建項目完工后的驗收手續復雜,項目竣工后,需要辦理產權證(不動產證),需要依法開展項目解決算和資料歸檔等工作,但由于多數項目的前期手續不完善,超規模、超投資、超標準情況時有發生,在項目建成投運后很長時間無法辦理產權證(不動產證)和資料歸檔等工作。
由于項目單位前期調研不充分,造成項目立項階段建設內容不明確,導致實施過程中設計變更較多。可研、初設階段分部分項工程造價不合理,建設過程中市場價格波動。工程量清單的編制與審核過程中存在漏項、重項現象。建設過程中設計變更較多,變更資料提供不及時,變更事宜不合理。結算過程中審計不嚴,存在超計劃、超規模建設現象。資料歸檔不規范,給后續維護和檢查帶來隱患等,將直接影響工程造價的控制。
1)結合西藏實際,提高招標管理水平,有效控制電力企業小型基建造價。
實行小型基建項目五制管理。按照批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開展初步設計相關工作,按照批準的初步設計,實施項目建設,切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工程造價,嚴禁擅自擴大建筑規模和提高建設及裝修標準。項目管理過程中要嚴格執行招投標法有關規定,開展招標工作,嚴格落實合同簽訂的法律責任。
a.工程量清單編制。在招標前,項目單位要組織加大工程量清單的審核力度,確保清單不重、不漏,為有效控制工程造價奠定堅實的基礎。
b.招標過程。按照招投標法要求,合理規范招標程序、方法、評標規則、評標人員設置等環節,依法合規開展招投標工作。嚴厲處置違反招標程序或違反招投標法的行為,不給投標單位可乘之機,保聯招標人合法權益,以利于招標人對建設工程的長期造價管理。
2)依托本單位法律支撐,加強工程合同管理。
在合同簽訂過程中,要依托經濟法律部門,結合項目單位實際,加大合同條款的審核力度,實現在執行過程上的溝通和反饋機制,發現問題及時申報處理,據實、從速完成相關流程和手續,從工程建設全過程強化造價管理。
3)合理利用當地資源,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參建單位的管理。
a.對建設單位的管理。建立電力企業小型基建項目評審專家庫,開展重點工程項目現場評審工作,將規劃、計劃年度集中審查方式改為季度(月度)、分片區(分區域)審查。同時,開展小型基建項目與當地政府的規范性研究的協調,提前謀劃,規范操作,確保項目有序實施;加強專業隊伍建設,強化專業人員培訓,創新管理方式和模式,提升管理小型基建項目管理水平。開展電力企業小型基建計劃編制、規劃評審、財務全規性檢查、項目結算監督檢查等工作;建立完善的法人管理機制,安排經驗豐富的項目經理統領專業的項目團隊,開展整個項目的全過程管控。
b.對設計單位的管理。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引入多家具有較強能力的設計單位,通過聯合審查,加強對設計方案、施工圖紙、工程量的審核力度,推行設計優化方案,嚴格執行限額設計,從而有效控制工程造價。
c.對監理單位的管理。工程監理應該從工程立項開始,介入工程全過程管理。監理單位在履行必要的簽證手續、簽署意見時要客觀、真實,保障承發包雙方的合法權益。
d.對建設管理部門的管理。各項目建設管理部門要負責監督并及時反饋施工合同的執行情況,協助監理方處理工程建設過程中遇到的日常事務,對監理方的簽證進行現場監督,并現場搜集資料,做好資料歸類,為日后的結算打下堅實的基礎。
4)結合西藏電力企業實際,強化施工過程管控。
a.強化安全管理。建立基建安全管理體系,履行工程項目建設階段的安全管理職責,制定工程項目實現安全管理目標的保證措施,監督、管理和考核項目設計、施工、監理單位的安全管理工作,組織或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安全、環境保護設施等竣工驗收。加強工程質量和安全管理,嚴格執行日報表、周(月)報告和周(月度)例會制度。
b.加強質量管控。貫徹落實國家、行業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和規范,采用先進的管理方法,堅持合理工期、合理造價、合格隊伍,推行“標準工藝”應用,依法接受國家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的質量監督,落實工程質量責任終身制,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和工藝水平。施工單位必須推行全過程質量控制,應有健全的質量管理體系。同時,施工單位應從施工技術、管理制度、工程質量的控制和工程質量的管理等方面制定對施工企業綜合質量控制水平的評價指標,以達到提高整體素質和經濟效益的目的。
c.堅持合理工期。建設管理單位要制定有效措施,督促施工單位投入足夠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合理優化工期,嚴禁盲目搶工期、趕進度,確保按期、保質、保量完成建設任務。
d.加強物資管理。各項目單位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嚴格合理的工程物資管理辦法,對工程建設所需材料、半成品、成品、設備等進行現場驗收。凡涉及安全、功能的有關產品或設備,應按各專業工程質量驗收規范的規定進行復驗,并應經監理工程師和建設單位技術負責人檢查認可,簽字確認,甲方審定后施工方方可進場安裝或使用。
e.強調工程變更與現場簽證管理。在工程施工過程中,組織專業人員深入現場進行實地測量(特別是隱蔽工程的驗收、測量資料),妥善保存相關簽字原始記錄,嚴格對隱蔽工程的量及相關驗收資料進行簽證拍照存檔,為工程結算提供有效依據。各小型基建項目設計方案一經審定,不得隨意更改。由于項目建設條件的改變,技術規范的更新、施工工藝的改變以及招標工程量清單的錯、漏引起的合同條件改變或工程量的增減變化需要進行工程變更的,必須在經過深入調查、充分論證、對照分析,且遵循項目合同條款的全部規定的前提下,由項目建設管理單位向歸口業務部門申請后方可變更。
嚴格圖紙會審過程。開工前召集施工、設計、監理、地方質檢部門等,做好圖紙會審工作(參建各方參與),對保證工程質量、確保工期、降低造價、避免施工中出現差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強化簽證管理。隱蔽工程簽證、施工工程量簽證、材料驗收簽證等是施工單位計算造價的必備依據,也是業主方、監理方驗收以進入下一環節所必須的環節。工程量簽證質量直接影響工程造價,建議對有條件的項目(或重點工程項目)進行全過程跟蹤審計,也可以委托第三方參與隱蔽工程的簽證、施工工程量的簽證等過程管控。
f.項目資金管理。小型基建項目投產納入電力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各項目管理單位要嚴格按照財務預算與支付流程,對照合同條款,核實工程量及設計變更內容,按照項目建設實際進度撥付資金,嚴禁超計劃撥付建設資金。
項目資金(如:材料款、進度款等)的撥付必須以施工合同為依據,項目進度款的支付需采取審批制度。
g.驗收管理。施工單位組織開展施工質量三級自檢,監理單位負責開展隱蔽工程驗收、監理初檢等質量驗收工作,設計單位負責檢驗工程與設計的符合性,建設管理單位負責組織中間驗收、竣工驗收等。
工程完工后,在工程送審前,建設方應對施工單位報送的竣工工程量進行復核,掌控工程造價的變化情況,為工程結算提供準確、可靠的資料和依據。其次,小型基建項目竣工后,建設單位(業主方)應依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和建設部有關規定,到縣級及以上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相關部門進行備案后方可投入使用。
工程造價控制必須貫穿于工程項目建設的全過程,從項目可研階段估算,到設計階段的設計概算,再到施工圖階段的施工圖預算,最后到工程完工后的竣工結算。電力企業小型基建項目管理需要建立一套科學的管理體制,加強立項批復、招投標管理、合同管理、工程現場驗收、施工材料審查、工程造價及結算等關鍵環節的閉環管理,并通過內部審計監督來實現小型基建項目的依法合規和造價水平的合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