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卯君 候穎君
要讀懂一個人不容易,讀懂趙曉生難度更大。他是一個性格獨特,而又難以琢磨的人。憑我們數十年的交往,才琢磨出一些門道。古人云“讀破萬卷書,下筆如有神”,正是他的寫照,還應加上“彈透萬首曲,方為樂中仙”。
音樂作品從最粗淺到極其深奧的,他都了如指掌,耳熟能詳。一次講課中,他能憑記憶順手彈奏數十首風格不同的作品,他有一種超乎常人的本領,過目不忘、過手能背。
音樂“老頑童”
知命之年,趙曉生對文學的興趣日益濃厚,每日吟詩作賦,標準時間是半夜4點左右動筆,然后以短信形式發給好友。詩詞的質量極高,有的是步人家的原韻,有的是回文詩,正反都很順暢。五言、七言詩的回文對他來說易如反掌。他故意給自己出難題,填詞也用回文。詞一般是長短句,回過去格式就變了,所以短句中的文字就需要考慮到押韻的問題。我們曾步其原韻和他的回文詩,就感到難度極大,自認無此能力。
趙曉生的晚年,音樂已成游戲,得心應手,作曲是“依心曲”。寫作古詩詞,自稱“業余”其實功夫很老練,已成文字游戲。金庸小說里面的周伯通是武術方面的老頑童,趙曉生就是音樂與文學方面的老頑童。他用牙簽彈琴,告訴我們:忘記手指,忘記觸鍵,心中若有樂,琴中自有魂。
他的腦中何以能有那么大的蘊藏量?一方面是他超乎常人的記憶力和過人的充沛精力。他每天的睡眠時間是3小時,從不午睡。他一天中連續不間斷為學生上11小時的課也是家常便飯,期間可以不吃飯、不喝水。同時做幾件事也是他的一個特點,比如躺在洗澡盆里看書;他的若干著作是在愛人長期臥病在醫院時邊陪護邊寫作完成的;他為學生上個別課時可同時接待客人的來訪,做到上課、接待兩不誤。一天的工作時間比正常人多一倍,對他來說是常規。
他研究的課題包羅萬象,超越時空,因為他有大宇宙觀,研究范圍廣,擁有非常充分的資料。他的作曲研究由極細到極廣,包括一切可能性,例如《音集論》,古今中外的音樂都是音的集合,無一例外。
“大獅子”的大抱負
趙曉生以“大獅子”命名,全國巡回講學,范圍之廣、課題之多、影響之大、持續之久,都可稱得上破紀錄之舉。從他的詞作《明月棹孤舟》可感受到其聲勢浩大,立意深遠:“音樂構造崇活性,十四載,悟得清明。周游神州,夕至朝別,外來和尚念經。詮釋宏遠析五層,化心曲,啟瞽開聞。禪意入琴,流水奔騰,微聲誰人竊聽?!?/p>
孔夫子65歲開始周游列國,開壇論道,四海為家,而趙曉生意在開創一種承繼孔夫子的“大中華音樂學院”嶄新模式,以天下為學校。
“大獅子”使用電腦比一般同道要晚,因為電腦有難以比擬的靈活性,卻又是一板一眼的,不按其程序就寸步難行,而他的腦子容量大,經得起超常規運轉,一旦用上電腦、手機時,更加如魚得水。在與友朋短信交流后,他又玩起博客、微博,設立了“觀音聞聲”趙曉生音樂網站,不久又新辟“學朋詩抄”,發帖“歡迎學界朋友在這一平臺上以辭歌心,以詩言志,以詞詠情,把它當成自己的家”,微博的點擊率激增到數十萬次。他說:“感謝微博,為相識的、不相識的、近的、遠的,都能在同一平臺上相互關注,平等相待,自由討論?!?/p>
微信時代來臨,“曉生音樂講堂”依靠微信來傳達時刻表,全國任何一個地方的學員都能準時趕到聆聽教誨。2017年年底,我們得到的信息是,全國周游講學將告一段落。這不足為奇,“大獅子”一貫崇尚創新,不會長時間停留在一種模式上。
純粹的音樂觀
趙曉生教授認為音樂本性是純粹的,心性的,學音樂的過程漫長而曲折,所以他總是苦口婆心、千方百計地啟發引導,彈彈講講,正確、錯誤對比示范,逐級向上攀登。
他特別重視讀譜,認為樂譜乃作曲家致全人類的公開信。運用選擇性語言,對音樂全部要素——節奏、音高、線條、合音、色澤、音響、過程和結構進行時間與空間立體的全面規劃,最終體現為樂譜的存在形式。他要求學生的演奏必須建立在對譜面仔細研究的基礎上。
在老師的示范演奏時,老師與鋼琴的關系不是“彈”與“被彈”的關系,所有的聲音仿佛是琴自己發出的,中間沒有任何隔閡,所以每個音都具有最強的震懾力,直擊人心。
作為作曲家,趙曉生對于音的理解和處理超越各種歷代音樂理論的拘泥,而是純粹從樂譜本身出發,再融合了他自己淵博廣闊的歷史文化知識及其非常獨特、有趣的品味去解讀音樂。所以,每首樂曲呈現出的姿態、氛圍都令人驚嘆,不得不信服。
值此年關在即,全國巡講告一段落,賦得百言詩一首:耳順之齡,突發獅性,巡回講學,從秋到冬。朝秦暮楚,南北西東,不管晴雨,日夜兼程。立論獨特,課題新穎,彈彈講講,互為佐證。精誠所至,震懾轟動,場場爆滿,夾道歡迎。眾多粉絲,美言相贈,奇矣大獅,美哉曉生。打道回府,愛犬相迎,舔面為禮,樂在其中,賦詩為證。
馬拉松式的“曉生音樂講堂”于2017年11月24日在杭州西子湖畔告一段落?;氐缴虾:螅按螵{子”將開始著書立說的輝煌征程。我們期待他為更多的讀者提供更豐盛的精神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