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公路橋梁工程建設也進入了高速發展的階段。而我國公路橋梁工程施工中預應力施工技術的發展,則成為了影響公路橋梁工程施工質量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是就公路橋梁施工中預應力技術的應用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公路橋梁施工;預應力技術;多跨橋梁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6.089
0 引言
預應力施工技術作為公路橋梁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技術之一,這一技術的推廣和應用,不僅促進了公路橋梁安全性與穩定性的全面提升,同時也促進了公路橋梁工程整體使用壽命的大幅度提升。另外,由于預應力混凝土自身具有強度高、剛度高等各方面的特點,所以這一技術在公路橋梁施工中的應用,也促進了公路橋梁工程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全面提升。
1 當前預應力技術在新時期發展現狀
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是公路橋梁工程施工過程中常見的問題,如果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發生堵塞的話,那么將會對后期預應力鋼絞線的貫穿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假如在施工過程中出現了鋼絞線實際伸長值與預計數值兩者之間差距多大的話,那么也會對公路橋梁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雖然公路橋梁工程建設中預應力技術的應用對于促進公路橋梁工程安全系數與施工質量的提升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但是一旦使用預應力施工技術的話也就意味著工程施工難度的增加,而這也是制約預應力施工技術推廣和應用的關鍵因素。比如,預應力技術在實際應用時,不僅對操作設備的要求相對較高,同時相關設備的操作必須由專業施工人員操作。正是因為影響預應力施工技術應用的因素很多,因此這一技術一般只適用于大型的道路橋梁工程建設中,而對于建設規模相對較小的公路橋梁工程則很少使用這一技術。
2 將預應力技術融入到公路橋梁施工過程中的方式
2.1 選擇合理的鋼絞線
鋼絞線選擇不僅是預應力使用的第一步,同時也是促進預應力技術使用質量提升的基礎。經過調查研究發現,目前國內外公路橋梁在施工過程中針對預應力鋼材的選擇,大多都是以鋼筋與冷拔鋼絲等材料為主,而松弛度相對較低的鋼絞線之所以可以從眾多的材料中脫穎而出,主要是由于其不僅松弛度性能理想,價格相對價廉,同時其外觀造型也滿足了人們的審美要求,因此其被廣泛的應用于公路橋梁工程建設中,并且已經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另外,鋼絞線與氣體鋼材相比較而言,其在使用的過程中不僅有效的節約了施工材料,同時其相對較高的性價比,也為其大范圍的推廣和應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2 選擇合理的預應力錨具
施工人員在現狀預應力錨具時,必須根據工程項目的施工情況選擇符合施工要求的錨具。在這其中機械錨固作為常用的機械加工方式,其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對于錨固位置的加固處理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而摩阻錨固則主要是通過將預應力鋼材所形成的錨旋作為擠緊材料使用的方式,以確保其施工質量符合工程項目施工質量要求。由于這一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所造成的預應力損失相對較大,因此這一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的施工效果并不是十分的理想。
2.3 對預應力的效應進行分析
施工人員在應用預應力施工技術時,必須要深入的分析預應力鋼筋分布的實際情況,然后根據整個項目的承受極限狀態進行相應的調整,才能準確的掌握預應力的詳細情況。同時,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對不同截面的預應力情況予以仔細的觀察,一旦發現截面預應力狀態無法滿足項目施工要求的話,施工人員必須及時的進行鋼筋分布情況的調整,并以此為基礎設計滿足工程項目施工要求的設計方案,同時詳細的標明預應力筋與錨具等之間的關系,才能確保施工質量與效率的有效提升。
2.4 將預應力技術應用到路橋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方法
裂縫問題不僅是路橋工程施工中最常見的質量問題,同時其對于混凝土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也會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而這一點在大型公路橋梁工程項目施工的過程中尤其的明顯。而預應力施工技術與鋼筋混凝土技術的緊密結合,不僅有效的避免了混凝土裂縫問題發生的幾率,同時也促進了鋼筋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有效提升。
2.5 將預應力技術融入到混凝土路面施工中預應力技術
混凝土路面施工針對預應力施工技術的應用,主要是利用其工作原理與鋼筋混凝土內部應力相近的特點,充分發揮預應力施工技術的特點進行鋼筋的配置以實現優化處理路面的目標,促進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的有效提升。為了將預應力施工技術的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施工企業必須嚴格的按照要求分析目標路面的交通荷載情況、路面溫度、路面濕度等各方面的情況,才能避免施工過程中出現收縮性裂縫的問題,確保路面施工質量符合設計質量的要求。
3 結束語
總之,預應力施工技術在公路橋梁施工中的推廣和應用,不僅促進了公路橋梁工程施工質量以及安全性的全面提升,同時這一技術在不斷發展和改進的過程中,也為我國公路橋梁建設事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徐大龍,谷函容.探析公路橋梁施工中預應力技術的應用[J].技術與市場,2017,21(24707):175+177.
[2]馮家彪.公路橋梁施工中預應力技術的有關思考[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7(9510):352-353.
作者簡介:高曉義(1981-),男,助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