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摘 要:隨著我國的科技飛速發展,也促進了機械電子技術的不斷進步。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電子信息已經成了目前機械領域中最為重要的部分。經過不斷的努力,機電人員已經把電子信息技術與機械電子技術有效進行結合。使機電技術得到了根本性的創新,使我國的機電一體化技術得到了實現。而本文就簡答研究了機電一體化技術目前的發展情況,希望能夠對相關從業人員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機電一體化;電子技術;智能化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6.142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不同領域之間的科技聯系也越發的緊密,呈現出統一化的趨勢。這使不同行業的技術更加有效的融入到一起,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我國的工業技術發展速度,使機電一體化技術更快的發展。大力發展機電一體化技術,對我國的產業改革來說具有重大的意義及價值。
1 機電一體化概念
機電一體化主要包含了以下幾方面的內容:機械技術、電子技術、微電子技術、信息技術以及傳感器技術等等很多種技術的融合。機電一體化的設備幾乎在不同的現代化生產領域中都有應用。按照相關的理論研究就能夠發現,這屬于是系統功能特性,研究不同的組成部分要素,把這些要素有效結合起來,使工作更加順利的開展。系統當中的信息流動能夠有效控制微電子系統程序,從而形成更加合理科學的運動形式。
2 機電一體化發展歷程
2.1 第一階段
最早的機電一體化源于數控機床,對我國的工業化發展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2.2 第二階段
機電一體化發展到第二階段為微電子技術,這一階段的機電一體化已經應用到了生產環節中,有效促進了工業化生產的升級變革。比如在汽車領域,那一時期的微電子在總的產品中占據的比例達到了百分之七十。隨著集成電路的應用,使汽車制造業的精確度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進而使信息化技術得到了大范圍的應用。雖然微電子技術的不斷進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設備的運行期限。
2.3 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就是PLC控制。PLC也被稱為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可顯示的機電一體化已經進入到可編程控制的發展時期。第三階段的發展歷程相對較長,主要是單機轉變為多CPU控制的過程。基于PLC的機電一體化的常用控制系統主要包含的種類有:SCADA系統、DCS系統以及ESD系統。在第三階段發展到后期的時候,PLC控制系統當中已經可以進行現場總線的布設,而且可以為系統提供通信接口,基本上已經實現了網絡技術在機電一體化中的廣泛應用。
2.4 第四階段
第四階段屬于很多新型技術噴發的階段。從整個的PLC階段發展歷程來說,在機電一體化中應用PLC有效促進了機電一體化的發展,應用了很多新的技術。第四階段的新技術主要有以下幾鐘類型:第一種,信息技術。也就是對信息進行高效處理的方法,從而得到相應的機電加工信息,從而大大提高了信息技術在機電一體化當中的經濟收益;第二種,模糊技術。該技術通常情況下是用在對機電一體化中的模糊信息處理上,使傳統的熟悉邏輯限制不復存在;第三種,激光技術。該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機電一體化中的集中控制,已經基本擁有普通光源沒有集中以及定位功能。在材料中經常用于穿孔或者是打孔。
3 后期發展方向
3.1 智能化
電子技術主要的優勢包括:能耗低、污染小、信息含量大等等;主要的特點包括:多功能、高精度以及智能化。將電子技術與計算機操作系統有效結合起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機械設備的精密度。詳細內容有以下幾方面:在制造微電子的過程中,一定要對車間的塵埃顆粒數量、直徑還有芯片材料的雜質嚴格進行檢測,必須要達到超凈、超精的相關規定要求;在設計電子電路的過程中,利用計算機智能技術,就可以使仿真能力得到充分發揮,進而就可以設計電路版圖、印刷電路板等等;為了使電子產品功能更加全面,把自控技術、精密機械將計算機技術有效進行結合,來使電子設備的自動化水平得到提升。
3.2 微型化
隨著近幾年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相應的電子產品也慢慢向著精良化、功能齊全化的方向邁進,并且產品的外觀也越來越小巧。隨著我國的大規模集成電路以及集成件飛速的發展,為電子產品的微型化提供了重要保障。現階段,在電子產品結構中使用的大部分是欽合金以及塑料合金等,使產品的外觀有了非常大的改變,變得更加小巧、輕盈。在連接設計電子元件的過程中,為了使元件更加的精小,就應用了片式元件和片狀器件。相對比傳統的插裝元件來說,貼片元件的體積以及重量都減少了很多。通過表面組裝的技術,可以使電子產品縮小一半的體積,降低百分之七十多的重量。
3.3 綠色化
電子技術轉變為綠色化是未來必然的一種發展方向。歐盟已經在10年前就已經就明確規定了電器設備中的有害物質,明確規定電子電器產品當中的鉛、多嗅聯苯等有害物質的含量制定的標準。我國也在2006年的時候實施了電子產品的污染控制管理辦法,明確規定了報廢的電子電氣設備回收以及環境要求。另外,實施這一管理辦法,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電子產品的入門標準。
3.4 集成化
電子技術未來的主要發展趨勢之一就是集成化。主要就是使企業管理形成集成化、現代技術的集成化以及技術的集成化。隨著微組裝技術以及表面組裝技術的不斷進步,為電子系統集成化的實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微組裝技術就是通過三維微型組件、超大規模的集成電路等元器件,利用多層混合組裝以及裸芯片組裝的方式使電子系統集成。其中的表面組裝技術,就是通過自動組裝設備把無引線的表面組裝元器件安裝到線路板中,從而實現集成電子系統。
3.5 微機電
電子產品非常容易受到周邊環境以及自身結構的影響,在進行生產、運輸以及使用的過程當中有非常多的安全隱患。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想要實現機電設備的性能提升,就必須要加強重視機電一體化與電子技術的結合,兩者的快速發展能夠有效提升機電產品的綜合能力。所以,本文就對機電一體化的發展方向簡單進行了闡述,并且也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希望可以為電子技術的發展作出一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楊衛平.關于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應用及其發展趨勢的探討[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5(12):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