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亞軍
摘要:隨著計算機與網絡技術日新月異,把信息技術作為一種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各學科課堂教學中,并且越來越發揮出重要的作用。對于數學學科而言,重點是要真正解決學生認識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上的難點問題,解決學生在認知過程和創新過程中所必須要解決,而傳統教學難以甚至是無法解決的能力培養問題。
關鍵詞:信息技術;數學整合;課堂效率
我走上教師這個工作崗位已經十幾年了,大部分時間從事數學教學,由于接觸的計算機較早,我對信息技術對數學學科的教學影響有深刻的感觸。特別是現在的教學條件下,隨著計算機與網絡技術日新月異,把信息技術作為一種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各學科課堂教學中,并且越來越發揮出重要的作用。對于數學學科而言,重點是要真正解決學生認識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上的難點問題,解決學生在認知過程和創新過程中所必須要解決,而傳統教學難以甚至是無法解決的能力培養問題。
在數學教學中應如何正確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功能呢?
一、運用網絡的信息技術,充實數學教學資源。
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讓小學數學教學的內容來源于學生的現實生活。我們在教學中,應把學生生活中能夠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數學現象和數學問題融入課堂,拉近學生與數學的距離,使原本抽象的概念變得通俗易懂,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的價值,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而這些教學資源的提供,生活情景以及生活現象和問題的呈現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完成。我從云教學平臺中搜索有關的教學案例,教學課件,教學動畫來充實課本教學中的不足之處。然學生們在動畫中,課件中,快樂的學習數學,讓他們感知到數學的樂趣。例如:四年級數學平行四邊形的應用就是生活中的現象,什么是平行四邊形的不穩定性?在生活中有什么用處?對四年級學生(特別是農村學生)來講是比較陌生的,原來我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學生對書中的例子見得較少,給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帶來一定的難度。而現在我們就利用云教學平臺、把生活中的利用平行四邊行的不穩定性的現象,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觀察,把學生的視角從課內擴展到課外,把學生放在現實情境之中來認識概念,增加了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同時也讓學生看到了生活與數學的聯系。
二、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加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興趣。
對于小學生學習學數學來說,興趣是最主要的,這就要求教師要利用各種方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那么我們就利用多媒體的優越功能,因為它不僅可以把課本里的畫面由靜態變為動態,而且能把一些比較抽象的難理解的問題通過圖像、聲音、動畫等方式模擬出來,還可以運用各種技巧,如對比、疊合、拖移,以及將事物變大為小,變小為大,變快為慢,變慢為快等等,使學生對事物的本質,事件的發展有直觀個感受,清晰的邏輯,深刻的印象。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求知欲望。在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一課時,我以“豬八戒分餅”flash入手來創設情境,引入課題。從豬八戒分餅的過程中,讓學生直觀的認識到四分之一和八分之二的關系,然學生知道了豬八戒沒有多吃到餅,為學生認識“分數的基本性質”提供了生動的可感知的原生態材料。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這樣教學,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增強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力和記憶;既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又提高了教學效果。
三、運用信息技術,調動學生思維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和分析的能力。
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要恰當,不能亂用,否則事倍功半,出力不討好。根據數學學科特點,主要是教會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要達到這一目的,必須要了解學生接受知識的心理順序,把握好知識傳授的時機。小學生接受知識時還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的,他們思維的發展過程正處在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我們要做的正是更好地幫助學生完成這一過渡。教學中運用直觀手段,能引起學生產生對相應的事物的經驗表象,為理解新知識求得感性支柱。信息技術的介入,最能發揮這一優勢,教師應當按“理解中掌握、運用中強化”的原則設計課程遞進發展的訓練過程。利用多媒體輔助數學課堂教學,可以優化學生認知過程。現代教育技術可以把抽象的、難懂的知識點通過形、聲、情形象化,讓學生直接感知和理解教學內容,有利于突出重點,化解難點,優化學生的認知過程,簡化學生的分析,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對重點部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通過“變色”、“閃爍”、“平移”等手段突出重點,刺激學生感官,引起學生注意,幫助學生審題,啟迪學生思維。在幾何知識的教學中,這一點尤其明顯。
四、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如何提高數學教學的課堂效率,是每一位數學教師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那么多媒體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幫助。多媒體教學不僅能把知識更多、更快地傳授給學生,還節約了時間,增加了容量,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利用了多媒體尤其是電教媒體,可以簡化教學程度,加快教學節奏,加大課堂教學密度,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小學數學教學中,經常需要進行一些思維靈活性訓練、鞏固性練習、階段性復習和總復習,引導學生將學過的知識進行梳理,便于學生理解、記憶、運用。這種教學活動,要求節奏快,容量大。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學的優越性就顯現出來了。比如學習四年級梯形教學時,就利用計算機動態變化功能演示,正方形的一組對邊變長或變短,正方形就變成了長方形,長方形的一條邊如果變長或變短,長方形就變成了梯形。通過操作、觀察、分析使學生明白:長方形一條長變短,長方形就變成了梯形,正方形的一條邊變長也可以變成梯形。在就是在練習時,運用網絡的動畫游戲進行教學練習,有助于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越來越凸顯其重要作用,它的發展給我們的數學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與源泉,它突破了時空的限制,讓數學知識貼近生活、無限延伸,并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要把握好“度”,不可濫用,過多地使用圖像、聲音,會影響學生的深入思維,如果使用信息技術不當,還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