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幫雄
摘要:創新是時代的要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創新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個重要課題。加強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逐漸形成了世界性的熱潮。創新是國家發展的時代和靈魂的要求。培養創新思維能力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適應新時代社會需求的。創新是一個學校,它是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任務。
關鍵詞:初中數學;創新思維能力
恩格斯指出,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存在與數量關系的科學。數學在提高人們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實施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教學中,學生通過實踐學會認真觀察,大膽設想,合理猜測,發現和認識新知識和新法律,為未來創新人才打下良好基礎。
一、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
學生喜歡學什么,不喜歡學什么,常以學習興趣為轉移,這是興趣的選擇和定向作用的表現。學習興趣是學習的最佳動力,熱愛是最好的老師,興趣產生動機,引起注意,激起情感,促使感知清晰,思維活躍,想象豐富,印象深刻,記憶牢固。因此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就必須先培養興趣。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為了引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創設情景時,就應該選取那些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聯系的內容作為題材,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激發他們對學習的需要。例如:要講解相似三角形的知識,本來這些抽象的內容是比較枯燥的,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的去學習,我們在創設情景的時候就可以首先提一個讓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比如問當他們走進學校,仰頭望著操場旗桿上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時,是不是很想知道操場旗桿有多高呢?如果能夠量出你在太陽下的影子長度,旗桿的影子長度,再根據你的身高,怎樣計算出旗桿的高度呢?當你發現很多同學都想知道的時候,你就可以告訴他們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用今天要學的相似三角形的知識來解決,這就激發了他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使外來動機轉化為內在動機。比如講勾股定理時,講了我國古人在測量土地時是怎樣通過“打繩結”畫直角等有趣的故事來說明勾股定理的發現過程,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內在動機就是由于學生本人在學習過程中所形成的學習興趣,好奇心以及發現的誘惑力等而轉化來的學習動力。這種內在動機所起的作用是強烈而持久的。
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關鍵是教師。
教育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教師必須具有創新意識,改變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教學思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目標,從教學思想到教學方式上,大膽突破。創新意識是一種發現問題,積極探索的心理取向,教師應當充分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質疑、解疑,讓學生具備創新思維、創新個性、創新能力。要把創新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的全過程,使學生一邊學習、一邊實踐,在實踐中探索和創造。比如:一群鵝來一群狗,鵝頭狗頭五十五,一百五十條腿齊步走,多少鵝來多少狗?讓學生計算出結果后,教師再引入正題:“今天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種簡便可行的方法。”這樣一下子就將學生成功地吸引住了,激發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這個例子可見: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過程中,教師起著關鍵作用。
三、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思維的主動性。
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青少年都有一種要求自己嘗試和顯示自己才能的渴望。為此,新教材改變了以往那種“給出定理(公式)——證明定理(公式)——講解要點——鞏固定理(公式)”的教學模式,而采用了引導學生探索、發現的啟發式模式。創設思維情境,給學生動腦、動手、動口的機會,讓學生在經歷數學知識“再發現”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并受到應有的思維訓練。課堂上,教師應創設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情境,首先展示問題、未知、困難,激發學生思考探索。教師應給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盡可能多的參與思考的過程。
四、從數學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一)鼓勵競爭,發展個性,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教育家陶行知說“解放兒童的大腦,使他們能想;解放兒童的雙手,讓他們能作;解放兒童的空間,使他們接觸社會、接觸自然;解放兒童,盡量多的為每一個學生提供不同的機會,充分發展各自的潛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內驅力,激發學生的主人翁的創造意識。”在進行數學教學中,通過提問、小測、數學活動來促進學生在競爭中學習,發展思維能力。
(二)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有正確的認識。
創新不是借助數學問題,讓學生任意去想,去說,說的離奇。實際上,每個合乎情理的新發現,別出心裁的觀察角度都是創新。教師應該通過挖掘教材,高效的駕馭教材,把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新知識、新問題引入課堂,與教材能容有機結合,引導學生再去主動探究。
(三)重視學生求異思維、發散思維、逆向思維的培養。
發明創造是從“異想天開”開始的,創新思維的發展是從“求異”開始的。傳統教學中,對學生過多的要求“求同”,而放松或忽略了學生的求異思維的培養。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中深入思考,獨立提出與課本例題不同的解法、一個簡化步驟、一個新的解題策略,不人云亦云。數學教學中一題多解,幾何證明無不體現發散思維、逆向思維的火花。數學中的轉化思想包含了等量轉化、不等量轉化、平移轉化、對稱轉化、旋轉轉化等都是對學生進行求異思維培養的極好體現。
綜上所述,實施創新教學,創造活力課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是時代對教師的召喚。我們教師要以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綜觀全局,充分協調教學中的各種因素,創設民主氛圍,確保學生心理自由,采取教學技法,激活思維能力,運用人格力量,弘揚學生個性。惟其如此,學生創新能力之花,才能在數學課堂教學這塊沃土上結出豐碩之果。
參考文獻:
[1]《創新教育教學實踐》 唐國慶.主編
[2]張健.《淺談創新意識教育與個性培養》、《數學教學通訊》
[3]俞國良.《創造力心理學》(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