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霞
1959年國慶10周年閱兵,是新中國成立后的第11次國慶閱兵,首次“逢十大閱”。毛澤東主席等領導人在天安門城樓觀禮閱兵式。由彭德懷元帥負責籌劃準備。在這次閱兵式上,由我國自主研制生產的第一代主戰坦克“五九”式中型坦克首次亮相。當年,這項揚我國威、振我軍威的研制生產任務,由內蒙古第一機械廠承擔。我收藏的這組珍貴的老照片,就記載了我國自主研制生產的第一代主戰坦克“五九”式中型坦克,參加當年國慶閱兵的歷史時刻和背后的故事。

我國自主研制生產的第一代主戰坦克“五九”式中型坦克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的新聞鏡頭,由新華社記者拍攝。

1958年2月26日,照片中17位風華正茂的青年工人,是內蒙古第一機械廠總裝分廠電機組的技術骨干。為了勝利完成坦克研制任務,1957年1月,廠里派他們去北京永定機械廠培訓學習,學習期為一年。培訓結束時合影留念。

1958年,內蒙古第一機械廠工藝處的青年技術人員,全面完成坦克工藝圖紙后,集體野游的開心瞬間。

陳世清(右)老人激動地給我講起,1959年他和朱連庫(中)、陳彥學(左)都是內蒙古第一機械廠裝配車間的生產主力。作為工程質量員的朱連庫,在每一道工序的裝配過中堅決按照產品圖紙和工藝進行,被評為廠級質量標兵。在野外試車的節骨眼上,連接履帶的鋼銷斷裂,沒想到,這道難關竟被從蘇聯培訓學習歸來的小諸葛——陳彥學攻破。

“師徒合影”拍攝于1959年,前排坐的師傅叫孫榮,當時他們師徒三人是內蒙古第一機械廠焊接車間的技術主力。這是他們完成坦克車體甲板裝焊的任務后,在包頭市青山區照相館留影。

1959年冬天,“五九”式中型坦克參加完當年的國慶閱兵式后,在吉林蛟河某坦克團進行1萬公里破壞性試車。

1959年,內蒙古第一機械廠在坦克研制任務中作出貢獻的青年工人和技術員,出席當年包頭市第二屆青年積極分子表彰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