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友
看世界的方式多種多樣,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等,但很少有人想到從地理視角看世界。
地理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神奇的地理》一書(岳建國、岳汶弓叟著,河南大學出版社2017年7月第1版)所說的“地理”,包括地表之下看不見的物質,包括地表上千姿百態看得見的山川平原、江河湖泊,包括整個地球,包括地球大氣層內的云氣雷電雨雪冰雹,包括狹義的“自然界”這個概念,也包括“天文”領域內的太空世界或浩瀚宇宙。隨著人類眼界向地心、太空的擴展,隨著人類認知能力的增強,“地理”這個概念還會不斷地擴展和延伸。
所謂地理視角就是著眼于事情、事件背后的地理等其他因素,根據具體地點具體背景具體情況全面考慮問題。從地理角度看待問題,眼光會更獨特、更深邃;獲得的判斷和結論更新鮮、更真實、更準確。作者說,地理視角是一個人認識和把握事物的一把鑰匙。地理常識及其延伸效應,對提高一個人的眼界、胸懷、思想、談吐等綜合素質非常重要。
《神奇的地理》正是從地理視角看世界,在地理的神奇性上做文章,以生花妙筆講述生動神奇的地理故事,普及地理知識,詮釋地理意義,給我們打開了另外一扇認識世界的窗戶。
世界上萬事萬物都和地理有聯系,都能從地理知識中找到答案,都可以用地理去解讀。許多戰爭與地理有關。比如俄羅斯全是平原,沒有自然屏障,國家心臟易受外敵威脅,所以他們認為國土越大越安全,這便是俄羅斯在歷史上侵略成性的深層原因。(《地理與戰爭》)
地理與政治有關。比如美洲大陸如果是一個土地貧瘠、物產匱乏、氣候惡劣的地方,那么美國就不能打贏“獨立戰爭”,就沒有后來的美國式民主體制。(《地理與政治》)
地理也是文學、藝術的重要源泉,“蜀道難”“遙看瀑布掛前川”等李白的美麗詩句,都是對自然景觀的個性描寫(《地理與文藝》)。
地理塑造人的個性。比如我國南北地理環境的差異,讓北方人健壯粗獷,出了很多軍人和皇帝;讓南方人孱弱細膩,出了不少文人如唐伯虎等。(《地理與性格》)
許多曾經影響了世界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本身就是一個地理事件。比如地球生命的誕生,源于小行星對地球的撞擊;比如歐洲工業社會的孕育和誕生,表面上看源于瓦特發明的蒸汽機,但追根溯源,則是哥白尼創立的天文(地理)學說“太陽中心說”所引導的思想大解放和科技大發展……地理背景偏偏就是許多問題最深刻的最源頭的最赤裸裸的背景。
(原載于2017年12月8日《開封日報》,內文有刪節。作者系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河南省影視藝術家協會會員、河南省雜文學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