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俊濤

鶴壁市淇濱區第一中學創建于1969年。學校占地面積38500平方米,現有28個教學班,在校生1408人,現有教職工119人,其中高級教師34人,中級教師56人。國家級骨干教師1人,省級骨干教師5人,市級骨干教師11人,區級骨干教師16人。學校擁有一支善謀實干、團結和諧的領導團隊,業務精通、師德高尚的教師團隊。
近年來,學校堅持“為學生成長奠基為教師發展服務”的辦學宗旨,秉承“以人為本、以德立校”的辦學理念,推進“弘揚傳統文化,涵養傳統美德”的辦學特色,努力實現“爭當一流教師培養一流學生創建一流學校”的辦學目標。以精細化管理促進學校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和諧文化為靈魂,促進師生的發展;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抓手,培育具有中華傳統美德、和諧發展的新生代,塑造愛崗敬業、師德高尚的教師隊伍,打造具有深厚傳統文化底蘊的現代化學校。
學校先后榮獲“省文明校園”“省學校文化建設百佳學校”“省示范家長學校”“市文明單位”“市規范化學校”“市示范性初中”“市依法治校示范單位”“市平安校園”“市教育工作突出貢獻單位”“市首批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學校”“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市教學改革先進單位”“市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先進單位”“市五好團支部”“市教育系統‘五好關工委”“‘區教科研先進單位”“區師資培訓先進單位”“區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區教科研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環境育人精心打造國學經典校園
物質環境是校園文化的“硬件”,沒有完備的“硬件”系統,校園文化就得不到健康的發展。為了優化育人環境,樹立鮮明的學校形象,學校以優化育人環境為切入點,以營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圍為突破口,不斷加大經費投入,結合校園的總體設計規劃,學校精心設計穩步實施,一座具有中國園林式特點的學校正逐步呈現師生面前,形成了特色鮮明、陽光和諧的校園形象。
近年來,學校以“突出特色,彰顯個性,發展學校,成就人生”為主旨,以傳統文化進校園為重點,以優化育人環境為切入點,以營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圍為突破口,規范了學生學習生活區域,美化綠化了整個校園,使學校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美麗幽雅。
在校園東邊草坪中修建了古典式六角涼亭——毓秀亭,隨處可見篆刻各種字體的碑石。在學校廣場兩側增添了鐫刻《弟子規》《論語》語錄漢白玉的書簡,行道旁設置有石凳,操場旁綠樹下設置有園林木凳,讓整個校園更顯優雅、古樸、大氣。
漫步淇濱一中校園,隨處可見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碑石,而碑石上用各種字體篆刻的碑文則賦予它靈動的生命氣息。“信、和”等字詞既體現了學校對課改精神的領會,也是對全體師生的溫馨提醒,更是學校對教育本質的把握。在學校廣場的兩側增添了漢白玉的書簡,并鐫刻了《論語》語錄,讓整個校園更顯優雅、古樸、大氣,置身其中如入園林,形成了獨特的校園美景。在學校的行道旁添置了石凳,在操場旁綠樹下增添了園林木凳,這是校園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這些極具人文氣息、文化內涵的園林精品,既滿足了師生觀賞、漫步、坐憩、學習的需求,又啟發了學生的心智,達到了環境育人的目的。
營造氛圍著力豐富優秀傳統文化
“處處是教育之地”,是力求讓校園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體現出學校文化特有底蘊的校園建設原則。
利用校內宣傳欄、廣播站、黑板報、標語、主題班會等宣傳形式宣講《弟子規》。以《弟子規》內容布置教室、走廊,使學生置身于此,無時無刻都能受到潤物細無聲的熏陶感染。
學校把樓舍分別命名為樹人樓、立德樓、求真樓、知恩苑、靜致苑。在學校圍墻上書寫繪畫《弟子規》內容,邀請鶴壁市書法家劉暢先生書寫《論語》《弟子規》等國學經典語錄懸掛于樓道走廊和辦公室。墻壁和走廊上掛滿了一幅幅古訓名言、警句醒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滿招損、謙受益”、“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建筑物的墻面、樓道的拐角、走廊的墻上、墻柱的立面,都隨時隨地讓人感悟孔孟之道、品讀名言警句、鑒賞美文名句、感觸“溫馨提醒”,這正是學校努力創設的一個“時時受教育,處處受感染”的傳統文化環境,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拓展知識,陶冶情操。
“讓每一面墻壁都在向學生說話”“讓每一寸土地都能浸潤人性的關懷”“讓每一個角落都能發揮教化效應”是學校構建校園文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這樣的環境中,師生們隨時隨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處處能感受到傳統文化帶來的積極向上,催人奮進的力量。
活動引領務實推進特色品牌建設
進一步推廣國學文化經典,使學生從古代先賢的著作中汲取為人處世、嚴謹治學的寶貴智慧,打造淇濱區一中校園文化特色。學校深知傳統文化進校園不只是刻在石頭上,掛在墻上,更是要通過豐富的活動內化到學生的心靈。
學校以課程為基礎,以活動為抓手,以評比促學習。成立了校本課程建設領導小組,校本課程編寫小組,研發了《初中語文經典誦讀》《楹聯趣語》、《知行國學》《孝親篇》等校本課程。分年級分學期安排課程,組織學生有效學習國學精華,選擇《弟子規》《論語》《三字經》《中庸》《大學》《孟子》《詩經》等經典篇目、語句等進行誦讀、學習,開闊學生視野。
近年來,淇濱一中開設的“國學大講堂”社團、“國學大講壇”、午間經典誦讀、“國學名家講座”廣播、書法天天練、“感動一中十佳少年”評選等活動已經成為常態,也成為彰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學校組建的各種社團更是得到了學生們的青睞,像音樂活動社團、戲劇舞蹈藝術社團美術興趣小組、國畫與書法社團、傳統體育項目社團、中國武術社團等。
此外,學校還利用重大(傳統)節日,通過開展“國學經典”競賽,“感恩”“養成”“禮儀”“誠信”四個教育等活動,讓同學們感恩惜恩,回報父母、回報他人、回報社會。
校園活潑中有修養,寧靜中有生機。校園文化建設喜人局面,帶動我校各方面工作蒸蒸日上。如今的淇濱一中,教師的工作熱情更加飽滿了、工作態度更加積極了,一支師德高尚、敬業奉獻的高素質教師隊伍逐步形成。學生的感恩心、愛心與責任心與日俱增,學生逐步樹立了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和責任意識,一群陽光、活潑、守紀、文明的孩子茁壯成長。一所以“和”文化為核心思想的具有深厚傳統文化底蘊的現代化學校逐步形成。
“花香時時修人性,綠籬道道筑愛心”,校園文化建設最終目的是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建設和諧校園,讓每個學生成人、成才。學校的許多工作也是剛剛開始,在探索階段,還不夠成熟。淇濱一中人相信,在上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學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一定會做得更好。
(作者系鶴壁市淇濱區第一中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