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成
(淄博市水利與漁業局,山東 淄博 255000)
淄博市位于山東中部,是一座獨具特色的組群式城市,地跨黃淮兩大流域和山東半島獨流入海水系,自南向北主要分布著沂河水系、小清河水系、支脈河水系,共有河道93條,其中骨干河道8條,二級支流64條,三級支流21條,總長度約2 170 km,流域面積5 965 km2。境內有馬踏湖、千乘湖等,河湖眾多,與當地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
在傳統管理模式下,城區段河道與鄉鎮段河道管理水平、治理效果和防洪標準等方面存在著較大差異。近年來,淄博市圍繞“綠色河湖、生態淄博”的總目標,自2011年在臨淄區試點河長制,2012年在全市全面推行河長制,2017年10月份河長制全面落實到位,2018年4月份湖長制全面落實到位,探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河湖管理機制,全市河湖環境質量得到有效改善。
堅持把黨政首長負責制始終貫穿河長制推進落實的全過程,落實了市、縣、鄉、村四級河長名單,建立了“河湖管理委員會+河長辦+河(湖)長+河道警長+河湖管理員”的組織框架,目前全市設立河長2 776人、河道警長466人、民間河湖長206人、河管員2 171人。市河湖管理委員會作為決策領導機構,主任由市委書記、市長(總河長)擔任,副主任由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分管農業工作的副市長任(副總河長)擔任,市級河長、區縣總河長、市直26個部門主要負責人作為成員。
1)明確工程產權主體。河道確權劃界是河道管理工作的基礎。2011—2013年,淄博市抓住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的契機,水利、發改、財政、住建、國土、等11個市直部門制定落實了《全市河道藍線規劃實施方案》,投入1 500余萬元,完成了全市河道藍線規劃,為2018年河湖確權劃界工作創造了條件。
2)明確管理責任主體。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公布了各級河長湖長名單,明確了區縣、鎮辦作為轄區內河湖的管理責任主體。
1)落實管護主體。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進一步明確了區縣、鎮辦和政府購買服務的管護企業作為河湖的管護主體。
2)落實管護人員。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由區縣統一招標,確定專業化的服務企業。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由鎮辦按每2 km1人的標準聘任河管員。原則上,按照每2 km一個人的標準設置一線管護人員。
3)落實管護經費。在經費標準上,原則上執行每公里兩萬元的標準。以臨淄區為代表的屬地管理模式。是由鎮辦作為河道管理主體,區政府根據河湖管理部門考評結果對鎮辦獎優罰劣,以單側河道每公里平均2萬元的標準給予獎補資金;以高青縣為代表的購買公共服務模式,對河湖養護管理年度投入300余萬元,招標確定專業公司負責日常管理,縣水務部門負責日??荚u;以淄博高新區為代表的直管模式,管委會聘用45名河管員,每公里河道經費5.68萬元,由水務部門負責日常考評。
1)強化業務培訓。市、區縣建立了各級河長湖長、基層河湖管理員學習培訓制度。
2)強化信息化管理。建立了全市河長制湖長制信息管理平臺,實現市、縣、鄉、村四級的全覆蓋,河長制湖長制巡河APP上線運行。
3)強化“一河(湖)一檔”“一河(湖)一策”。資料建檔與規劃設計的完成,為河湖生態治理提供了資料與技術方案。
4)強化督導考核。市委考核辦、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和市河長辦聯合構建大督查專項考核格局,作為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專項考核,對全市河道生態環境及各區縣河長制貫徹落實情況實行月督導月考核。
1)實現了由行業部門單一管理向以政府為主導、多部門聯動協調配合管理的轉變,部門之間難以協調解決的問題,在河長制湖長制的框架內得到有效解決。
2)實現了由責任不明向明確責任的轉變。河長制用規章制度的形式明確了各級各有關部門的責任分工,實現了任務目標的“確權劃界”和運轉機制的協調配合。
3)實現了由單一管護模式向“一河一策”多元化管護模式的轉變。結合淄博實際,圍繞“綠色河湖、生態淄博”總目標,按著“一河一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的要求,屬地管理按照“總河長+河長+河管員”的管理機制,政府購買服務按照“政府+公司+河管員”的管理機制,直接管理按照“河長+管理單位+河管員”的管理機制,實現了在河長制總框架下屬地管理、政府購買服務、直接管理三種模式并存的格局。
4)實現了由被動等靠治理向主動作為治理的轉變。河長制的實施進一步強化了各級河長的責任意識,由過去被動等靠上級的經費支持轉變為主動籌資、主動治理、主動作為。
5)由單純河道工程治理向河道生態綜合治理的轉變。圍繞全流域河湖生態治理目標,確立了“治用?!鄙鷳B環境綜合治理的工作思路,著力打造互聯互通、引排順暢、水清岸綠、生態良好、親水宜居的全域生態水系。2016年以來,共實施5大類33項重點治水項目,總投資達140億元,主要對孝婦河、豬龍河等8條骨干河道進行全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
河湖確權劃界是進行河湖管理的依據和基礎。淄博市抓住農村集體土地確權劃界這個有利契機完成了河道紅藍線劃定,并以此為基礎實行河湖確權劃界工作,為河長制湖長制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
淄博市在市、區(縣)兩級城里河湖管理委員會,探索形成的“河湖管理委員會+河長辦+河(湖)長+河道警長+河湖管理員”組織架構,從體制上進一步理清了運轉機制,為河長制湖長制工作落實提供了機制保障。
督查考核是推進工作落實的強有力手段。淄博市形成的“市考核辦+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市河長辦”的督查考核格局,以及“考核辦法+考核細則”的考核體系,凸顯了河長制與湖長制工作在黨政績效考核中的權重與力度,層層傳遞了工作的壓力。
實現“河長治”,關鍵在人,更要抓住“關鍵少數”。淄博市由市委書記、市長作為總河長,堅持每月召開生態淄博建設調度會,對各區縣生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曝光,采取現場觀摩、重點講評,進行跟蹤問效,層層傳遞了工作壓力。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淄博市堅持全流域生態環境系統治理,致力打造水系生態長廊,實現了河湖生態環境改善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統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