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宏波 安徽肥東縣廣播電視臺
為貫徹落實媒體融合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整合新聞資源,統一宣傳口徑,做大做強文化產業,為建設大富美強的現代化東部新城營造良好而濃郁的輿論氛圍。
肥東縣搶抓機遇,積極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加快媒體融合發展。2016年8月23日,中共肥東縣新聞中心委員會正式成立,標志著肥東媒體融合發展工作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將肥東縣廣播電視臺從縣文廣新局整體分離,同縣新聞中心(肥東報社)、肥東門戶網和“幸福肥東”政務微信、“肥東發布”政務微博、手機報統一納入肥東縣新聞中心黨委旗下管理,并保留肥東縣廣播電視臺、肥東縣新聞中心原有建制、撥款渠道和數量不變。同時成立了新媒體中心和融媒體中心。目前,肥東已擁有“聲、屏、報、刊、網、微”等六大媒體。
1.資源整合,多媒體平臺深度融合。按照縣委“成立全省首家傳媒集團,構筑全媒體、融媒體平臺”的總要求,借鑒先發地區的先進經驗,結合肥東的實際情況,成立了融媒體采訪中心,并打通縣廣播電視臺和縣新聞中心干部交流通道,實現干部交叉任職。開啟了媒體融合發展的新模式,強力推進媒體資源聚合、生產流程融合、采編力量整合,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傳播。同時利用全媒體平臺的優勢,進行大型活動的現場直播,廣播、電視、微信、微博等同時視頻直播,開啟了肥東全媒體平臺直播的先河。
2.重點突破,主流輿論陣地不斷壯大。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不能齊頭并進,要實施重點突破戰略。因此肥東媒體融合首先是發展政務新媒體,傳統媒體插上新媒體的翅膀,肥東的各類電視節目通過“幸福肥東”微信公眾號進行傳播,實現資源共享、協同發展。新媒體在傳統媒體的基礎上尋找最佳切入點,運用好新聞源,拓寬新聞傳播渠道。并制作了高質量、有深度、有創意的專題、H5,擴大傳播途徑,逐步增強媒體融合度。
“幸福肥東”微信公眾號現有粉絲26萬人,先后榮獲“2016合肥年度影響力政務微信”以及“安徽省2016年優秀政務微信”稱號,并穩居安徽省以及合肥市政務微信縣區前列。“肥東發布”政務微博始終位于安徽省政務微博縣區前列。肥東門戶網站榮獲2016年度合肥市以及安徽省優秀政府網站。
3.相互促進,傳統媒體煥發新生機。傳統媒體插上新媒體翅膀,音、視頻通過新媒體平臺推送給用戶,播放量明顯提高。同時新聞創優工作成績顯著。在2016年度省、市廣播電視新聞獎評比中,肥東電視新聞《防洪堤上的泥巴蛋糕》獲一等獎,被推薦參加中國新聞最高獎項——中國第27屆新聞獎的評選;電視欄目《小璐說事》榮獲市廣播電視新聞獎社教欄目類一等獎;同時獲2016年合肥市電視節目技術質量獎(金帆獎)一等獎。
發展是聚合的基礎,聚合是更高質量的發展。近年來,肥東縣一方面不斷鞏固發展傳統媒體陣地,另一方面,不斷加快發展新媒體。但仍存在很多不足,具體表現如下:
1.體制機制亟待創新,深度融合不夠。目前肥東縣廣播電視臺和肥東縣新聞中心體制機制依然是分開的,沒有形成深度融合;同時新媒體中心缺乏獨立性,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在管理體制上以及資源配置上都存在不同,難以深度融合。
2.復合型人才緊缺,引進培養跟不上。融合發展需要既懂新聞傳播規律又懂新媒體發展規律、既懂傳媒政策又懂市場運作的復合型人才。在融合發展中普遍面臨人才緊缺的問題。熟悉傳統媒體的人多,熟悉新興媒體的人少,技術研發和經營管理人才缺乏。
3.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弊端凸顯。傳統媒體播出形式單一,不能滿足觀眾需求;同時傳統媒體的大量資源被掠奪。廣告商、客戶商紛紛轉投新媒體,傳統媒體受到多重打擊。但新媒體素材來源難,缺乏采編團隊及技術研發團隊,推出的文章大部分是傳統媒體文章的再加工,總是熱剩飯,沒有創新性。
1.管理機制不完善。從一年多的實踐來看,由于傳統媒體存在時間久遠,要打破多年來形成的管理體制,實際操作中有很多困難,實質性的進展比較緩慢。同時新媒體缺乏完善的管理體制,還沒有一套科學有效的法律來對其進行約束。
2.資金投入不足。媒體融合既需要整合打通原有的內部采編系統和新媒體采編平臺,也需要建立大數據庫、打造中央廚房式的全媒體平臺,這些都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巨大的資金缺口,已經成為媒體融合取得更大發展的瓶頸。
3.技術短板明顯。媒體融合發展最需要的是新媒體技術人員,而目前新媒體技術人員短缺,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培養足夠的新媒體技術人員。因此短期內往往是通過與科技公司的合作,運用他們的技術來實現融媒體產品的開發,但是這種短期策略,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技術維護成本高,難以培養具有先進技術的團隊。
事實表明,只有讓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相互融合發展,才能使媒體綜合競爭力發生本質性變化,使媒體新聞產業鏈條加長,又能提高新聞產品的選擇性。在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的探索實踐中我們體會到:
媒體融合發展是一項戰略任務,也是一項系統工程,迫切需要縣委、縣政府的重視和支持。要加大政策、資金支持力度,建議設立“媒體融合發展專項資金”。媒體融合發展是一項長期工程,需加強規劃引導、明確目標進度。制定融合發展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實現短期計劃與長期規劃相協調、單項規劃與整體規劃相銜接。編制融合發展的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力爭1~2年內在重點工作、重要領域和重大項目上順利布局。
需要進一步做好制度上的改革,為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提供最基本的保障,促進一體化發展。首先是人員的交流與融合,通過傳統媒體人員與新興媒體人員的調配、體制改革,實現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人員的一體化管理體制,不再是以往的各自單干。其次是采編系統生產管理上的融合,建立多媒體采編平臺,實現新媒體時代新聞的高效采集流程,多種采編渠道、多元化傳播方式。
要圍繞服務中心大局,創新方法手段,以內容優勢贏得傳播優勢,使受眾愛聽愛看愛傳播。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不可能齊頭并進,要實施重點突破戰略。把主要媒體建設成具有較強實力和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媒體品牌。
堅持內容為王,在融合發展背景下的新型傳播,必須有全新的表達方式和呈現形式。要在堅守責任使命、堅持正確導向的大前提下,牢固樹立適應互聯網傳播的新理念,抓緊構建適應融合發展要求的內容生產體系,圍繞策劃、采集、編輯、發布各個環節進行資源調配、流程再造、形式創新,實現題材體裁、風格流派和表現手法的極大豐富,使新聞產品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要積極扶持原創作品,著力打造一批代表形象、又具特色的新聞作品。堅持關注民生,服務百姓,把更多的鏡頭和版面對準老百姓關注的熱點問題。
要深刻認識格局變化因技術而起、深度融合因技術而興,緊盯技術前沿,盡快補齊短板,用新技術新應用提升新聞生產能力,拓展傳播領域。
媒體融合發展重要的條件之一是人才的引進,需要完善人才的引進機制,通過激勵性政策,吸引人才。對于原有的傳統媒體員工,實施內部培訓機制,將其轉化為融合型人才。同時,全媒體時代對融合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掌握多種工作技能,能夠做到采編合一,具備采編人員的綜合能力,例如會寫稿、會攝影、會剪輯、會使用新媒體軟件后臺,能熟練掌握新應用操作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