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征 濟南市歷城廣播電視臺
新聞可以讓大眾了解社會時事,因此實際寫作技巧十分重要,在新聞寫作中一定要將事件的屬性、內容、關鍵點等清晰的表達出來。隨著當前新媒體的不斷發展,電視或紙媒的新聞寫作更需要在原有優勢的基礎上,順應新時代,不斷創新,如此才能更好的應對新的發展形勢,圍繞“主題、主線”,搞好新聞宣傳工作。
當前,隨著互聯網等網絡媒體的發展,傳統新聞發展逐漸呈“退坡”趨勢。一、傳統新聞在實際寫作當中存在較多的束縛,因而使得新聞寫作不敢不能創新,產生了創新惰性。二、新聞從業人員自身不具備創新意識,難以跳出傳統的思維模式來對待新聞寫作,因而使得實際新聞寫作思維仍停留在原地,再加上受到傳統編輯模式的影響,最終致使新聞寫作毫無創新。
當前,在很多新聞報道中,記者經常會面臨一定的采訪瓶頸,難以接觸到新聞事件的核心,最終使得新聞報道層次單薄,更多的只是停留在新聞報道表層,新聞內容缺少實際深度。例如,針對一些有深度的新聞報道,記者在采訪期間只能接觸到新聞的表層信息,而無法接觸到與新聞事件直接相關的核心人物;尤其是對一些比較敏感的政治話題,很多新聞記者多是無功而返。
新聞記者在編寫新聞期間需要較強的專業性與職責操守,唯有記者自身具備較強的專業素養,才能憑借自身的新聞敏感性去獲取更多的新聞素材,然后用自身強大的邏輯思維去撰寫新聞信息,最終用冷靜的頭腦對新聞素材進行分析。但是當前,很多新聞記者缺少這方面的專業素質,在加上自身的專業能力有限,無論是在新聞素材獲取上還是在新聞內容撰寫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使得最終的新聞質量難以提升。另外,有些新聞記者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在新聞撰寫期間還存在一定的行業違規行為,例如盜用他人語言報道,隨意發表新聞見解等,這些行為都會對新聞記者的整體職業形象帶來影響,因此在實際新聞寫作中,需要引起新聞記者的高度重視。
通常來說,新聞寫作創新主要是寫作思維上的創新,對于任何一種新聞來說都是如此。逆向思維、辯證思維、圍觀思維、宏觀思維、理性思維、直覺思維、創造性思維等都是目前創新寫作思維的一種方法。當人們接受一種大眾觀點時,也會容納該種觀點的對立面,這時我們就可以從這一對立面進行分析,同時將其與前者進行有效融合,形成第三種觀點,這樣就會形成一種新的觀念。
一般對于大眾來說,新聞語言多是枯燥無聊、語言干癟的,這不僅會讓人們無視精彩的新聞內容,還不利于新聞的傳播。為了改變這一現狀,要對新聞寫作技巧進行創新,改變以往平鋪直敘的寫作方式,運用多元化的寫作方式,將抽象的新聞事件變得更加形象具體,例如,將刻板的事件變得生動,將平凡的故事變得更加動人等,通過改變原有的寫作技巧,來提升新聞的關注度,有助于新聞內容的大面積推廣傳播。
由于新聞寫作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因此大眾在閱讀新聞期間難免會遇到難懂的字眼,為了讓新聞更加平民化,便于群眾接受,在撰寫新聞期間,可以盡可能的將新聞語言通俗化處理,使新聞寫作語言更容易被社會大眾理解接受。例如,在當前的新聞事件中,可以穿插一定的流行語,便于大眾理解專業的新聞內容,同時也可以加入一些新語言,讓群眾感覺新聞內容的創新性,從而有興趣繼續閱讀新聞,總之要想辦法對原有的新聞寫作語言進行創新,改變傳統的語言模式,如此才能促進新聞寫作的進一步發展。
新聞寫作不僅要向群眾傳達國家的相關政策與數據,還要向社會大眾傳達一定的數據信息,便于社會大眾及時了解相應的新聞動態,從而為自身的經濟活動與決策提供相應的數據參考,避免對自身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針對此,新聞寫作在角度創新階段,要注意使新聞視角逐漸朝著平民化的方向發展,將一些距離社會大眾較遠的宏觀經濟數據及相關政策進行落地處理,讓其與群眾的實際生活對接,便于人們采取相應的經濟行為。
綜上所述,隨著互聯網等新媒體的問世,傳統新聞行業為了更好的發展,一定要加強新聞寫作方面的創新,針對當前新聞寫作的弱項進行深入分析,同時結合時代發展特點,對原有的新聞寫作手法、寫作角度、新聞效果等方面進行不斷創新,如此才能創造出新的新聞內容,吸引更多的受眾。此外,對于新聞記者而言,要不斷學習新的新聞寫作知識,更新原有的編輯寫作模式,如此才能更好的適應當下的時代發展,撰寫出更多更好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