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巍巍 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倫理學核心理念有著共通之處,都承載著解決道德品質層面各種問題的重任。高職院校人文學科的課程性質決定了它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倫理學核心理念的重要途徑,其中又蘊含著怎樣的深層次辯證關系呢?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建設過程中,中國共產黨集合全體人民的智慧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明確了國家發展的方向、社會進步的標準和公民培養的規范,成為舉國上下廣泛認同的價值觀的“最大公約數”,具有重大意義。總體而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特征包括:繼承了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甄別和吸納了世界先進文化的優秀成果;總結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不斷探索確立的理想信念;積極應對當今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征和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倫理學是哲學的一個分支,它的本質是探究社會道德問題。倫理學的基本問題是道德和利益之間的關系,即怎樣處理“義”與“利”的關系,所以倫理學又可稱為道德哲學,從道德層面依據社會現實制定符合社會發展的道德標準,從而解決制約社會進步的各種道德問題。中國傳統文化中倫理道德的核心理念是以儒學為主體的傳統倫理學體系,包括順天應人,保障家族利益,看重血緣關系,確立家庭秩序,并以此類推至社會和國家,達到“天人合一”的“修身齊家治國”。中華傳統倫理道德的核心理念,已經成為中華民族代代傳承的文化基因,并且深植于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無形中默默地規范著中國人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不論時代變遷,都有著鮮明的中華民族特色,有著永恒的時代價值,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特別是公民層面價值準則的重要思想來源。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共產黨凝聚全國各族人民的智慧和愿景,在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指導下,廣泛吸取古今中外先進文明和優秀文化的思想精華基礎上提出的,具有強大的理論生命力和深遠的社會影響力。而中國優秀文化傳統中包含的豐富的先進倫理道德思想,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的思想源泉。可以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倫理學核心理念互為表里,相輔相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個層面的“倡導”對應著三種不同的倫理價值,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國家層面的道德倫理原則,明確了治國理政必須堅持的最高原則和哲學指向。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體現了社會層面的倫理價值,發揮著引導和規范人們日常行為的道德倫理效用。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則體現了個體層面的倫理學價值,是當今時代每個公民應該遵守的基本道德倫理規范和行為準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中包含著豐富而深厚的倫理學價值意義,從倫理學的視角審視、解讀和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高職院校人文學科是研究高職學生精神文化世界并開展相關教學的學科總稱,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課、通識課等,主要任務是培育和引領高職學生的情感、心理、理想、信仰、文化和價值取向。高職院校如何開展人文學科的有效教學是具有戰略意義的宏觀課題,是高職學生傳承發揚人文知識的有力保證,是提高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也是反思和把握高職學生自身發展方向的文化基礎。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倫理學核心理念融入高職院校人文學科教學是確立新時期人文學科教育應有的題中之義,同時,兩者的融合并非簡單的知識性融合,而是具有深刻的內在聯系。
第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倫理學核心理念是高職院校人文學科的理論引導和價值準則。人文學科的教學目標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通過理論學習和個人實踐,幫助大學生樹立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形成科學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方法論,全面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公民道德素養。因此,人文學科的課程特征決定了它必須以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為指導,培養青年學生具備先進的思想道德、綜合素質和健全人格。這不能只是使青年學生掌握人文學科的具體知識,還需要使青年學生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體現人文學科教學的全部價值。從高職學生個體的發展角度看,人文學科的教學目標及其包含的理想信念、道德判斷、人生價值觀等重要課程內容都與學生的成長發展緊密相連,人文學科必須以科學的價值觀和道德理念引領學生的思想升華才能達到其教學目標、實現其教學價值,要喚起學生思想共鳴的人文學科教學也必然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倫理學核心理念貫穿教育教學的始終,從有形的教學內容、方式和方法到無形的教育理念、人格塑造和價值引領都必須體現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倫理學核心理念的主旨和精髓。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倫理學核心理念的存在和引領,才能使高職學生更好地接納和認同人文學科,引發高職學生對課程教學的理論共鳴和情感呼應,最終實現高職院校人文學科的課程教學目標。
第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倫理學核心理念是高職院校人文學科教學的核心內容。高職學生是人文學科課堂教學的主要對象,他們思想活躍,勇于探索,樂于易于接受新事物,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社會信息化、多元化浪潮的沖擊,特別是近年來改革開放已到“深水區”,一些深層次矛盾逐漸凸顯,享樂化、物質化社會思潮陣陣涌來,使部分高職學生出現了價值困惑與道德迷茫,再加上高職學生面臨著學業、心理和就業創業等多方面的競爭壓力,部分學生失去了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在美丑、善惡、是非、真假等價值取向和道德判斷上出現偏差,急功近利,追名逐利。這種情況下,消除高職學生的價值困惑和道德迷茫就成為了高職院校人文學科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倫理學核心理念統一了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層面的價值共識,兼具傳統與現代倫理美德,指明了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培育方向,將這些內容作為人文學科教學的重要內容,使高職學生掌握評判是非曲直的正確價值標準和致世倫理,能勤敏求知、篤行實干和修德向善,既體現了高職院校人文學科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為指導的與時俱進,也是以高職學生為本對人文學科課程改革和發展的實際要求。
第三,高職院校人文學科是宣傳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倫理學核心理念的重要載體。高職院校是青年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宣傳、教學和實踐的重要陣地,高職院校人文學科更是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主課堂、主渠道,在高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倫理學核心理念教育中顯得尤為重要。人文學科的學科屬性和課程性質也要求它必須做好高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倫理學核心理念教
育,人文學科不僅僅是具體知識和理論的傳授講解,更重要的是它承擔著黨和國家馬克思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宣傳和教育功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倫理學核心理念是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和社會主義根本價值的集中體現,高職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應當自覺學習、理解、接收和積極實踐。可見,高職院校人文學科作為培育高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倫理學核心理念的重要載體,使命光榮、任務艱巨,必須千方百計幫助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