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波
(夏縣環境監察大隊,山西 運城 044400)
近幾年以來,我國的工業化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在燃燒固體廢料垃圾時,會產生非常嚴重的大氣污染問題,大氣污染與普通的固體污染存在較大的差異,大氣污染具有較大的流動性,所以只對某一區域的大氣環境進行改善,無法控制其它區域的大氣環境不受污染,其它沒有被控制的地區將會再次受到污染。因此,為了全面改善大氣污染環境,必須在大范圍的環境之內進行聯合防治工作,才能防止不同區域的環境受到交叉污染,而且采用長時間、廣泛范圍的大氣污染聯合防治機制措施,能夠使全面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因此構建完善的大氣污染聯合防治機制具有重要的意義。
當前,我國的大氣污染類型主要包含以下幾大類:第一,燃燒大量的燃煤,從而產生煤煙型污染;第二,在生產以及應用石油、石油化工品時,會產生嚴重的石油型污染;第三,我國的工礦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與粉塵,融入大氣環境,將會產生混合型污染;第四,機動車輛發動機運行過程中,排放氮氧化物,從而產生氮氧型污染。
通過進行大氣污染區域聯合防治,能夠有效解決區域性以及復合型大氣污染問題,全面改善大氣環境,但是需要區域內地方政府共同達成共識,各個區域的政府為了實現整體利益,不得不利用組織資源,加強協作,共同治理大氣環境,使各個區域范圍中的省、市等范圍共同制定聯合防治方案,共同對大氣污染進行聯合控制,通過在區域范圍內進行統籌安排,互相監督與合作,協調進行大氣污染防治,能夠有效改善區域范圍內的空氣質量,充分發揮區域的整體優勢。
研究發現,在當前各個區域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中,仍然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我國出臺的《大氣污染防治法》其中只是提出規定“重點解決區域大氣污染聯合防治問題”。根據我國對大氣污染聯合防止機制的規定,需要分別劃分為不同的區域,開展聯席會議,制定完善的聯合計劃以及排放標準,對規劃進行編制,逐漸替代煤炭能源,實現信息共享,加強聯合執法。雖然在《大氣污染防治法》中對相關規定進行了調整,以期能夠提高大氣污染聯合防治水平,但是這部法律的原則性較重,沒有針對性,其中缺乏完善的步驟以及實施措施,必須不斷提高法律規定的可操作性[1]。
由于大氣污染治理工作必須充分結合各個地區的差異,不同地方的實際情況也大不一樣,所以在執行法律規定時,可能會受到較大的影響,在實踐過程中出現爭議。在這部法律的第三條規定中“會商意見和相關采納情況必須用來作為重要依據,以此來對文件進行審查或審批。”由此發現,如果項目建設可能會影響相鄰省市環境,但是依然要執行規定條例。不同省市的歷史地理環境、經濟水平、民眾觀念以及政府政策之間可能會出現差異,所以需要充分結合各個地區的實際情況和差異來制定地方法規,才能滿足當地的大氣污染聯合防治工作需要。
目前,我國發布的《環境保護法》和《大氣污染防治法》,沒有和其它能源法律相配套,也沒有發布相應的部門規章。根據最新的《環境保護法》規定,其中雖然對跨區域聯合防治工作提出了原則性規定,然而沒有把規定提升為保護大氣環境安全的標準。在法律規定中包含了很多原則性規定,這些原則性規定的操作性以及權威性有所不足。而且在我國的《節約能源法》中,只是把重心集中在控制污染點源的基礎上,缺少對跨區域大氣污染綜合防控的具體實施內容,而且不滿足當前的環保立法要求,存在較多的法律空白區域。雖然我國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法律規章制度,例如:《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以及《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然而這些法律規定,缺少系統性以及協調性,沒有進行嚴格的強制規定,只是在京津冀地區得到了應用,并沒有全面應用全國各大地區。
在《大氣污染防治法》中,雖然對企業需要承擔的責任進行了規定,但是沒有規定政府和其它部門的責任主體作用。根據第七章的內容規定:“各級地方政府以及縣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部門和相關工作人員如果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和徇私舞弊的事件,需要依法進行處分。”對于相關政府必須承擔的責任,并沒有進行嚴格的細化規定,所以無法在司法實踐中有效落實各項責任[2]。
大氣污染治理作為比較復雜的空氣凈化工程,但是根據我國的相關法律規定,在要求治理大氣污染時,主要采用行政命令的管理方式,主要以政府部門為中心,把污染企業作為單一的規制對象,其中沒有充分考慮到空氣污染問題,然而政府的力量有所不足,沒有充分考慮到市場以及社會公眾力量,所以容易造成社會公眾無法積極參與到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中。而且在《大氣污染防治法》中,嚴格規定法律責任主體為行政責任,所以導致參與大氣污染聯合防治工作的主體比較單一,無法達到長期有效的效果。
在社會現代化快速發展進程中,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必須加強大氣污染聯合防治工作,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聯合防治機制,遵循“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相互結合的原則”,只有加強區域協調合作治理環境,才能全面改善大氣污染問題。具體而言,大氣污染比較特殊,所以需要在聯合防治大氣污染工作中,設置完善的程序性規則,規范化執法方式,明確執法主體,規定聯合執法的審理期限,這樣才能更好地解決大氣污染問題。我國的相關部門需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盡快設置排放標準、懲罰標準以及檢測標準,把不同地區的大氣污染防治規定劃分清楚,才能有效改善大氣環境。
在大氣污染聯合防治工作中,協同治理機構至關重要,必須加強構建跨區域聯合協同治理部門,發揮聯合協同治理機構的職能作用,使各個地區政府之間加強溝通,共同調查大氣污染物種類、數量,以此來制定完善的大氣污染防止方案,各個區域的治理機構需要加強監督,共享信息資源,全面了解不同區域的大氣污染情況,對大氣污染問題進行跟蹤調查,才能為大氣污染聯合防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大氣污染聯合防治機制至關重要,其關系著我國的大氣環境質量。因此,各個區域政府必須加強協調合作,共同制定完善的大氣污染聯合防治對策,才能有效防治空氣污染,促進我國的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高桂林.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筆談)——大氣污染聯合防治機制的法律經濟分析[J].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15(4):21-30.
[2] 時軍.大氣污染聯合防治機制完善對策探究——以我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為視角[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17,38(2):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