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靜芳,高艷秋
(呼和浩特中燃城市燃氣發展有限公司,呼和浩特 010010)
2012年3月21日,國家發改委發布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1],要求省會城市監測PM2.5。當時,呼和浩特市空氣質量未達國家要求,其中SO2排放值高于標準7.8%,NO2排放值高于標準22.6%,可吸入顆粒物高于標準18.3%。原因是呼和浩特市供熱主要采用燃煤鍋爐,其效率低,除塵效果差,排放污染物超過國家標準。隨著新標準的實施,呼和浩特市政府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問題,認識到只有改變能源結構才能最終改善空氣質量。其主要任務是將165座鍋爐房(包括258臺燃煤鍋爐,供熱面積約為580萬m2)的燃煤鍋爐改造成燃氣鍋爐,將天然氣作為主要供熱燃料。燃煤鍋爐改成燃氣鍋爐以下均簡稱為“煤改氣”。
(1)燃氣鍋爐環保且污染少,不會產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毒氣體,而燃煤鍋爐產生的三廢(廢氣、廢渣、廢水)等難以治理,且治理成本較高,燃氣鍋爐則可以節省這筆不菲的額外費用。
(2)燃氣鍋爐熱效率高,在92%以上,而燃煤鍋爐通常在65%~70%。鼓風機大量的煙氣會帶走熱量,同時由于灰垢的作用,給受熱面增加了熱阻,造成效率下降;燃氣鍋爐沒有更多的煙氣熱損失,灰垢量也小,提高了熱傳導,所以熱效率高。
(3)燃氣鍋爐擁有良好的自動化控制條件(即開即用),無需提前數日開爐預熱,而燃煤鍋爐在使用前需預熱數日,且停產期間也不得停止工作。
(4)燃氣鍋爐輔機少,無需固體的制備設備,如固體廢渣清除設備、除塵設備以及大功率的風機。
(5)燃氣鍋爐占地空間比燃煤鍋爐少一半,且使用壽命長,在15 a以上,而燃煤鍋爐只有10 a,甚至更少。
經過近幾年燃氣市場的大力開發,尤其是“煤改氣”項目的實施,2015年呼和浩特市空氣質量有了明顯的改善,全市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平均濃度、SO2和NO2年平均排放量均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的要求。并且,呼和浩特市在全國24個按標準監測城市中排名靠上。由此可見,“煤改氣”項目在城市建設中的貢獻是巨大的。
隨著“煤改氣”項目力度加大,其他領域用氣量也不斷增加,呼和浩特市空氣質量很短時間內得到極大的改善,取得了巨大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在這之前,呼和浩特市中燃公司已經推行使用燃氣采暖(燃氣鍋爐、燃氣壁掛爐、燃氣直燃機等)多年,并針對不同類型的用戶,編制了燃氣應用說明書(即產品說明書)進行宣傳。
具體方式如下:住宅小區取暖以單獨壁掛爐為主,大力宣傳環保和安全,尤以安全為重;學校、醫院以燃氣鍋爐供熱為首選;公共建筑(會展、賓館、商場等)主要采用燃氣作為供暖、空調制冷及熱水供應(直燃機為主)的方式;大體積、高空間的廠房、車間宜采用天然氣輻射采暖;呼和浩特市天然氣供熱已有較好的基礎,大量公用設施已使用燃氣供熱。截止2012年,總供熱面積約800萬m2。
燃氣采暖的熱效率在90%以上,再加上循環補水系統均采用變頻控制運行,煙氣余熱得到充分利用。所以,在“煤改氣”項目中,節能降耗空間已經不大,但運營費用仍居高不下。

表1 燃氣鍋爐與燃煤鍋爐運行指標比較

表2 呼和浩特市2015-2016年度采暖期能耗(“煤改氣”采暖)
從表2可以看出,雖然循環、補水系統采用變頻控制運行,但“煤改氣”項目耗電量還是高于同行平均耗電水平。同行采暖期平均耗電約2 kW·h/m2;“煤改氣”項目采暖期平均耗電2.61 kW·h/m2;采暖期最少高于同行平均值0.61 kW·h/m2,一個采暖期供熱成本要增加0.61×0.678 3×3 280 416=136萬元。
自2015年以來,全國各地均已同步調整天然氣價格,沒降反漲,價格一直處于上調趨勢,相對于低廉的煤炭、電、LNG等替代能源,天然氣價格優勢并不存在。當前,我國經濟結構不斷調整,為了生存,不少企業紛紛努力降低運營成本。所以,作為生產、生活用氣(包括采暖用氣),燃氣并不是能源首選,人們迫于環境壓力,才選用燃氣。為了降低運營成本,企業可以通過以下措施實現節能降耗。
我國是能源消耗大國,建筑能耗占很大比例,我國多數建筑的單位面積熱損失為發達國家的3倍左右,建筑高能耗容易對環境產生諸多不良影響[2]。“煤改氣”項目主要為建筑物采暖提供熱源,所以建筑物的保溫情況直接影響供暖的能耗。建設節能型社會,是我國重大戰略決策,建筑節能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直接關系到企業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3]。目前,呼和浩特市中燃公司燃氣采暖消耗氣量已經很大,其需要認真研究“煤改氣”項目的節能問題。
根據國家相關規范,符合節能要求的采暖居住建筑具有以下特征:(1)屋頂的保溫能力為一般非節能建筑的1.5~2.6倍;(2)外墻的保溫能力為一般非節能建筑的2.0~3.0倍;(3)窗戶的保溫能力為一般非節能建筑1.3~1.6倍。經測算,未采取節能措施的建筑能耗為58~64 W/m2,采取節能措施后的建筑能耗為40~45 W/m2,節能超過30%。節能建筑冬季可以防止室內熱量的散失,夏季可以隔熱,從而保證冬暖夏涼,所以在燃氣采暖和空調的能耗上,可以大幅度降低耗氣量。目前,“煤改氣”項目供暖對象大部分不符合建筑節能規范要求,造成大量能源浪費。
“煤改氣”項目的供熱系統一般采取24 h供熱,未按建筑用途采取分時、分區供熱,無故損耗熱能造成嚴重浪費,所以人們應研究這方面的問題。
在滿足末端用戶用熱需求的前提下,盡量不產生不必要的耗熱量。盡量做到按需供熱,不同類型的建筑由于使用功能不同,在不同時段所需的熱量不同,應采取分時、分區控制方式,根據不同時間對室內溫度的要求進行供熱。辦公樓、教學樓等在夜間往往無人活動,依據《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室內溫度保持在值班溫度5℃即可,從而實現分時分區供熱[4]。
分時分區控制系統可依據建筑物熱量需求量和熱量需求時間的差異,進行分區或分時間控制,例如,在辦公時正常供熱,非工作區域和下班時間減少供熱量。辦公樓按時段供熱:工作時間:8:00-17:00,供熱溫度18~20℃;科研和教學樓工作時間8:00-20:00;周末以及節假日照常使用時,一般在20:00-04:00關閉調節閥,低溫供熱。以上建筑,特別是辦公樓分時分區控制,節能效率能達到25%,節能效果顯著。
采暖期全天候平均耗氣量14.5~15 m3/m2,采取分時分區控制以后,可節省天然氣(14.5~15.0)×5%=3.625~3.750 m3/m2,折合節省費用(采暖期)6.60~6.83元/m2,分時分區控制系統簡單易操作,實施技術難度低,很容易實現。
在運營過程中,“煤改氣”項目運營單位要加強對水電消耗的監管,杜絕不必要的浪費。同時,要不斷優化供熱管道,提高其保溫性能。在鍋爐運行過程中,電機必須采用變頻控制系統,從而達到節電目的。
筆者全面細致地對“煤改氣”項目所供熱的建筑物進行節能方面調研,將調研結果上報政府,要求其完善建筑物節能措施,達到規范標準。根據建筑物的使用性質,供暖企業應進行分區、分時段供熱,加強管理,降低成本,以減少燃氣、電、水等消耗,從而實現“煤改氣”項目節能目的,進一步提高“煤改氣”項目的經濟效益和運營質量。
1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GB3095-2012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S].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2.
2 王洪玉.淺談燃氣鍋爐的優越性和應用前景[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1,(16):300.
3 李軍林.以燃氣鍋爐替代燃煤鍋爐的探討[J].煤,2007,16(3):31-32.
4 程四龍.燃氣鍋爐替代現有燃煤鍋爐的可行性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2,(15):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