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金
(北京碧思特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70)
10 kV環網柜是配網系統中極其重要的電氣設備,它一般由負荷開關、熔斷器、母線排、接地開關、隔離開關、出線電纜及測量、控制、保護裝置、外殼和絕緣件等組成,其運行狀態對配電網的運行可靠性有重大影響[1]。有資料表明,我國10 kV等級開關事故中絕緣故障占有很大比重,絕緣故障潛伏期可能產生放電現象。環網柜結構復雜,絕緣故障種類多,危害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在檢測到異常信號后,正確評估危害,準確定位,是指導停電檢修的關鍵,否則將給檢修工作帶來誤導,浪費人力物力,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
本文結合長沙某環網柜局放檢測實例,介紹了環網柜的局放檢測方法、缺陷診斷和拆解檢修情況。
環網柜內部發生局部放電時,隨著電荷的快速釋放和遷移,放電點周圍的電場力、機械應力與粒子力失去平衡而產生振蕩,從而產生超聲波。超聲波局放檢測就是通過采集、處理和分析其激發出的超聲波信號,從而獲取設備運行狀態的一種狀態檢測技術,也稱為聲發射法[2]。根據超聲波信號傳播途徑的不同,可分為接觸式測量和非接觸式測量。接觸式測量多用于變壓器、GIS等的局部放電測量;非接觸式測量多用于環網柜、絕緣子、套管等的局部放電測量,通過檢測空氣中的超聲波信號來實現局部放電缺陷檢測。具體而言,應用超聲波技術檢測環網柜時,指向環網柜金屬封閉的縫隙處、母線通風板處的縫隙、高壓電纜接頭箱的側面或底部通風孔等部位,沿著縫隙檢測超聲波局放信號。超聲波檢測抗干擾能力強,能夠檢測電暈、松動、懸浮放電等放電類型。
當環網柜內部發生局部放電時,電場能量會向接地點相鄰的接地金屬部位聚集,在設備表面金屬上形成對地電流。放電是間斷性發生的,所以對地電流大小呈現不斷變化的趨勢。產生的電磁波會沿著金屬內表面傳播,遇到開口、接縫、絕緣襯墊、蓋板處,傳到箱體外表面,同時產生電壓脈沖,通過設備箱體外表面傳到大地。這些電壓脈沖被命名為TEV(暫態對地電壓),使用特制的電容耦合式傳感器可以檢測到這個TEV信號[3]。暫態地電壓檢測對尖端、電暈、絕緣內部缺陷檢測靈敏度較高。
2017年4月,發現長沙岳麓區某環網柜偶爾有跳閘現象,原因不明。運維人員巡視時聽到該環網柜處有異常聲響,于是對其進行局放檢測。檢測時周圍環境溫度22℃,濕度81%,檢測儀器型號為HCPD-9209B?,F場照片如圖1(a)所示,檢測數據如表1所示,波形圖譜如圖2所示。

圖1 環網柜測試及拆解情況照片

表1 異常環網柜檢測數據

圖2 異常環網柜多周波模式超聲波形圖譜
從數據和波形圖可以看出,在柜體中下部區域超聲波信號明顯,50 Hz相關性小于100 Hz相關性,100 Hz相關性明顯,周期峰值顯著高于背景值;波形圖譜每個周期有兩組脈沖波形,波形形狀各不相同,幅值大小不一,一個半周出現的放電脈沖幅值較大,一個半周出現的放電脈沖幅值較小,具有典型沿面放電特征;暫態對地電壓未檢測到異常信號,初步判斷柜體內存在沿面放電。結合內部結構,懷疑電纜T形接頭與穿墻套管連接處發生局部放電。根據《電力設備帶電檢測技術規范(試行)》,當超聲波局部放電檢測數值大于15 dB時屬于缺陷。超聲峰值最大值為21.8 dB,建議盡快停電檢修。
綜合分析結論,當日對該環網柜進行緊急消缺,拆解驗證。打開電纜室蓋板,如圖1(b)所示,發現柜體底部金屬銹蝕嚴重,柜內潮氣較大,有凝露現象;拆下電纜T形頭,如圖1(c)所示,發現柜體中三相電纜T形頭與套管連接處有明顯沿面放電痕跡,絕緣表面白色粉末清晰可見。其中B相套管比較嚴重,絕緣已開裂,表面炭化痕跡明顯。
原因分析:環網柜為密封環境,空氣流通不暢,潮氣很難排出。如果電纜與套管連接處施工質量欠佳,密封不嚴,潮氣就會進入,導致連接處電場分布不均,某處電場強度過大,發生沿面局部放電,引起絕緣劣化。
解決辦法:更換新的穿墻套管和電纜T形頭后,進行局放復測,未發現放電現象。
局部放電檢測對于發現早期環網柜絕緣故障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檢測過程不停電、耗時短、效率高、安全可靠,時域多周波波形檢測功能的應用,方便了局放類型識別,有利于排除現場干擾。對于地處潮濕區域的環網柜,建議采取有效手段驅除環網柜內潮氣,減少絕緣件表面水汽凝結可能導致的爬電和閃絡。建議加強對一線運維人員的局放培訓,建立合理的局部放電檢測計劃,從日常運維、合理檢修等方面著手,減少環網柜絕緣故障發生,保障配網運行安全。
[1]陳剛.聲電波檢測儀在10 kV開關柜局放檢測中的應用[J].電工技術,2010(7):67-68.
[2]王少華,葉自強,梅冰笑.輸變電設備在線監測及帶電檢測技術在電網中的應用現狀[J].高壓電器,2011,47(4):84-90.
[3]丁薇,彭晶,寧威.35 kV開關柜局放帶電檢測[J].云南電力技術,2015(3):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