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盛芳 昭通日報社
隨著網絡流量的逐漸順暢,網絡帶寬的不斷擴大,視頻以其更直觀,更具視覺沖擊力,以及更加方便快捷的等特性,成為各級媒體竟相關注的對象,視頻化是提升行業競爭力的一個有力手段。因此,地市報融合應以視頻為戰略“支點”,著重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力爭成為各地媒體的領跑者:
新京報社社長戴自更說:“視頻的到來集納了一切表達形式,報紙上5000多字的調查報道,只需要不到5分鐘的視頻短片就能表達。視頻更高效、更直接、更具備解釋力、還原力和傳播力,是與新聞更為匹配的表達方式。今后所有的新聞都得配上視頻,這是傳統紙媒轉型最后的機會。”
在互聯網的信息結構中,新媒體視頻比重非常大,已成為當今網絡的主流信息形態。互聯網專家普遍認為,未來網上信息 90%以上是以視頻形態呈現的。對于傳統紙媒而言,這場媒體融合大變革不僅關乎自身經營方式和生存方式的改變,更是實現內容、渠道、平臺、經營、管理等五個方面的深度融合。傳統紙媒不僅要改變傳統辦報觀念,要用互聯網思維重新設計定位自己的產品體系、產品架構、再造生產業務流程,更要在體制機制上創新,打造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形態多樣化的新型主流媒體。媒體融合帶來的傳統媒體業務形態變化,對傳統紙媒現有運行體制、機制帶來了巨大挑戰,而視頻化能很好的解決新媒體信息形式和渠道的改變,因此,是否以“視頻為王”便成為各級地市報能否從眾多媒體中脫穎而出的關鍵核心所在。
2018年上半年,74.1%的網民使用短視頻應用,短視頻應用迅速崛起,視頻領域構建起以“內容為本”的核心生態體系,各級視頻信息平臺進入精細化運營階段。現今,在媒體融合大背景下,媒體生存發展的諸多外在因素和內在因素均已發生巨大變革,“技術”“渠道”“形態”等一些因素固然可以在短時間內使某些媒體賺得盆滿缽盈,但是從長期角度和宏觀角度看來,無論媒體如何融合,內容依舊是“王者”。
對于諸多傳統媒體而言,雖然以視頻化作為內容形式拓展,但視頻內容依然是以時政新聞為主要方向,具有較強的宣傳目的性和明顯的內容報道定式,視頻內容較為單一,不能滿足網民獲取信息需求,更不能擊中用戶的“痛點”,受眾局限性嚴重。為了保證主流紙媒的輿論引導力及話語權得到極大提升,便需要創新資訊內容表現手法及話語方式,而網絡視頻則呈現多元化態勢,能迅速吸引受眾眼球,滿足各個不同階段受眾的信息獲取需求,因此如何選擇內容方向便成為進入視頻領域的第一步。視頻化在未來紙媒的轉型發展中,資訊傳播方式需要積極與新媒體傳播特點相適應,要更加重視宣傳形式的選擇,對傳統采編流程及信息服務進行有機優化和創新,獲得更佳內容傳播優勢。如2016年9月新京報《我們視頻》率行業之先,宣布上線,大舉發力視頻與直播,并在一年時間創造紙媒型時代一個“億+”級現象。新京報的內容生產一直處于業界的第一方陣,不論是報紙還是視頻,始終堅持新聞專業主義的理念。無論傳統紙媒如何轉型融合,優質的新聞內容永遠都是媒體的生存發展之本。
截至2018年6月,我國互聯網普及率為57.7%,網民規模達8.02億;2018年上半年新增網民2968萬人,較2017年末增長3.8%;網民通過手機接入互聯網的比例高達98.3%,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7.88億。
人力資源無論是在產業發展和行業競爭中都是發展的核心要素,地市級紙媒要想在產業競爭中占得一席之地,緊跟科技進步的步伐,就必須重視人力資源的建設及管理,積極培育出適應媒體融合時代的復合型全媒體人才團隊。在媒體融合之初,有人提出“全能記者”的觀點,要求記者既要能寫,又要能拍、能編、能上傳,必須全副武裝。然而,無數的實踐證明,沒有任何一個人夠成為熟練掌握所有媒介技術的“萬能人才”。對于地市級紙媒而言,媒體融合這場變革不僅關乎從多媒體人生存形態和傳統媒體經營方式的改變,更是一次對傳統媒體人力資源的考核和重新洗牌。人才是任何團隊的基礎,團隊是媒體發展的核心,各人有各人的特點,各人有各人的特長。因此,必須建立科學的人才績效考核、績效管理和考評辦法為特點的綜合指標考核體系,以此通過考核目標管理,因人而異,激發各類人才的創業積極性和工作熱情。當前,面對媒體融合大背景下內容、業態、人才等競爭日趨激烈的傳媒市場,唯有打造一支“拉得出、留得住、能戰斗、戰能勝”的優良視頻團隊,創作出極具競爭力的視頻作品,方能在傳媒大軍競爭中勇立潮頭,立于不敗之地。
綜上所述,相較于傳統新聞來講,視頻化具有一系列的優勢,它將互聯網媒介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傳統媒體的局限性得到克服、受眾多樣化信息需求得到較大滿足。視頻化具有更強的實效性和創新性,將引導未來新聞的發展方向和內容拓展。因此,地市報在轉型融合過程中,需要從創新體制機制、注重視頻內容和建設高效的視頻團隊等方面著手,以視頻化方式提升行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