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璐 如東縣文廣傳媒中心
當前階段,中國的廣播、電視行業正在急速發展。新媒體的出現快速打破了傳統媒體的束縛,媒體經營管理的革新。媒體的發展形態開始從單一形態轉變為多元化的發展形勢。媒體中播音員與主持人的形象與素養非常重要,直接關系到節目的質量。因此,在新媒體背景下,從業人員應該審時度勢,遵循時代發展規律,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
在之前的生活中,人們信息的來源較為單一,基本上主要通過報紙和電視廣播來接受相關的社會信息。傳統媒體在進行信息傳達的時候,大多數人認為播音員主持人代表主流媒體發聲,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和話語權,他們的語言就是印刷體,清晰規整。但是,隨著媒體事業的持續發展,新的媒體成為了主流。人們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和方法得到知識與信息。知識和信息傳播越來越廣博,每個人都有更多的方法和機會來接受更高的教育。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它改善了人們的精神和文化水平。人們通過各種渠道來獲得信息,對于一些事物的認知程度也在不斷加深,這使得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思想觀趨于獨立,這對于播音員主持人的話語權是一種削弱。另一方面,這個階段存的媒體平臺越來越多,播音員和主持人之間的競爭變得非常激烈。還有,直播平臺和微視頻的出現,使得人們的注意力進一步分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好,他們可以在直播中尋找到自身喜歡的信息,這也促使播音員主持人的地位趨于下降。
播音員主持人行業不但要求從業人員具有非常深厚的理論素養,同時對于他們的語言素養、協調能力、應變能力都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另外,還要求其具備開闊的視野,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夠做出高質量的節目。因此,這就要求播音員在工作中還要不斷的進行學習,優化自身的知識體系。在媒體融合時代,如果播音員主持人在平時不注重學習,不注重知識的積累,在工作中缺乏創新技能,每天都是按部就班,循環往復的播報,那么在實際工作中他們就只能做到照本宣科,只能做到有稿播音,錦上添花,卻不能做到無稿播音,出口成章,無法實現節目的創新,這無論是對于他們自身來講,還是對于節目來講,都是一種危機,嚴重的可能會導致節目受眾大規模下降。
媒體融合時代,所有的播音員和主持人都必須積極地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只有優秀的專業技能,他們才可以更好的迎接媒體融合時代新的挑戰。具體來講,播音員主持人一定要具有良好的語言素養,以有效地改善廣播和節目的整體質量。播音員主持人必須首先掌握一定的播音技巧,并在工作中經常練習這些技能和方法,只有這樣,節目中他們才能夠實現對字詞、語言和節奏的良好把控,做到聲情并茂,使觀眾感同身受。為了進一步激發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魅力,他們必須要對運氣和吐字的力度進行有效把控,做到字正腔圓,這有這樣,才能夠保證自身的語言具備感染力和生命力。在自身素養的鍛煉和提升方面,播音員主持人可以選擇不斷學習和加強練習的方式來進行,相關部門也應該加強對播音員主持人的培訓,為他們職業素養的提升構建良好的平臺,也可以組織他們走出去進行考察和學習,拓展他們的視野,從整體上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
當前,新媒體的形態依然在不斷增多,這也給播音員主持人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因此,播音員主持人自身應該具備危機意識,不斷的學習和接受新的知識,同時還要對媒體融合時代其他媒體的特征以及優劣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從而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避開自身的劣勢。與此同時,媒體融合時代也給播音員主持人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播音員主持人應該緊緊抓住這一機遇,靈活的使用新媒體技術來提升自身。比如在現在比較流行的紅云新媒體直播技術中,有一條butel 的視頻,它通過“高速公路”確保新媒體視頻能夠具有充分的穩定性和流暢性。在這個媒體視頻中,會有大量的媒體相關人員在上邊發表視頻以及作出相應的評述,其中涉及的方面都比較廣,包括生活中的各種小事,有時候也會涉及異國風情中的相關事件。這個視頻吸引了無數的粉絲。上述案例中的主播并沒有經過一些專業的培訓,他們僅僅是一些普通人,基于自身的喜愛或者利益進行了直播行業,所以這些人員主持的時候比傳統媒體的播音員主持人更親和,更接地氣,平易近人,這是他們的優勢,但同時他們由于沒有想過的理論知識體系作為基礎,也沒有較好的職業素養,因此他們無法再一些主流媒體發聲?;谏鲜隹剂浚ヒ魡T主持人應該充分發揮自身職業素養較高的優勢,并緊跟時代潮流,不斷提升自身對新時期播音主持的發展趨勢的理解認知能力,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在注重自己節目質量的同時,突破自己,努力適應融媒體時代新需要。
每一個藝術家都會具有自身獨特的藝術風格,并且是在創作的過程中慢慢地培養出來的,當個性確立,藝術家也就有了與眾不同的鮮明特征。每一個播音員主持人也應該具有自身的藝術風格,但是形成自身獨具的藝術風格是建立在自己所掌握的文化基礎之上的。在一些娛樂節目中,比如收視率比較高的快樂大本營以及天天向上等節目,雖然他們是一個娛樂節目,可能不會引起人們極大的關注,但是很多年輕人愛看,之所以節目的收視率高也是因為節目中的主持人個性鮮明,已成為節目的符號,讓人過目不忘。他們對節目的駕馭能力很強,且每一個主持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比如湖南節目當家主持人何炅以及汪涵,他們具有非常深厚的理論知識素養,同時他們的應變能力以及主持風格也非常受到觀眾喜愛,所以他們從眾多的主持人中脫穎而出。他們在節目中,可以時刻把控觀眾的心理變化,并根據這些變化來調整自身的語言和節奏,實現和觀眾的良好溝通以及互動,從而使觀眾深深的喜歡上他們主持的節目。在確定自己的主持風格之前,主持人先要對自己的性格以及自己所擅長的節目類型做出明確的判斷,并且在自己的心目中要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對自己所選擇的方向能夠有充分的把握和信心,并且還要對這方面的知識進行深刻的了解,有效地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在實際的主持過程中,播音員主持人就要不斷地將自己的主持經驗進行綜合和分析,明確身的不足,然后在平時進行有效的改善。此外,播音員主持人還要勇敢地去挑戰各個類型的節目,根據不同的節目類型積累經驗,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風格。只有不斷的創新和實踐,播音員主持人才可以對自身的能力和風格有著較深的了解和認知,然后才能夠在此過程中形成自身的主持風格,展現出自身的主持特色。
播音主持人員是公眾人物,綜合素養的高低會給媒體的公信力造成一定的影響。每一個播音員主持人應該對自己的一言一行嚴格要求,才能站在不斷向前發展的融媒體時代傳遞正能量。新時代的播音員主持人要具備較高的政治敏銳性和清晰的思辨能力,要有社會擔當,每一個播音員主持人是黨和人民的連心橋,沒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如何能當好溝通者,又如何能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除此之外,融媒體時代的播音員主持人還應具備過硬的專業素養,播音界泰斗方明老師曾說:“在專業學習方面播音員、主持人語言基本功一定要打好,只有語言基本功扎實了才能更好地解讀政策,才能更好地表達內容。如此這般,才能全方位提高播音員主持人員的綜合素質。
走基層是播音員主持人能夠接地氣的重要手段,深入基層,聯系群眾才是播音員主持人進行二度創作的源頭活水。讓播音員主持人走出演播室,走進基層,深入百姓當中,與群眾見面交流,不斷的感受基層群眾的需求,使播音主持的情感得到升華,真正的創作出更多百姓喜聞樂見的優秀播音作品,從而提升節目的影響力,增加節目的收視率,來拉動創收,實現廣播電視平臺的價值。
播音員主持人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受到行業的影響導致其在思考問題時難免會出現一定的思維慣性,特別是對于新聞類主持人來講,嚴謹且單一的播報方式會導致主持人養成思維惰性,他們習慣了按部就班完成信息播報,“不出錯”就是“完美”。然而,實際上,他們只有在實踐中實現突破才能夠累計更多的理論知識,在實踐中提升主持人對于媒體環境變化的洞察能力,有助于他們在快速變化的媒介環境中維持鮮活的生命力。
綜上所述,在融媒體時代,媒體事業的快速發展推動了播音主持行業的發展,播音員主持人要想緊緊抓住這一機遇,就必須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是自身的專業技能過硬,只有這樣,才能夠從眾多的播音員主持人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