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軒 長春理工大學
在深入研究這一問題時,出租車壟斷產品的經營管理者首當其沖,而壟斷產品的發行人——政府監管機構的施政方法也應引起關注。如果監管機構和出租車經營管理者距離太近,駕駛員的權利就會受到嚴重威脅。根據中國現行的法律制度,這里涉及的一些問題是法律問題,有些則是法律沒有直接調整的領域。
出租車經營管理者的壟斷行為是在出租車運營中長期積累形成的。與政府的全面控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1999年4月至5月期間,他們采取盤剝的手段管理出租車駕駛員。某市高級人民法院經濟法庭打電話給中級人民法院及區、縣法院:與出租車訴訟相關的案件,沒有受理的則不予受理;已受理未審結的,則停止審理。
雖然大多數西方國家對于準公共產品也采用政府壟斷的形式,但它并沒有形成壟斷地位。準公共產品在政府供給和民營私人供給之間不斷的變化。由于監管機構的弊端,公共企業提供的準公共產品質量低下,公共企業效率低下導致民營企業提供的準公共產品需求不斷增加。由于民營私人資本利潤不足,民營私人部門提供的準公共產品質量滿足不了民眾出行時,又會提升公營企業準公共產品的需求,最終導致“黑車”出現在出租車行業。由于出租車經營管理者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出租車管理系統效率低下等問題存在,在路上更多“打車難”的需求將與非法私人車輛運營結合,與現有管制體制發生矛盾沖突,使體制內駕駛員的收入大幅減少。
目前,社會上引入個體化和以市場為導向的出租車行業的呼聲已越來越高。只要市場運作模式被釋放并且取消市場準入的限制,出租車市場的壟斷模式就會自動被打破。但從目前的市場發展水平和出租車行業的發展方向(公共交通的重要補充)來看,出租車市場在不久的將來完全自由化是不現實的。現階段,改變出租車市場的壟斷應分三個層面進行:
目前,政府應通過建立現代市場監管體系,逐步減少對市場管理實體微觀層面的行政干預,盡快實現政府職能從行業監管轉為市場導向。
由于行政權力的越位導致當前出租車市場的壟斷行為,控制壟斷的方法首先就應該限制政府的行政權力。負責出租車行業的政府監管部門既是行業利益的代表又是行業的管理者,可在價格聽證會上直接發表意見并且以行業代表的身份申請價格調整。分析表明出租車行業監管部門的目標在宏觀上講是行業的穩定性和良好的駕駛員隊伍,微觀上講是政府要求完成的乘客運載數量。政府要通過一個組織來管理出租車駕駛員。因此,政府即使犧牲大部分特許權益,也不愿將出租車市場資源分配給其他組織。通過行政手段控制市場準入的條件,不僅維護了獲得壟斷地位的出租車經營管理者的壟斷利益,還讓他們充當了政府職能代理人的角色,行使政府應履行的一些管理職能。政府管理職能的“越位”和“缺失”正是因為監管機構在出租車行業管理中的錯位角色所導致的,不可能代表公平公正的公共利益或市場中的弱勢群體,多數時候充當的是經營管理者利益的代表。只有當整個行業發生直接危害行業穩定的重大群體事件時,監管機構才會對經營管理者施加壓力。
在市場運作層面,為了提高市場效率,應適度引入相關的競爭機制。如果放開出租車的價格和市場準入條件,可能會引起價格的無序競爭,并且導致駕駛員頻繁的變更公司,這明顯偏離了政府所追求的“穩定發展”的目標。如果多個出租車經營管理者無法參與甚至是提供不了服務,或者說市場環境不允許出現這種不穩定的競爭方式,那么另一種競爭方式應該是德姆塞茨提出的將“某個市場的競爭”替換為“競爭進入某個市場”的提議。通過競標或拍賣的方法來取得特許經營權,引入潛在進入者之間的競爭可能比直接控制市場壟斷力更有效。在一定程度上,它可防止濫用行政權力,可糾正或改善壟斷市場的扭曲現狀。在此過程中,政府主要作為消費者的代理人,根據預先制定的規則和標準選擇合適的經營者。只有這種競爭才能更加有利提高出租車市場資源的配置效率,增強社會福利感。
在社會層面,應建立社會監督控制機制,消除出租車市場壟斷帶來的各種危害。具體措施如下:
1.成立專家咨詢委員會,聽取有關涉及壟斷行業改革和發展的重大決策的專家意見,包括出租車團體代表。做到一事一議三建議“建立重大決策制度、問責制度和宣傳制度”,防止決策的隨意性,保障決策的可行性。
2.建立市場競爭控制委員會,監控包括出租車在內的壟斷行業政策實施,評估政府監管績效,保障政府行為的有效性,更好地為群眾利益服務。
3.建立出租車駕駛員和乘客的輿論表達機制,及時解決壟斷造成的利益沖突,促進服務上水平。
作為一種廣泛的出行方式,目的應是為了方便大眾出行,但是出租車市場體現出的問題,反而使出行變得打車難、服務差,出租車市場存在的壟斷現象導致問題,已引發多起影響社會公共秩序的事件,我們必須重視起來,改革出租車市場的準入規則,打破牌照壟斷等措施迫在眉睫,我們應該及早付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