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王雷 編輯:劉西柚 美編:劉釋遙

ANDREW JAMES
從事攝影寫作方面的工作長達25年,同時也是一名出色的攝影師。
就讓我們來解答困擾你許久的攝影問題吧!
總是遇到無法解決的攝影問題?滿腦子的疑惑卻無人可問?以下2種方式皆可參與:
一、在微博發(fā)布問題@影像視覺雜志 并添加標簽#專家指導#;二、將問題發(fā)至郵箱。
問答點測光
Q 測光對于我來說是個謎之過程,所以我總是把相機設為點測光模式。這對嗎?
王明
A 如果你希望一種測光模式能夠帶給你整個場景的最佳平均值,我會建議你選擇評價測光(佳能)、矩陣測光(尼康)、多重測光(索尼、松下、富士)、ESP測光(奧林巴斯),這幾種測光模式的效果是一樣,只是不同相機生產(chǎn)商的叫法不同而已。它們會在取景時讀取場景中的多個區(qū)域,給你提供一個相對準確的曝光,但有時你還是需要設置一定的曝光補償。
點測光的工作方式并非如此,它可以讓攝影師挑選場景中特定的點并對此處測光。例如場景中有一個明亮的拍攝對象,你認為這個部分是最重要的,就可以使用點測光對這部分測光并以此作為曝光參數(shù),隨之而來圖像中的其他場景就會變得更暗。
點測光的點剛好位于取景器的中央?yún)^(qū)域,如果你要測光的拍攝對象不在中央?yún)^(qū)域,需要在相機測光之后鎖定曝光,然后重新構圖并對焦才能拍攝照片。現(xiàn)在部分單反相機和無反相機支持讀取當前激活的對焦點的點測光參數(shù),解決了這個問題。

點測光讓你可以選擇場景中的一個點測光,并以此確定曝光參數(shù)。
在某些情況下點測光非常實用,但對于一般拍攝來說還是選擇評價測光比較好。

在藍色時刻,城市燈光效果需要依靠絢麗的天空襯托。

Lightroom可以自動校正鏡頭產(chǎn)生畸變。

藍色時刻
Q 經(jīng)常聽人提起藍色時刻,請問藍色時刻是哪段時間?
Pete Shooter
A 簡單來說“藍色時刻”是指太陽剛剛落下或升起前的一段時間,此時天空呈現(xiàn)飽和的深藍色。光線的不足導致云層呈現(xiàn)更暖的色調(diào)。
藍色時刻的拍攝時間最多也就持續(xù)半個小時,一旦天空徹底變黑,或者太陽升起后變得過亮,就會失去這樣的拍攝條件。這個時間段很適合拍攝壯美風光或城市景觀。

鏡頭校正
Q Lightroom中的鏡頭校正功能到底改變了什么?
Jon Reese
從某種程度上說,大多數(shù)鏡頭都需要校正光學問題,通常包括色差、暗角或畸變。而畸變分為桶形畸變或枕形畸變。如果不進行校正,這些畸變會影響照片質(zhì)量,因此Lightroom提供一個選項可以消除RAW文件中的畸變。當然,由于使用鏡頭的不同、不同照片之間也會各不相同,因此一刀切的校正方法是不存在的。
在Lightroom中,鏡頭校正功能會識別使用的鏡頭進行必要的調(diào)整以改善圖像質(zhì)量。該功能并不是萬無一失的,但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鏡頭的畸變。這個功能有可能無法識別最新發(fā)布的鏡頭,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在下一次軟件升級時會加入新鏡頭的校正配置文件。
推薦你在導入RAW文件時就應用鏡頭校正功能,不用在右邊的面板中找到鏡頭校正面板,然后手動應用鏡頭校正。如果覺得自動校正不夠好,還可以手動進一步調(diào)整,但在很多情況下只需要輕微的校正,自動調(diào)整就能解決。

數(shù)碼時代讓一切都變得如此簡單,可以先拍照再問問題。
過度拍攝
Q 我每次拍攝量大約有1500張,是不是太多了?
Shaun Hall
A 那可真不少,我很懷疑你按快門的方式!就我個人來說,偶爾一次我會拍攝這么多,但不是每次。
如果你一次就要拍那么多照片,我會問你幾個基本問題。每張照片都各不相同嗎?是否拍了一大堆看起來一樣的照片?之后你會刪掉大量這樣的照片嗎?你在拍攝時對于構圖和曝光考慮了多少?如果你的答案是“它們都差不多”“我確實刪了許多”,以及“很少考慮”,那你就要重視一下你的拍攝方式了。
我的建議是慢下來,在拍攝時考慮多一些。如果拍攝的是運動題材,可能需要進行一系列的連拍才能獲得想要的畫面,其他題材則可以用單張拍攝模式來減少拍攝的照片數(shù)量。
數(shù)碼攝影給了我們盡可能多拍的機會,而對于膠片攝影來說,受制于膠片的固有加工成本,這種拍攝量是永遠無法實現(xiàn)的。總體來說多拍是好事,因為這讓我們可以多嘗試,并從錯誤中學習,但同時也會讓我們變成狂熱的攝影師。依賴用數(shù)量換取出色的照片,而非使用合理的拍攝技巧得到我們想要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