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霞 張昊昱 張蒙蒙 萬軍
摘 要:本文敘述了電力行業建設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體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同時運用管理體系閉環管理“OPDCA”理念,提出電力行業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體系建設的一種方法,陳述了企業建立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體系的五個環節,為正確建立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體系指出了方向。
關鍵詞:ISO 55001;資產管理體系;風險管理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7.203
1 概述
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在資產密集型企業得到廣泛的應用。它將資產在企業流轉的全過程作為管理對象,以系統安全穩定為前提,優化資產管理流程為出發點,完善資產管理制度為保障,基礎管理信息化建設為支撐,在確保企業資產設備安全穩定的基礎上,著重提高企業全部資產的使用壽命及服務質量,降低資產的壽命周期成本,優化資產的投入產出率,實現企業資產在實物管理、信息管理、價值管理上的高效同步,確保電網資產數據準確完整,對于實現企業的發展戰略、為企業資產的保值增值及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
2 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體系建設的可行性與必要性
2.1 可行性分析
電力行業是屬于重資產密集型企業,實物資產的狀態與績效直接決定了電力行業的服務質量與經營績效,電網資產管理績效直接決定著整個公司的管理績效。運用ISO 55001資產管理標準及其相關理論,對電力企業的戰略目標進行分析,通過研究兩者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而得出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在電力行業應用的可行性。
國家電網公司于2008年開始了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工作的理論研究及其在國網各個省公司應用實踐的探索,并于2015年上半年完成了27家省公司和6家直屬單位的“成熟型”評價驗收。國家電網公司通過深化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資產管理水平顯著提高,管理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提升明顯,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體系已經取得以下成效: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理念方法理解深入人心;管理協同水平的顯著提升;提高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決策水平;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效益提升;推動公司資產信息化建設邁上新臺階;促進資產效能水平提升;促進企業經營業績的全面提升。
2.2 必要性分析
2016年8月8日,國務院印發了關于《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工作方案》(國發〔2016〕48號),該方案的“目標任務”章節明確提出了“能源成本進一步降低”。企業用電、用氣定價機制市場化程度明顯提升,工商業用電和工業用氣價格合理降低”,在“進一步降低企業用能用地成本”章節也要求“加快推進電力體制改革,合理降低企業用電成本。加快實施輸配電價改革試點。積極開展電力直接交易,放寬參與范圍,有序縮減發用電計劃,擴大市場化交易電量的比例。對未參與直接交易和競價交易的上網火力發電量,以及重要公用事業和公益性服務等用電,繼續實施好煤電價格聯動機制,合理調整一般工商業企業用電價格。簡化企業用戶電力增容、減容、暫停、變更等辦理手續,縮短辦理時限。”。為了響應國家的供給側改革,電網企業會面臨巨大的經營收入壓力;為了保證電網企業的經營效益,此時,資產投入端的精益化管理就顯得格外重要,以資產全壽命周期視角的成本管理,也變得必不可少。
3 資產壽命周期管理體系建設工作方案
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體系建設是一項長期的且復雜的工作,企業建設需要一套完整的理論方法及思路,下面主要介紹一種“OPDCA”(如下圖一)閉環管理及持續改進思路,建設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體系。“OPDCA”是借鑒國際國內已經成熟的“PDCA”,即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處理(action)循環管理的思路,并在其基礎上,增加“O”,是目標Objective,即在閉環管理的思路上增加多目標的要求,確保持續改進的方向進一步明確。
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體系建設按照“OPDCA”思路開展,就需要首先明確目標(O),電力企業做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體系建議預期目標,然后為實現該目標而制定相對應的策略和計劃(P),按照制定完成的策略和計劃去落實和實施(D),并針對實施計劃的過程進行監測和檢查(C),對問題進行整改,并提出持續改進(A),在改進的基礎上重新制定更高一層的目標,確保循環提升管理水平。下面就分目標階段(O)、設計階段(P)、實施階段(D)、評價階段(C)、改進階段(A)來介紹體系建設方法和理論。
3.1 第一階段:目標階段
企業建立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體系,幫助企業建立一個優化資產的管理系統,降低資產管理風險,持續改善績效和提高競爭優勢,提高企業形象和聲譽,得到利益相關方(投資人、監管者、外部機構等)的認可。
①提升企業整體的運營水平。通過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體系的建立,厘清各環節職責流程,統籌協同規劃計劃、采購建設、運維檢修、退役處置等資產全壽命周期的管理行為,實現資產在全壽命周期內安全、效能、成本的綜合最優,提升企業管理水平。
②樹立先進的電網規劃理念。強化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通用技術方法的學習,以壽命周期成本綜合最優為電網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開展電網戰略規劃研究,通過規劃計劃、采購建設、運維檢修及退役處置全過程的成本進行分析,在確保安全和效能的前提下,選擇投入最少的電網規劃方案,以提高電網規劃的科學性和經濟性,以及企業運營抗風險能力,促進現代配電網規劃技術從以安全技術為主導到以安全、經濟、技術、環境綜合平衡為主導。
③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文檔。在企業中,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體系的運行和改進需要一套完整的文件支持。文件應以流程為主線,將公司制度、業務記錄進行系統化整合,并按體系管理要求進行內容豐富和完善,提高體系的整體性和系統性;同時以資產管理體系協同性和基于風險的特點為導向,關注資產管理規范要求、技術方法在業務管控方面的體現,提高體系與業務融合程度。
3.2 第二階段:設計階段
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體系建設設計階段。包括體系的總體設計,其中包括決方面、執行方面、績效改進方面及基礎保障方面的設計,具體如下:
①體系的總體設計。制定總體設計方案,設計資產管理框架體系、管理要求及邊界、要求之間關系(資產管理手冊),工作重點明確主要工作設計方法和本期可重點改進的工作;明確體系架構構成、要求之間相關關系、要求的邊界。
②決策方面。開展資產現狀和資產管理現狀評價,明確體系改進方向和重點提升業務,制定資產管理目標,明確資產管理目標和指標值、層層分解,建立統籌的資產管理計劃。
③執行方面。梳理資產全壽命周期核心業務流程,完善流程之間銜接關系,實現實物、價值、信息三流合一;設計全壽命周期各環節重要提升點的方案。
④績效改進方面。開展資產的狀態監測,優化狀態監測管理;建立資產管理績效評價子體系,建立流程與績效指標銜接;制定合規性評價、內審管理方案,針對不符合,納入糾正和預防管理,開展管理評審,實現持續改進。
⑤基礎保障方面。完善資產管理組織架構,修編資產管理工作標準;建立資產管理培訓與人員能力管理標準;優化資產管理培訓管理;開展人員能力評價和加強外包管理;識別資產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完善修編資產管理標準制度;制定協同管理標準;梳理協同點,建立協同機制;建立溝通管理標準;建立資產管理風險管理標準;完善風險庫;優化應急管理機制;建立資產管理體系文檔管理標準;建立文檔結構及模板;建立記錄管理標準;加快數據治理,提高基礎數據質量,完善相關資產管理信息、資產記錄;優化資產管理分析評價、輔助決策支撐系統。
3.3 第三階段:實施階段
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體系運行,按照工作職責,落實體系設計階段的各項工作。首先,將體系設計階段的體系文件進行正式印發實施,落實資產管理體系文件的要求。在建立資產管理體系的基礎上,開展資產管理應用培訓。制定資產管理體系運行方案,相關部門和所有單位修編相關制度、管理辦法,推進資產管理體系的運轉。按照體系文件的要求,開展對應的資產管理工作,并對資產管理相關的過程記錄進行收集匯總,保留相關的佐證材料確保支撐資產管理活動的開展,監控資產管理體系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時解決。
3.4 第四階段:評價階段
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體系評價包含以下幾個環節:合規性評價、審核、管理評審、認證審核。
①合規性評價。主要是按照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體系規范要求建立資產管理體系合規管理機制,明確合規管理的責任部門、要求、方法、內容及信息,支撐資產管理的持續改進。識別法律法規、外部監管規定及相關要求,組織開展合規性評價,確保資產管理活動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上級要求和公司規章制度。
②內部審核。主要是按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體系規范要求,開展內部審核等公司內部審核評價工作,確保資產管理體系運行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③糾正預防。主要是針對資產管理運行過程中發現的不符合的處理階段,制定和實施糾正和預防措施,確保資產管理體系運轉的有效性。針對資產管理活動中發現的或潛在的不符合項,開展原因分析并制定措施,實施措施并跟蹤驗證效果,確保資產管理過程中發現的不符合都能得到閉環管理。
④管理評審。主要是由公司最高領導層參加,對資產管理體系運行的適應性、充分性和有效性進行評審,評審結果用于支撐公司戰略規劃的制定和調整,以及指導資產管理改進計劃的制定。管理評審的結果與企業戰略規劃相關聯,為企業最高管理層制定和調整戰略規劃提供依據。
⑤認證審核。由外部機構,對公司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工作實施效果進行評價,確定公司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水平,明確公司資產管理與國際資產管理要求的差距。
⑥復評價。由外部機構按固定周期對公司資產管理水平進行復查。
3.5 第五階段:改進階段
完成資產管理體系建設和評價后,根據評價小組的意見以及運行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制定資產管理提升計劃,并開展體系優化工作(如完善資產管理能力評價體系、資產管理信息全集整合等),并建立常態化的資產管理持續改進機制,確保企業資產管理體系的持續提升,同時為下一次公司目標的修訂提供基礎。
4 結論
通過研究運用“OPDCA”閉環管理思想,按照科學管理方法,建立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體系,避免企業在建設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體系過程“走彎路”,為企業正確建設和運行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體系奠定了基礎。電力企業運用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思想,在確保安全和效能的前提下,有效的降低成本,為電力企業應對體制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李云峰,張勇.國家電網公司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框架體系研究[J].華東電力,2010,38(08):1126-1131.
[2]馬釗.國際資產管理標準ISO 55000與PAS 55的分析與比較[J].供用電,2015(06):48-52.
作者簡介:齊霞(1983-),女,北京人,碩士研究生,高級經濟師,研究方向:電力工程造價管理、技術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