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飛
摘 要:在廣播發射中,天線是極為重要的一個組成,其應用情況直接決定著信號發射區域的范圍,同時對于信號傳播的質量也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簡而言之,天線質量直接決定電臺節目的清晰度與高效性。為了強化相關人員的認識,文章對中波廣播發射天線原理以及場區保護措施展開探究,希望能夠起到積極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中波廣播;發射天線;場區保護;廣播質量
在調查中發現,當前城市建設速度的提升,使得各種高層建筑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了城市之中,為中波廣播的搜索效果產生了一些負面化的影響,所以,要想更好解決這方面的問題,相關人員需要強化廣播發射天線原理的研究工作,提出有效的場區保護措施,強化中波廣播發射的整體質量。
1 中波廣播發射天線的原理
中波廣播發射天線在進行信號的發射時,所選擇的主要是垂直振子單桅桿拉線天線鐵塔的形式,這種構造不僅能夠取得較為不錯的絕緣效果,同時利用饋線,還可以對天調網絡與鐵塔底部進行連接。在地網上,可以敷設銅網結構,主要集中在鐵塔的中心,其深度要保持在1 m左右的范圍,這樣不僅能夠降低一些電流損耗問題,同時還可以對天線的輻射頻率進行有效地增強。
1.1 天線高度
在中波廣播發射的過程中,天線高度是影響天線效率、輻射功率的一個關鍵性因素。圓形的強水平方向圖,是中波天線應用中的常見輻射場,并且在研究中發現,天線的垂直方向,與其高度存在著一定的聯系。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當天線的高度保持在0.25~0.5波長范圍內,這個時候的地面波服務區屬于最大強場,在獲得較強輻射效果的同時,也可以避免一些高仰角輻射天波的干擾問題,可以取得最佳的信號傳播效果。在選擇上,工作人員可以選擇高度為140 m的鐵塔,以及高度為75 m的定型塔來進行中波臺的建設工作。在建設過程中,所依據的主要是頻段內容,使用75 m的定型塔,那么頻段需要保持在1 000 kHz以上,使用140 m的鐵塔,所應用的均是中低波段。
1.2 地網
地網是中波天線的另一個關鍵組成,其建設質量的好壞,將會直接對天線的運行效率產生影響。在對信號進行發射的過程中,主要是利用地網,以及周圍的大地來執行工作內容,電流回路是在發射中波天線的過程中出現的,地網需要發揮的作用,主要就是將天線的底層圓心設定為中心,利用輻射狀的形式,向四周進行信號傳輸。在地網材料的選擇上,可以選用銅導線和銅包線,并確保二者符合相關的應用規定。但是在進一步的調查中了解到,由于土壤的導電率較低,其在地表傳輸的過程中,信號損失會呈現遞增的狀態,進而使中波天線的應用效率不斷衰減,所以,在安裝中波發射架的時候,可以在干旱、半干旱的地區進行,并通過調研檢測的方法,確定中波在土壤中的損失情況,與此同時,還可以借助多安裝電網導線數量的操作手段,進一步強化天線覆蓋范圍的輻射效率。
在地表電流通過循環操作回流到天線底部之后,其仍舊是輻射的狀態,所以,一旦天線的高度落到地面上后,其地網底部會產生比較強大的低電流,進而導致整個地電阻的增大,反之,當天線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底部的電流也會隨之降低,低電阻也會越來越小。在建設中,工作人員需要注意,地網直徑要保持在1個波長范圍內,同時地網的建設,大約需要133 333 m2的場地,建設的同時,應該對科學發展觀念的內容進行落實,協調各個部門的土地使用情況。最后,在中波天線的場區范圍內,可以栽種一些形態低矮的植物,在強化土地利用率的同時,也可以強化城市的綠化效果。
1.3 中波天線的組成
在一般情況下,中波廣播發射天線所使用的主要是垂直振子單桅桿拉天線,其采用的是底部鐵塔絕緣,并且是利用饋線與天調網絡,與鐵塔的底部進行相互連接。在鐵塔的底部,用高度為0.8 m的圓形架,在土壤中構建起呈現輻射狀的銅網,即地網,其作用是降低大地電流的衰減,并對天線輻射的寬度、廣度進行提升。單塔天線需要在底部安裝饋電的垂直振子,將塔身作為其振子,利用絕緣拉繩、絕緣底座、鋼桅桿和相關的地網構建,在水平范圍內,盡管并不存在方向性的輻射問題,但是在垂直平面,且內部0°的角處,其輻射量可以達到最大,所以,天線、饋線和天調網絡,以及地網中的各項指標,對天線的覆蓋率、寬度以及使用效率,產生了直接的影響[1]。
2 中波廣播發射場區保護措施
2.1 保護中波天線
對于那些建在中波天線范圍內的樓房,其是否會對中波廣播的發射帶來影響,城市的規劃部門,以及相關的管理部門并不是十分的清楚。在調查中發現,針對中波天線的保護內容,一方面,保護條例作出了相應的說明,另一方面,從中波無線電波的傳播特性角度來進行說明,要求后續的樓房建設,應該盡可能遠離天線。
首先,對于鐵塔周邊250 m的范圍,管理人員不妨以起點仰角3°的距離范圍進行高層樓房的建設,但是在進一步的調查中發現,由于中波廣播波段的波長較長,且電磁波具有很強的繞射能力,其傳播的距離較遠,但是如果在靠近發射天線的附近區域,建設起一座高層建筑,那么將會對電磁波發出的輻射場型造成一定的破壞,而且當該高層建筑進入保護區后,建筑物會對電磁波的能量傳輸情況造成阻礙,弱化中波傳輸的繞射能力,并降低其有效的覆蓋率,這時,工作人員不妨根據中波電波的傳播形式,利用其地面波,借助菲涅爾區理論內容,對相關的知識點進行解釋。通過以收發天線兩點為交點的橢球空間區域,展開后續的研究內容。
其次,由于中波傳輸的距離相對較遠,且橢球區的形狀比較狹窄,可以將電波認為是沿地面傳播的狀態,電場在Y軸方向上可以等同于無變化的狀態。在傳播特性的分析上,主要需要考慮地形地貌、土壤導電情況、收發天線周邊建筑物距離和建筑物尺寸等內容,在研究中,尤其要針對周邊建筑物的情況,展開合理的計算與分析,根據相關的保護條例,可以得出建筑物與天線的距離要求是250 m,其起點仰角要以3°來進行計算[2]。
2.2 保護人身安全
在調查中發現,中波廣播發射天線的場區,會帶來一定的電磁污染,并對周邊民眾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相關研究數據顯示,天線250 m的范圍可以被劃分為波長為0.5λ的天線近場區,在這個區域內,電磁能量尚未構成輻射能,所以其不僅可以在電場、磁場間進行相互的轉換,同時還可以與天線發射的場源進行相互轉換,既有能夠從天線部位發射出去的電磁能,同時也有電磁能可以回到天線場源,它們主要是由空間密集分布的電荷,以及高頻電流感應所形成的強電場、強磁場,受電荷、高頻電流等內容的控制。
在天線附近區域,會產生較強的電磁感應場,這個場被稱之為是近區場,如果從電磁環境防護的角度進行分析,這個區域存在著較強的電磁污染問題,對人體會產生極為嚴重的危險,所以,在相關規定中,這個區域內是禁止生活、工作的,并且國家的相關環境衛生指標中,也明確指出不能在強電磁波輻射環境中長期居住。在相關的規定中,對于中波環境電磁波容許輻射強度標準的規定氛圍以下幾個等級:一級標準屬于是安全區,其容許的場強小于10 V/m;二級標準屬于是中間區,其容許的場強小于25 V/m,在這個范圍內生活、工作的人群,不會受到任何有害影響。在中間區的范圍內,可以進行工廠、機關的建造,但是不允許進行住宅、醫院和學校的建設。
在對當前中小功率的中波發射臺的配置情況進行了解后發現,安全區的計算公式,可以用的內容來表達,在公式中,E所代表的是安全區與發射區的距離;P所代表的是發射機功率;G所代表的是天線的增益情況;F代表的是地面衰減系數。根據公式內容可以分析出,對于居住地的選擇,應該要盡可能遠離發射塔,這樣對居民身體造成的傷害才能更小[3]。
3 結語
總而言之,在對中波廣播發射天線的工作原理以及傳播特性進行分析后了解到,這項技術在未來的社會發展中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不僅關系到黨和政府宣傳工作的落實情況,同時對于民眾公共服務質量的提升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相關人員在具體的工作中,應該要正確處理中波廣播傳輸覆蓋與城市建設之間存的矛盾,結合城區發展的實際情況,以保護民眾正常生活為基礎,幫助相關部門做好合理的規劃,從根本上為城市建設以及廣電發展預留相應的空間,對雙方的基礎利益作出切實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宮艷峰.中波廣播發射天線原理與場區保護[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7(4):38.
[2]徐春熠.中波廣播發射天線原理與場區保護[J].西部廣播電視,2015(2):163.
[3]李克林,李思思.中波廣播發射天線原理與場區保護[J].西部廣播電視,2014(12):13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