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紅
【摘要】目的 對脾腎陽虛型糖尿病腎病應用金匱腎氣丸加減治療的效果及對腎功能的影響進行探討。方法 選取82例脾腎陽虛型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分析,給予金匱腎氣丸加減治療治療者設定為觀察組,給予常規治療者設定為對照組,每組41例患者。結果 治療總有效率方面,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為:97.56%、75.61%,腎功能指標(24小時尿蛋白定量、內生肌酐清除率Ccr、24小時UAER)方面,治療后,觀察組的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對脾腎陽虛型糖尿病腎病患者應用金匱腎氣丸加減治療,可有效改善腎功能,方案療效顯著,有進一步推廣的價值。
【關鍵詞】脾腎陽虛型;糖尿病腎病;金匱腎氣丸;腎功能
【中圖分類號】R289.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2..02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人口人均壽命延長,以及人們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的改變,糖尿病的患病率呈現逐年上升,而且上升態勢十分明顯。在糖尿病患者治療過程中也發現,隨著患者生存時間的延長,治療方法的不斷改善,導致的腎臟及其它并發癥也增加。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的嚴重并發癥,也是糖尿病引起的一種慢性并發癥,其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性與嚴重最大,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變表現之一。其最顯著的臨床特征為蛋白尿,對腎功能漸進性損害,從而導致出現高血壓,水腫,晚期出現嚴重腎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發病時,患者的典型特征是腎小球病變,病變不斷進展,導致尿白蛋白排出量增加,使得損傷越來越嚴重,如果治療不及時或效果欠佳,極有可能發展為終末期腎病,增加治療難度,影響患者的預后[1]。據統計,糖尿病腎病的發病率高達30%,為探討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案。本組實驗特意選取82例脾腎陽虛型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分析,旨在為患者提供一個
安全性高,可行性高的方案。現將具體結果報道
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間收治的脾腎陽虛型糖尿病腎病患者共82例進行臨床分析,將其隨機分組,給予觀察組患者實施金匱腎氣丸加減治療,該組41例患者中,女和男分別:19例,22例,平均年齡為(54.13±0.62)歲,平均病程為(3.15±0.24)年,給予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治療,該組41例患者中,女和男分別:18例,23例,平均年齡為(53.48±0.57)歲,平均病程為(3.09±0.26)年,所有患者的基本資料具有可比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腎病診斷標準,且24小時尿蛋白定量超過500 mg;均存在乏力、小便不利、便溏等癥狀,符合《中西醫結合糖尿病診斷標準》脾腎陽虛型診斷標準;排除標準:合并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者,惡性腫瘤疾病者,血液系統疾病者等。
1.3 方法
對照組:常規西醫治療,包括降壓、降糖、消腫等,藥物有洛丁新、格列美脲、阿卡波糖、門冬胰島素等。此外,結合患者的病情具體處理。
觀察組:金匱腎氣丸加減治療,組成方:山藥20 g,黃芪30 g,枸杞子20 g,牛膝15 g,丹參30 g,澤瀉30 g,熟地黃20 g,當歸20 g,肉桂9 g,車前子15g,山茱萸15 g,益母草20 g,大黃15 g(后下)、制附子(先下)9 g,用藥時,依據患者癥狀嚴重程度加減,煎熬后每日1劑,連續治療1個療程(28 d)。
1.4 療效評判指標
顯效:患者癥狀積分減少幅度超過70%,乏力、小便不利、便溏等癥狀明顯改善。有效:患者乏力、小便不利、便溏等癥狀有所緩解,癥狀積分減少幅度在30%~69^%。無效:患者癥狀積分減少不足30%,臨床癥狀無變化或加重。此外,觀察兩組24小時尿蛋白定量、Ccr、24小時UAER,詳細記錄相關數據并比較,評估方案的應用情況。
1.5 統計學分析
實驗收集到的數據采用SPSS 20.0專用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并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對比兩組腎功能變化情況
治療前,觀察組的Ccr為(29.62±2.06)、24小時尿蛋白定量為(624.65±4.21)、24小時UAER為(71.28±0.54),治療后,觀察組的Ccr為(42.32±2.08)、24小時尿蛋白定量為(140.21±2.37)、24小時UAER為(38.19±0.48),治療前,對照組的Ccr為(28.97±2.11)、24小時尿蛋白定量為(627.62±4.35)、24小時UAER為(71.69±0.61),治療后,對照組的Ccr為(34.19±2.14)、24小時尿蛋白定量為(284.62±2.35)、24小時UAER為(50.11±0.47),治療后,觀察組的各項腎功能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
2.2 對比兩組治療效果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7.56%,其中顯效者22例,有效者18例,無效者1例,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5.61%,其中顯效者10例,有效者21例,無效者10例,兩組對比,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糖尿病腎病是由不同病因與發病機制引起體內胰島素絕對與相對不足以致糖蛋白質和脂肪代謝障礙,而以慢性高血糖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全身性疾病。現代醫學研究,認為糖尿病腎病的發病與腎小球硬化有密切的關系,此外,高血糖致代謝紊亂,遺傳等因素也參與到發病中,目前,臨床以降血糖,降血壓治療等為主,結合患者的癥狀聯合用藥[2]。雖然有一定的療效,但方案可行性不高,且患者易出現各種不良反應。所以,對脾腎陽虛型糖尿病腎病應用中醫方法治療已經成為新的臨床方向。
中醫研究,認為糖尿病腎病屬于“消渴”、“虛勞”范疇,發病與患者機體陰陽失衡有絕大的關系,尤其是腎陽虛[3]。故患者在臨床上的癥狀是乏力、便溏、肢體水腫等,治療要以溫補腎陽、利水滲濕為主,平衡陰陽,全面調節機體。本組實驗對觀察組實施金匱腎氣丸加減治療,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其中方中,山茱萸具有補益肝腎的作用,制附子具有散寒助陽的功效,牛膝可補肝腎,利尿;山藥可生津補腎;黃芪可增強機體免疫力,益肝[4]。當歸可養血安神,保肝。枸杞子主要增強免疫力,滋補肝腎等[5]。益母草主要功效是清熱解毒等,多種中草藥混合可盡快改善癥狀,達到滋補肝腎,標本兼治,溫經助陽的效果。結合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的24小時尿蛋白定量、Ccr、24小時UAER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說明觀察組患者的腎功能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方案可行性高。此外,治療總有效率方面,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為:97.56%、75.6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說明:金匱腎氣丸加減治療脾腎陽虛型糖尿病腎病的療效更顯著,方案推廣意義大。
綜上,臨床對脾腎陽虛型糖尿病腎病患者應用金匱腎氣丸加減治療,可有效改善腎功能,方案療效顯著,有進一步推廣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建秋,李雪鋒,張 琦,等.金匱腎氣丸對脾腎陽虛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癥狀態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5.11(8):723-724.
[2] 張 盈,陳紅波,何靈芝.糖皮質激素受體DNA甲基化對脾腎陽虛型原發性腎病綜合征患者激素敏感性的影響及“加減金匱腎氣丸”干預作用的研究[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23(5):340-344.
[3] 朱 琳,趙旭濤.糖尿病腎病中醫發病機理與治療原則探析[J].中醫學報,2015,14(7):969-970.
[4] 孟憲杰,常紹菊,曹麗慧.西格列汀聯合金匱腎氣丸對2型糖尿病伴心腦血管病變患者血清Hcy、纖維蛋白原及細胞炎癥因子水平影響研究[J].遼寧中醫雜志,2017,13(4):800-803.
[5] 賀建軍.金匱腎氣丸加減治療脾腎陽虛型糖尿病腎病的療效及對腎功能的影響[J].四川中醫,2016,24(6):84-86.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