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薇
駢賦一體,流布甚廣。所以稱美者,在駢字行文,本契陰陽之理;而擇辭于巧,亦符聲韻之需。作駢賦,除文章之“精氣神”外,猶重駢句行文功夫,再如章法句式等等,莫有疏其一而敢謂至于臻者。古來駢賦名家,亦皆文章巨匠。其中難度,可想而知。
今觀劉能英之《南漳賦》,氣脈流暢,精神高格,通篇充盈昂然向上之氣,讀來使人精神一振。文章立骨,在于擇材精微。此篇之中,自上下數千年來,細裁浩瀚典史,用心于擇微選義,凡關乎南漳淵源,人文要事,皆一一打磨,使明珠串以絲繩,之后理順而章成。如此筆法,正是老練。雖立足于頌揚基調,但因選材功夫,所言有據,兼而字詞通達,故并無空洞乏味之虞,立骨上乘,正是此處。
而于技巧章法,以開篇總攬,分段鋪墊,回尾護題之老道手法行文。如此結構,本是文章要素。尤其開篇,以地理位置做引,再輔以人文典故并風光景物,使讀者隨其文思,如漫步南漳數千年煙云之中,回看顧往,清晰而不繁瑣,深得總領之旨。
再后之分敘段,融歷史事件、名勝景觀于一爐,再兼以恰時而發之旁筆慨議,有略有詳,可圈可點。更難得是對現代南漳之建設成果,有濃墨重彩的描述,正如其賦所語——“史志三千言,重書錦繡;金漳八百里,再現崢嶸?!泵枋霈F代事物,最考用字功底,其中如此類駢句猶是難上加難。而此篇之中,用字通俗而不流俗,雖淺易而無鄉俚之語,如此則便于理解與流傳,亦足見作者遣辭之用心。至于尾結部分,則行回護之法,與通篇格調絲絲入扣,以“對此宜居宜旅之城,理當為政為民而喜”之語,做全篇總結收束,讀至斯處,惟當隨其慨然而已。
而于駢字煉句,本是駢賦特色,此篇深得個中三昧。除排比句外,其余駢句,大多對字工嚴,于誦讀節奏點上,其用字聲調不亂,隔句皆用馬蹄聲律,如此誦讀,遂使文章聲氣盡開,抑揚頓挫之味得矣。句式使用亦見匠心,“壯緊長隔漫”諸般皆有,且調度合理,遂無單調乏味之感,亦暗合文章氣韻所需。而用韻在平仄相間,亦是正法。
人謂“無精警不成佳篇”,此賦之中,可謂精句甚多,如“波紋漾漾,水融旭日以流金;花影層層,露浥群嵐而煉色?!薄案栾w古鎮,傳九域而余音;玉潤南漳,歷千秋而凝魄?!薄澳恳凭爱悾t豆杉陰蘙陽臺;暮合煙生,銀杏樹香分月榭?!薄笆分救а?,重書錦繡;金漳八百里,再現崢嶸。”等等,皆可謂一時之佳句。見于哲理,亦彰其才氣。
總而言之,此篇《南漳賦》,貴在取法端嚴,筆調有蓬勃向上之氣。特點在用字通俗而清白,易明不澀?!坝脤こW肿鞯溲盼摹保思词且?。至于章法技巧,駢對煉句,諸般功夫,亦非尋常。觀當今城市賦作,此當為佳品而無愧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