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勇
“外阜投資方看中的不僅僅是我們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環境,更關注的是我們越來越開放的投資環境和營商環境。”丹江口市委統戰部魏部長在全市重點招商項目工作推進會上介紹如是說。
2018年伊始,這座漢江之畔的小城迸發出勃勃生機,以1個省級、16個十堰市級重點項目和丹江口市“七件大事”為發力點,突出區域優勢產業抓經濟建設,先行引進了“一園一路一中心”等一批符合環保政策、帶動產業升級、促進就業創業的惠民工程,全市50名市級領導干部擔任重大項目“首席服務官”全流程服務包聯項目。數據顯示,2018年全市在建項目137個,投資規模393億元。其中,一季度,未來物流園、市民文體中心、漢江新天地和鹽官路等17個市級重點建設項目,投資總額34億元。在這份充滿活力的成績單上,清晰烙印著稅收的印跡。
水潤中國心,做客丹江口。丹江口人民以“中國水都”之美譽,歡迎天下賓客;丹江口市國稅部門以“上善若水”之情懷,創優稅收營商環境,為藍天綠水青山、宜居宜業宜旅的丹江口引鳳筑巢。
丹江口市國稅部門將優化稅收營商環境作為稅務機關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大局的有力抓手,持續深化稅收“放管服”改革,精鑄“潤服務”品牌,把稅收服務做成源頭活水,使稅潤服務細水長流,向外部展現出了開放、包容的稅收營商環境。
“協助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為發展經濟出謀劃策,當‘稅參謀’、管‘錢袋子’、出‘好點子’,是稅務部門的責任擔當,要全力與市直相關部門協同配合,為地方經濟發展‘開財源’打下好的基礎。”該局負責協助政府招商引資的丁再先副局長認為,“‘開源’是經濟與稅收和諧發展的共贏之道。”招商立項前期,結合政府招商項目,做好稅收預測分析,為地方政府進一步優化招商項目和科學決策提供重要依據。項目開工之后,專業稅收服務團隊實時跟蹤重點招商項目,定期向政府和招商引資主管部門通報企業情況,提供投資項目成果轉化的“第一手信息”。2017年,該局為地方政府成功引入江蘇興化熱處理工業電爐項目、無錫“飛地”經濟項目和湖北三環汽車電器有限公司產品資金回投等3個重點項目。
藍天白云綠水青山掩映下,農夫山泉150萬噸飲料及飲用天然水生產線、圣偉屹智能制造創業孵化園、漢江軍民融合研究院研發基地、丹江口南站高鐵小鎮等重點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設當中。如何服務好、保障好重點項目建設?丹江口市國稅部門立足工作實際,不遺余力為項目建設單位“護航”,暢通“綠色通道”主動為重點項目提供VIP式“一對一”個性化服務,提供辦證、認定、領票、申報、繳稅等一系列“流水線”辦稅服務和“套餐式”稅收政策咨詢宣講輔導服務。今年4月1日,又推出便民辦稅“重器”,進一步減輕納稅人辦稅負擔,全面實施144項“最多跑一次”和81項“一次不用跑”涉稅事項。從“馬不停蹄跑斷腿”到“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廣大納稅人實實在在感受到稅務部門深化“放管服”改革帶來的便利、迅捷、智能的辦稅體驗,納稅人滿意度不斷提升,社會各界認同感不斷增進。新時代新稅貌,便民辦稅春風已然成為四季風。
好的營商環境與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密不可分。丹江口市國稅局深度參與推進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積極倡導“以稅治信”,為構建良好的稅收營商環境提供基礎信用支撐。通過“涉稅信息共享平臺”與涉稅部門信息共享、共同治稅,建立信用“紅黑名單”制度,加大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力度,實現納稅信用與社會信用“聯動管理”。連續3年與市地稅局聯合開展納稅信用等級評定,推選AB級納稅人1500余戶;不斷創新拓展“銀稅互動”合作范圍,累計為誠信納稅企業融資逾2億元。
“共塑營商好環境、共建美麗好家園、共享發展好成果,助力丹江經濟高質量發展,是我們丹江口市稅務人的不懈追求。”丹江口市國稅部門的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