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濤
有人說,夜讀是心靈的旅行。當心靈孤獨時,讀書可以釋懷,可以排憂。在漫長的冬夜,當你沏上一杯濃濃的香茶,靜坐于書房中,在柔和的燈光下細細品讀自己心儀的書籍,淡淡的書香,就會讓你悠悠的思緒穿越時空,忘卻生活中的種種失意和不快,磨礪心靈使之一片湛藍。
古往今來,流傳不少經典讀書名句,激勵世代人發奮圖強。如顏真卿有:“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蒲松齡有:“性癡,則其志凝:故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無成者,皆自謂不癡者也。”蘇軾認為,“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故愿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而大思想家朱熹認為是:“看文字須大段精彩看,聳起精神,豎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劍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須要透,擊其首則尾應,擊其尾則首應,方始是。不可按冊子便在,掩了冊子便忘。”到清朝,戴震有:“學貴精不貴博。”“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是畫家鄭板橋的名句。鄒韜奮認為,“無所不能的人實在一無所能,無所不專的專家實在是一無所專。”周恩來卻建議:“加緊學習,抓住中心,寧精勿雜,寧專勿多。”因此,“讀書也像開礦一樣,沙里淘金”(趙樹理),“智者閱讀群書,亦閱歷人生”(林語堂)。
古有車胤囊螢夜讀的傳說。車胤是東晉的大臣。兒時,常常無錢買油點燈夜讀。白天他耕作,晚上讀書。一個夏天的晚上,他正坐在院子里摸黑背書,見到許多螢火蟲在空中飛舞,像許多小燈在夜空中閃動,心中不由一亮,他立刻捉住一些螢火蟲,把它們裝在一個白布袋里,螢光就照射出來。車胤在夏天每夜就用這個方法來讀書。車胤由于長年累月地日夜苦讀,長大后終于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宋有范仲淹夜讀,范從小死了父親,家境十分困難,上不起學,只好寄住在親戚家里讀書。范仲淹知道自己能有機會讀書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就不分白天黑夜地苦讀。他的生活很苦,吃不飽,穿不暖,但是他從來沒有叫苦。范仲淹自己規定,每天要讀多少頁書。冬天的晚上,屋子里沒有生火,呼呼的西北風從門縫里直吹進來。范仲淹又冷又困,可是他依舊堅持要讀完當天該讀的書。他凍得受不住了,就站起來活動活動手腳;困得支持不住了,就用冷水洗一下臉。一直讀到深夜,他才睡覺。可是等到天一亮,他又趕緊起床,開始讀第二天的書了。這樣艱苦的學習生活,范仲淹一直堅持了十多年。
古人說:“行萬里路,讀萬卷書”,這是讀書的最高境界。唐代詩人盧照鄰在《長安古意》中曾寫道:“寂寂寥寥楊子居,歲歲年年一床書。”道出了讀書的樂趣;北宋文學大家歐陽修的“馬上、廁上、枕上”的讀書法,至今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在古代,一個人即使已經當了大官,功成名就了,仍然要勤學不懈。宋朝的趙普做到了掌理皇帝文書的中書令,白天處理國政,晚上仍然不忘讀論語。古人讀書,有些是為了參加科舉考試,希望考中進士,求得一官半職,而趙普已經做了那么大的官了,為什么還要讀論語呢?有一天晚上,宋太祖趙匡胤因為有國家大事,要和趙普商量,因此駕臨趙普家中。看見趙普正在讀論語,太祖很訝異的說:“論語小時候就讀過了,為什么現在還讀它呢?”趙普回答說:“論語中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以前我以半部論語助您平天下,現在以另外半部論語助您安天下。”一代偉人毛澤東更是讀書的模范。幾十年來,毛主席一直很忙,可他總是擠出時間,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來看書學習。他的中南海故居,簡直是書天書地,臥室的書架上,辦公桌、飯桌、茶幾上,到處都是書,床上除一個人躺臥的位置外,也全都被書占領了。這些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偉人尚且如此虛心好學,何況我們普通人,怎能不更加勤學呢?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曾說過,“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我做為凡人,確有夜讀的習慣。小時候家里窮,沒有閑余的錢買書,往往借一些小人書在昏暗的小煤油燈來看,有《格林童話選》《楊家將》《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西游記》等,那時的繪畫及改編又謹慎又敬業,不改原著,不夸大繪畫,每一本一般都截取回目中的幾個字或一句話,使我最初對這些故事有點了解。上了中學,我便在業余時間泡書店。每到周末,我很少回家,一大早便溜到縣城的新華書店里,沒錢買書,只是在書架旁亂翻。隨便翻翻,即便不能整本書閱讀,偶見一朵“鮮花”,便細細把玩,甚是快意。有時候,看得呆了,過了時間,往往被工作人員訓斥。到了大學,我的四點一線就是宿舍、教室、餐廳、圖書館。在圖書館里,我博覽群書,盡情享受中華民族智慧與思想的盛宴,一部部歷史典籍,把塵封的古人古事再現于我的眼前;一部部哲人的著作,如利斧敲碎了閉塞我心智的堅冰……每天晚上,都是第一個來,最后一個走。到稅務部門工作以后,當別人沉溺于商賈、宴飲、搓麻、歌舞時,我卻躲進那溫馨的書屋,看“金戈鐵馬、大漠孤煙”,聽“小橋流水、紅杏江南”,觀“秦時明月、漢時雄關”,賞“盛唐歌舞、元曲宋詞”,幾千年的風霜雪雨便會紛至沓來,真所謂夜讀一更書,跨越五千年,這就是古人常說的靜思破壁吧!
“饑讀之以當肉,寒讀之以當裘,孤寂而讀之以當友朋,幽憂而讀之以當金石琴瑟”(南宋詩人尤袤)。羅曼·羅蘭說:“從來沒有人為了讀書而讀書,人們是在讀書中發現自己,聯想自己,檢查自己,提升自己。”我以為,如此心靈旅行之夜是人生修養的必然功課,亦是學習寫作修煉文字能力的必修功課。夜讀是充實的,它使我讀明世間哲理,讀懂萬物奧秘,尤其是使我在稅務文秘工作崗位上如魚得水,游刃有余,時有暫獲。我想在這個日新月異、網絡信息技術日益升溫的時代,知識浩如煙海,作為稅務人都要重視讀書,要通過多讀書、讀好書,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思想覺悟和品德修養,以適應日益繁重的稅收工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