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峰
2017年,某國稅局在對A企業開展納稅輔導時,通過查閱年度損益表,發現其“財務費用”欄目發生額很小,有的年份甚至還為負數。究其原因,系A企業收取甲供應商購貨返利款時直接沖減財務費用所致。
該企業業務發生時,賬務處理如下:2015年1月15日,收到甲供應商紙箱一批,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金額52萬元,稅額8.84萬元,紙箱已驗收入庫,并以銀行存款支付貨款:
借:包裝材料 52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88400
貸:銀行存款 608400根據A企業與甲供應商的采購合同約定,甲供應商每季度按價稅合計金額5%的比例向A企業返利,4月2日,甲供應商按照合同規定,通過銀行存款支付一季度返還利潤30420元,甲供應商未提供任何形式的發票,財務處理為:
借:銀行存款 30420
貸:財務費用 -30420
經查發現,A企業2013年至2015年期間,甲供應商累計向A企業供貨31570687.80元(含稅金額),通過供應商返利的方式,累計沖減財務費用1578534.39元,其增值稅未作任何處理。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商業企業向貨物供應方收取的部分費用征收流轉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4]136號)規定,對商業企業向供貨方收取的與商品銷售量、銷售額掛鉤(如以一定比例、金額、數量計算)的各種返還收入,均應按照平銷返利行為的有關規定沖減當期增值稅進項稅金,不征收營業稅。按照文件規定,A企業2013年至2015年期間需要轉出增值稅229359.70元,調減以前年度企業所得稅57339.92元。A企業應作以下賬務處理: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229359.7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229359.70
借: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57339.92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57339.92
1.銷售方(甲供應商)的合理處理方式。《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確認企業所得稅收入若干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875號)第(五)條規定,企業為促進商品銷售而在商品價格上給予的價格扣除屬于商業折扣,商品銷售涉及商業折扣的,應當按照扣除商業折扣后的金額確定銷售商品收入金額。債權人為鼓勵債務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付款,而向債務人提供的債務扣除屬于現金折扣,銷售商品涉及現金折扣的,應當按扣除現金折扣前的金額,確定銷售商品收入金額,現金折扣在實際發生時,作為財務費用扣除。
以甲供應商與A企業2013年至2015年期間發生的31570687.80元(含稅金額)購銷業務為基礎,甲供應商該項業務承擔了增值稅銷項稅額4587193.95元。其在銷售產品和返利時的賬務處理為:
借:銀行存款(應收賬款) 31570687.80
貸:主營業務收入 26983493.85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4587193.95
借:財務費用 1578534.39
貸:銀行存款 1578534.39
如果甲供應商改變與A企業結算和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方式,在銷售貨物時將返還以折扣的形式,直接沖減對A企業的應收款,并在同一張發票上注明開具。
借:銀行存款(應收賬款) 29992153.41
貸:主營業務收入 25634319.15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4357834.26
2.購貨方(A企業)的正確處理方式。如果收到甲供應商按全額31570687.80元(含稅金額)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及結算返利時的賬務處理為:
借:包裝材料 26983493.85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4587193.95
貸:銀行存款 31570687.80
借:銀行存款 1578534.39
財務費用 -1349174.69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229359.70
如果收到甲供應商在同一張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貨物含稅金額31570687.80元,折扣1578534.39元,實際應收金額29992153.41元時,其賬務處理如下:
借:包裝材料 25634319.15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4357834.26
貸:銀行存款 2999215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