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玥(四川藝術職業學院,四川 成都 611131)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信息化的發展,插畫創作進入了數字繪畫時代,統稱CG插畫。CG的全稱是“Computer Graphics”,意思是計算機圖形,亦可譯為“數碼藝術”。它利用計算機繪制、處理圖形圖像,是一種科技與藝術相結合的產物。CG插畫能實現很多紙上無法實現的特殊繪畫效果,極大的豐富了插畫的表現形式。同時,CG插畫所具有的創作效率高、成本低、儲存方便、傳播快捷等諸多優勢,讓越來越多的插畫藝術家選擇并且逐漸習慣于使用數碼繪畫工具進行創作。以商品經濟為載體,逐漸深入到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各個角落。時至今日,在短短20年間CG插畫就基本替代了傳統紙質手繪插畫的地位,成為了商業插畫創作的主流方式,“活躍”在影視、動漫、游戲、廣告、設計等諸多領域,幾乎覆蓋了所有的視覺藝術創作,市場需求巨大、前景廣闊。從1998年美國、英法、日本、韓國等正式提出CG產業一詞,CG插畫發展的腳步就從未停滯。并且基于地域文化的不同而衍生出了各自不同的風格、特色。美國的CG插畫風格寫實,喜歡繪制幻想題材,其扎實的功底讓人贊不絕口;日本的CG插畫相對平面化紋樣化,其動漫插畫享譽全球;韓國的CG插畫畫面唯美,顏色簡單明快,讓人耳目一新……這些CG插畫大國誕生了許多國際知名的CG插畫大師。他們的作品從題材、造型到色彩各具特色,讓人印象深刻。那中國的CG插畫呢?如何展示自己獨特的魅力,在國際上發出自己的聲音?
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插畫家們都是通過計算機、數位板和相關電腦軟件作畫。技術、技法趨同,更多的是一個熟練的過程。不得不說全球化有時是一把雙刃劍,在交流發展的同時也逐漸模糊著各國藝術的民族性。“數字藝術”““““““數字藝術,當數碼技術難以成為區分CG插畫的標識時,想要在一體化的洪流中抓住機遇,迎風而上占據一席之地,勢必還是需要著眼“藝術”。而藝術的發展從來離不開文化的土壤。由此可見,中國的CG插畫想要在國際上發出聲音,展現獨特的藝術魅力,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仍是永恒的課題。
我國的CG插畫行業起步較晚。那時歐美、日韓的CG插畫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體系,占據了大部分市場。因此,我國的CG插畫在起步時就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模仿借鑒的確是一種快捷的學習方式。但與此同時,如果一味模仿則會失去自己的特色。我國CG插畫的發展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在市場經濟的壓力下,我國的CG插畫風格混亂,缺乏特色形不成體系,社會認知度不高。當然,CG插畫師們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并且不懈探索著我國CG插畫的民族化道路。同時也涌現出了一批如張旺、翁子揚、伊吹五月等以中國古風而聞名的CG插畫家,畫風極具民族特色,辨識度高,市場反響熱烈。但是,古風插畫就能完全代表中國CG插畫的主流,可以像國畫在繪畫藝術領域作為中國繪畫的名片一樣在CG插畫市場上代表中國嗎?這話可能誰也不敢說。更何況國畫亦又分為水墨、重彩、淺絳、工筆、寫意、白描等,表現題材更是涵蓋人物、山水、花鳥、魚蟲等等多種多樣。而古風插畫的風格和表現題材相對單一。它只是插畫民族化道路中的一個分枝,一次成功的嘗試。美國的CG插畫種類繁多,各種出版物層出不窮。但這些作品卻并沒有失去共性和地域特色。日本的CG插畫亦是如此,造型風格獨樹一幟辨識度極高。反觀我國的CG插畫,如要概括其畫風、特色,仍然難以界定。也就是說近年來我國CG插畫雖然處在日新月異的高速發展中,也涌現出了不少知名的CG插畫師。但市場風格混亂缺乏特色的問題仍然存在,想要構建出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并被世界市場接受,成為CG插畫的大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國古代有著“無線者非畫也”的說法。線是中國繪畫造型的支柱。它雖然不是中國繪畫所獨有的,但是中國的線藝術卻擁有獨特的藝術審美情趣,與西方繪畫用線有著本質的區別。中國繪畫用線它并不是完全客觀的描摹對象的輪廓或紋理。它既有塑形的作用,卻又在上千年的發展中掙脫了“形”的羈絆,超越了造型這項線的基本功能,強調意向的表達和精、氣、神的傳達,兼具表形和達意,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例如以書入畫,書畫同源就是中國畫和線藝術的一大特點。“骨法用筆”,就是當時對書、畫的共同要求。“骨法”是力度與結構的關系。用流暢、自如的筆法,明確而肯定的描繪物象的形態結構、質量體積,從而表現出線的韻律美。中國繪畫尤重線條,不同的用的筆方法賦予了線不同的神韻和內涵,表現豐富,靈活多變,具有“舞動”的韻律。
從線藝術的產生,到形成完備的“線語言”體系,中國的線藝術始終是在民族文化的土壤、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隨著社會發展的潮流變遷,從中汲取養分,又反過來促進文化的交流與碰撞。在上千年的并行交錯中建立了完善的體系。這在世界畫壇中極為難得。可以說線藝術本身就是中國繪畫與民族文化、精神的代表,是中國繪畫的選擇與靈魂。
線是所有古代文明繪畫藝術的共同選擇,是人類繪畫藝術的起源。直至今天,在造型、繪畫藝術中,線稿的地位也始終不曾動搖。在CG繪畫中,無論是插畫、原畫、造型設計,線都是最基本的造型手段。用線造型是每個插畫設計師都必須掌握的技能。但是,這種線已經不再是之前所說的中國傳統繪畫中那種“氣韻生動”的線了。現代CG插畫設計師們勾勒出的線條更接近西方繪畫中的用線,只是單純為了塑形而存在。中國繪畫的用線藝術并沒能在CG插畫中傳承下來,這無疑讓人遺憾。中國獨特的線藝術與它的繪畫工具——毛筆休戚相關。中鋒、側峰、藏鋒、露峰、順峰、逆峰;提、按、頓、挫、轉、折、快、慢;渲、刷、擢、點、畫、拖、勾……毛筆的運筆、用筆、筆鋒的不同產生了那些剛柔并進,如舞蹈般靈動飛舞的線條,呈現出獨特的形式美感。而當今的插畫師們,絕大多數從學習繪畫開始就是用鉛筆、勾線筆一類的硬筆來進行創作,會用毛筆的寥寥無幾。而硬筆在造線能力上完全無法和柔軟的毛筆相比。少了毛筆線藝術的感染力自然要大打折扣。但是,無論是傳統繪畫還是毛筆都無法適應現代商業插畫的發展和市場需求。因此,在線的運用上,絕大多數插畫師們便順其自然的選擇了西方的,或者說一種更“國際標準化”的用線方式。中國獨特的線藝術便沒有在插畫藝術中傳承下來。
可是,近年來CG插畫的出現和興起代替了原有的手繪插畫成為了商業插畫的主流。而如今的電腦技術已經完全可以輕易模擬出各種傳統繪畫的表現形式。如水彩、水粉、水墨、油畫等效果,這些繪畫方式都預設在了電腦程序中,我們只需選擇合適的計算機軟件,調用 出我們需要的繪畫表現方式,接下來照常繪畫便可。雖然,不同的繪畫方式也需要插畫師們學習、熟悉一些相關的應用技巧。但這只是一個熟悉技能的過程,往往數月便可基本掌握。和傳統繪畫,如國畫需要從握筆、運筆開始慢慢練起,數十年如一日的打磨實在是有著天壤之別。電腦會根據我們的設置自動呈現出相應的繪畫效果。國畫、水彩、油畫,鉛筆、鋼筆……不僅僅是筆觸效果,還有各種紙張、紋理效果同樣可以逼真的呈現。甚至我們還可以將各種不同的繪畫表現效果進行組合和疊加,創造出更多豐富的樣式。CG技術讓插畫家們體驗到了什么叫做“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這正是CG插畫藝術的魅力所在。
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國獨特的線藝術完全有條件在CG插畫中傳承下去。事實上,這些獨特的用線方式在CG插畫領域中并非全無蹤跡。部分古風插畫在用線造型上就有借鑒高古游絲描、蘭葉描、釘頭鼠尾描這些白描中的線描畫法。由此可見,線藝術在CG插畫創作中完全能夠找到新的生命力。將傳統的線藝術融入到CG插畫的技術手段中,既可以賦予線藝術新的生命力又能滿足CG插畫民族化的需求。以線藝術形神兼備的獨特魅力帶動中國CG插畫走向世界,參與世界文化交流是一條值得我國CG插畫師嘗試、探索的道路。
線藝術是中國繪畫的選擇與靈魂,與脫胎于繪畫藝術正在摸索中尋找民族化道路的CG插畫有著天然的契合性。線藝術在CG插畫中的傳承,能滿足CG插畫對民族文化和特有表現形式的雙重追求。而線藝術與民族文化也能借助CG插畫的傳播走向世界,參與世界文化交流。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雖然這條探索之路才剛起步,面臨著缺乏理論依據、缺乏人才,市場認可度未知等諸多問題,但我相信這是一條值得我國插畫師探索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