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濛(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藝術系,遼寧 沈陽 110167)
隨著現在我國的經濟不斷地發展,現在人們的生活品質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人們的生活也都是三點一線的,對于現在生活的快節奏,去外面的餐飲吃飯也是人們的不二選擇,基于這一點上面,于是市面上也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餐飲。而隨著餐飲行業的營業人數越來越多,推出的就餐類型也是各有千秋,對于吃飯來說,人們也就不是簡簡單單的吃飯了,則是追求餐廳的環境、食物以及服務態度等。更多的可能是在追求一種更高的品質和享受。因此,現在的餐飲營業者也在不斷地對食物的鮮美、餐廳環境的優雅以及服務的熱情上做出改變。然而,光環境設計也是餐飲空間中重要的一部分。光環境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人工光源,另一部分就是自然光源,良好的燈光設計不但可以給消費者帶來舒適安逸的環境,更重要的是能讓餐飲空間內的光環境和餐廳中的檔次以及風格相協調。對此,燈光的設計也被許多的餐飲設計者所重視以及運用,從而通過光環境來提升餐飲空間整體的品質效果。
光環境是由光以及顏色在室內建立的同房間形狀有關的生理以及心理環境。人們通過聽覺、視覺、嗅覺、味覺以及觸覺認識世界,在所獲得的信息中有百分之八十來自光引起的視覺。因此,創造舒適的光環境,提高視覺效能。光環境對人的精神狀態以及心理感受也產生積極地影響。比如說:對于餐廳、工作以及學生的場所,良好的光環境能振奮精神,提升人們的積極思想,而對于休息或者是娛樂的公共場所,適宜的光環境能創造舒適、優雅的氣氛。光環境是由光照射到內外空間所形成的環境。當然,光環境和空間是相互依賴的,空間中有了光才會發揮視覺功效,能在空間中辨認人和物體的存在,同時,光也以空間為依托顯現出狀態、變化(如控光、濾光、調光、混光、封光等)以及表現力。在室內空間中光通過材料形成光環境,例如光通過透光、半透光或不透光材料形成相應的光環境。此外,材料表面的顏色、質感、光澤等也會形成相應的光環境。
對于餐飲空間來說,消費者用餐的區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區域,當然也就是光環境設計的重要區域。光環境的組成基本上都是采用大范圍的照明或者是采用集中進行照明這兩種方式。對于餐飲空間中大范圍的就餐區,一般采用的都是明亮均勻的光線來進行照明,其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讓消費者感受到餐廳熱鬧的壞境。在雅間以及卡座區域可以使用低照度的燈光來配合局部的暖色調照明,這樣可以讓在雅間區域的消費者感受到餐飲空間溫暖的環境。當然,也可以在每一個的餐桌上方安置一個吊燈,這樣可以讓消費者不但感受到了餐廳壞境的優美,最主要的是吊燈對于局部的照明可以讓消費者所處在的區域照明效果好點,不會顯得暗沉,同時也方便了消費者點餐等。當然,餐飲的走廊部分可以布置相對其他區域照度要高一點光源,也可以運用墻壁內設置或墻角反光式的等待設計,這樣可以方便加強走廊交通的引導。在選擇燈具的時候,也可以選擇外形特征獨特的燈具來進行餐廳的裝式,給人一種獨特的餐飲氣質在里面?;蛘呔驮诩磳㈤_設餐飲的地方,去設計一些當地具有特征以及形狀奇異的物品,將其擺放在每一餐桌上,在通過不同燈光對其照射使之呈現出不同的姿態,這樣當消費者走進來的時候就可以給消費者一種奇妙的視覺效果以及視覺上的沖擊。在餐飲的樓道口里面,也可以加一點小小的心思,在每一節樓道的下面設置一個暗光進行照射,這樣不但從整體上更加了視覺效果的不一樣,而且還可以細心的提醒到顧客小心臺階。
3.1.1 可變性
一天之中,陽光隨時間的變化不斷改變入射的方向、角度及光照強弱。早晚陽光,通常是指當太陽從地平線升起以及太陽西沉到地平線,太陽光與地平線成0-15度的兩個時段。這兩個階段的陽光色調相對較弱,撒進室內光線柔和、低調。而上下午的陽光是比較充足的,撒進室內,溫暖、和諧。中午的陽光比較強烈,對室內影響較大,有時需要借助不同種類的玻璃、窗簾、或者窗的自身結構變化進行光線調節,避免眩光現象,以免分散客人注意力,產生不舒適的感覺。另外,光線的強弱也因季節、天氣情況變化而變化,具有不確定性。
3.1.2 分散性
自然光自身的形是通過建筑的采光來實現的。它本身并沒有形,具有分散性。這就要看設計師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光。并且通過技術處理使其具有藝術特性。為了營造不同的室內效果,建筑的開窗形式會因其變化。有些室內自然光源也是建筑自身形態規定的。在這里,建筑與光的互動得以體現,而這種互動性是由自然光的分散性所導致的。
自然光能使空間生機盎然,以綠為屬性。自然光起著空間引導的作用,光引發空間的節奏感,室內空間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而產生豐富的表情。例如,貝聿銘設計的北京香山飯店就是很好的例子?!肮び破涫?, 必先利其器”覆蓋在“長春四合院”上面的窗是采用完全現代化的玻璃采光頂。光線透過頂部的開窗,留下影影綽綽的痕跡,空間隨之鮮活起來,撒在墻上給人以韻律感和節奏感,使本來單調的空間活躍起來,這種表現光空間的設計手法,體現了設計師沉穩的設計理性。
人們可以通過改變照度、色彩、角度等手段來解決夜間照明和補充白天照明不足。并且可以隨意設計光的形狀等手段,來對建筑圍合的空間進行再創造和調整。人們可以通過各種手段,對于不同的餐飲空間風格、類型塑造不同的餐飲空間光環境,營造空間氛圍、表現餐品特質。
二者在空間中互相補充、不可或缺。自然光的可變性和分散性導致很多缺陷需要人工照明彌補。同時,自然光也是人的活動與外界環境聯系的紐帶,缺一不可。目前,綠色設計、崇尚自然、回歸自然的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日漸深入人心,自然光的應用顯得尤其重要。
對于餐飲空間光環境而言,低照度時應采用低色溫光源,隨著照度變高,光源的光色為白色光則較恰當。如果在照度水平高的環境中選用低色溫光源,就會產生悶熱的感覺,而在低溫度環境中,采用高色溫光源,則會產生陰沉的氣氛。為了使飯菜和飲料顏色逼真,應該選用顯色指數高的光源。桌上部的凹槽和座位四周局部照明,有助于創造出親切的氣氛。在餐廳設置調光器是必要的。餐廳內的前景照明可在100X左右,桌上照明要在300~750X之間。
4.1.1 自然光塑造清新自然的餐飲空間
自然光對于創造清新自然的餐飲空間有著重要作用,作為自然的一個要素,陽光總是和清晨的鳥和樹葉的芬芳聯系在一起,給人帶來生命和活力,假如餐廳選址于清新自然的世外桃源,設計師就可以利用玻璃使室外樹木在光潔地面的隱約的倒影使整個光影效果再現室外的自然環境,或者利用靈秀的隔斷取得朦朧柔和的光環境意象來柔化空間,從而達到令人感覺柔和與輕松,達到舒適的飲食氛圍。
4.1.2 自然光塑造歡快明朗的餐飲空間
首先,歡快明朗的空間氛圍適用于年輕人的生活態度,如果餐廳設計中營造歡快明朗的光環境,那么自然光本身就有一種振奮人心的力量,設計師可以利用設計構件本身的形態,加上與自然光的結合,形成分散的、跳躍的光形,形成光的形式有點光、線光、面光,通過設計師對餐飲空間的設計形成光的微妙變化,造就空間的層次感。其次,可以利用光影的變化產生動的物影,比如與靜水的碰撞產生動感的活水,自然光會隨著季節和晝夜的更替產生角度、強弱、冷暖等改變,運動的光影總是顯得更豐富活潑且富有動感。然后,利用餐廳的材質的變化,如鏡面,透明性與半透明性的材質反射出豐富的光影,使室內的空間產生豐富的變化,從而營造歡快的氣氛??傊?,取得歡快的就餐氛圍,關鍵在于光環境的豐富,而這種豐富都依靠某種方式使之富于變化。
4.1.3 自然光塑造平和的餐飲空間
自然光同樣可以創造寧靜平和的空間氛圍,光還可被裁剪;成各種形狀,或點,或絨,或面,光的邊緣則可虛可硬,主要取決于受光面或是穿過面的形狀,餐飲空間可以利用均勻擴散的光獲得寧靜的氛圍,顯著的亮度差異帶給人不安定感,而均勻擴散的漫射光則有助于表達寧靜,在空間采光上多采用高側窗采光,使自上而下的光線看起來像來自萬里的高空,將人的思緒和心情逐漸引向寧靜,消除一天的忙碌快節奏感,使人完全沉浸在完美寧靜的就餐氛圍中,但這種寧靜又并非靜止不動的,而是一種漸變、微妙的演進。
4.2.1 人工光環境照度的控制
由于餐廳室內的表面是由各種材料組成的,在同樣照度的條件下,表面材料的反射比不同,各種材料表面的亮度也不同,而各表面的亮度決定了整個空間光環境的效果。這就是為什么有的餐廳室內照度很高,可是人們卻沒有感到空間的明亮。因此,在考慮室內照度的同時,應該結合設計所用的材料,如果材料的反射比低,為了使就餐環境達到令人滿意的亮度,照度應相應有所提高,反之亦然。在照明設計中最好使頂棚、墻面、餐桌面的亮度有所區別,否則,就會使視覺效果感到單調,通過光線的合理運用,改變了環境的固有色給人視覺帶來的單調性,劃分并營造出一個優雅的環境氛圍,使人對空間產生無限的遐想。
4.2.2 人工光環境中光源的選擇
在餐廳的光環境設計中,無論照度的高低,都宜選用低色溫光源。這是因為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已經習慣于在白色而明亮的光線下生產勞動,并在此條件下形成高頻率呼吸、心跳的身體機制。相反,到了晚上,人們習慣于圍坐在溫暖的篝火旁交流、休息,此時人們會處于低頻呼吸,放松而舒適的身體機制。而大多數餐廳都是要創造舒適而溫馨的就餐環境,為了適應人類長久以來所形成的習慣,我們最好選用偏暖色的光源。這樣,不僅在室內會形成溫馨愉快的氣氛,從透明的玻璃窗溢出的溫暖的光線與熱鬧的就餐人群形成一幅幅動人的畫面,還能吸引著路上的行人前來就餐。與此相比,使用白色和冷白色光源的餐廳,多少給人一種孤獨、凄涼的印象。
4.2.3 人工光環境中的顯色性指標
除了光源的光色外,其顯色性又是室內照明設計的另一個重要指標。為了使食品和飲料的顏色逼真,應該選用顯色指數較高的光源。顯色指數越大,表示光源對物體真實顏色的再現力越強。因此,在餐桌附近的局部照明,多選用顯色性較高的三基色熒光燈。Ra值較高的暖色照明環境,食品顯得比在日光照射下更加新鮮誘人。
4.2.4 燈具配光
色彩是最直觀、最易影響人心理的設計因素,就餐者進入餐廳的第一感覺主要是受由燈光的冷暖、明度等整體基調的影響 ,餐臺是餐廳的核心,中國人的餐臺,是正方形和正圓形的,因為中餐的方式是共食制,圍繞一個中心就餐。餐臺上部的設計是一個亮點,如何讓設計美感與光線相協調則是設計師該重點考慮的,改變燈具的造型,使其更加美觀,配以溫暖的色調,引起人們得食欲,同時桌面也會亮起來,達到一定的照度。其次,讓周圍的過道等環境虛化,利用照度和色溫的匹配關系,細致的營造適宜的空間氣氛。一般地講,色溫和照度應成正比例的搭配,即高照度、高色溫,餐廳的燈光當然不止一個局部,還要有相關的輔助燈光,根據餐廳的不同風格色調等要求決定不同的配色光源,起到烘托就餐環境的作用。
隨著現在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品質也隨之不斷的得到了很多的提升,因此,人們對于生活的格調要求也越來越高了,餐飲作為現在常常都能看見的一個服務大眾的營業,也給現在的人們帶來了很多的方便,但是人們如今對于餐飲的要求也是相當高的,對于餐飲人們也不在是只注重食物的美不美味,而是更多的關注了一下餐飲的環境以及服務態度。而在這個餐飲行業當中其競爭力也是極其之大的,除了要有豐富的食材以及熱情的服務之外,更需要餐飲空間光環境的設計,呈現出餐廳獨一無二的環境風格,從而來吸引更多的顧客前來消費,同時也讓消費者體驗到餐飲帶來的熱鬧以及優雅的環境效果,增加其消費者的食欲。光環境在餐飲室內的設計中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因此,餐飲的設計者必須要重視光環境在餐飲設計當中的重要影響力,然后充分的去了解光源以及光環境的概念,更要很好的去利用光環境在室內設計所發揮的中作用,從而吸引更多消費者,在提高餐飲的營業利潤的同時也帶給了消費者更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