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歡(重慶市墊江縣桂東小學,重慶 408300)
在我國政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社會背景下,推動信息技術融入到現代教學體系對全面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有著重要作用,不僅能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提升,而且也能有效健全學生認知模式,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課堂教學效率更高。但是由于我國信息技術教學起步較晚,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何將信息技術全面融入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還需要做出更多研究。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全面融入信息技術有著重要作用。
1.有助于全面激發小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能否認的是,由于語文學科自身獨有的特性經常會使學生感受到枯燥。這樣的學習機制必然對學生的學習有著一定的影響,會無形中降低小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效率。但如果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夠合理應用信息技術,并且將信息技術全面融入到語文教學中,并且將日常生活學習與小學生語文課堂學習結合在一起,這樣不僅能激發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可以利用模擬的生活化場景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能夠聯系生活實際解決問題,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以人物畫頭像為例,在語文學習中,可以使學生辨認人物臉部表情,包括微笑、高興、善意、發呆、發怒、憨笑、得意等詞語,這樣能以日常生活背景為基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能力。
2.為語文課堂教學輸送更多資源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以實際生活為背景,透過實際生活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如果僅僅以教材為基礎進行教學,學生認知視線會受阻,很多課外知識會聯系不到。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可全面利用信息技術將語文問題與實際生活問題聯系起來,將其全面融入到語文課堂教學中,拉近學生與語文之間的距離。例如在向學生講解《開國大典》這一課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1949年開國大典時的圖片或是影像呈現在課堂教學中,然后讓學生借助實例觀察開國大典的情景,這樣能有效拓展學生學習視野。如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時,可以使學生觀看小興安嶺的圖片,使學生了解小興安嶺不僅有美麗的景色,而且物產資源極為豐富;在教學《海底世界》時,可以和學生一起觀看海底世界的圖片和視頻,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更能激發學生探索的欲望,讓學生了解海洋,開拓學生的視野。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使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全面融合,要注重信息技術教學優勢,但也不能用它代替學生動手操作思維和知識直觀感知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與傳統的面授課程相比,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有很大的自主性,能以更加靈活多變的方式向學生呈現語文內容,要使學生的自主練習和課堂有效的教學講解有機融合,既要注重對學生語文思維的引導,也要注重塑造課堂教學情景豐富學生的情感認知,使學生形成科學的語文認知模式。例如在《長城》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信息多媒體向學生展現長城的雄偉壯觀,給學生播放古人修筑長城的教學動漫,引導學生了解歷史,鼓勵學生大膽發言,給學生提供自由發言的機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課堂中的教學情感屬于非智力因素,是學生認知模式和人格健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學,教師要對電腦進行操作,相對而言,走下講臺,了解學生的時間就會減少,教學的動態語言也會減少。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合理的使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當某個學生的回答很有創意時,要對學生進行鼓勵,教師一個贊賞的目光或者是一句表揚的話都會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自信,拉近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教學實踐表明,教師期待的目光,一句有感染力鼓勵的話語,一個親切的肢體動作,都會使學生感到心情振奮,促進學生積極投入到語文學習中,這是任何信息技術教學方法都無法代替的。雖然信息技術可以強化課堂教學效果,但是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不能忽視,師生之間只有形成良好的情感交流互動關系,課堂教學質量才能不斷提升。
促進小學語文與信息技術全面整合,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創設充滿情感元素的教學情境,讓情感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相互傳遞,這樣能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情感。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是容易受到教師的影響,教師若能在教學中積極創設情感場景,就能引導小學生積極學習知識。例如,在教授生字、生詞時為了讓學生深入理解并準確記憶,我首先針對課堂教學中要講解的生詞、生字做了教學動漫,讓這些生字動起來,由不同的字組成詞語并設置語音朗讀,使課堂教學畫面動起來,這樣能借助動態視頻讓學生認知生字詞,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塑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隨著信息技術全面進步,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全面融合,教師的教學選擇也更加多樣。例如,在講解《趙州橋》一課時,可以利用計算機制作教學動漫,并將趙州橋的形象片段插入進去,這樣以作品主角為引導,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開始,先向學生播放有關《趙州橋》的紀錄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設置問題,如《趙州橋》的作者是誰?趙州橋是什么年代修建?趙州橋有什么樣的特征?通過設置這一系列問題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投入到課堂中。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每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其獨特的優勢和劣勢,不能因為某種教學方法不適用于教學課堂便不去用,信息技術教學也不是萬能的。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使用傳統教學方法,如可以使用黑板對重難點知識進行精講,也可以使用傳統投影儀對一些無法進行電子化處理的圖片視頻進行投影,這樣能促進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工具保持應用平衡,使課堂教學效能趨于穩定。
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信息技術對教育有著積極的促進意義,特別是對小學語文這種人文性學科,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全面整合,既可以強化學生的認知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可以根據教材要求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建良好的課堂教學情景,使課堂教學能立體化呈現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