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洪菲(江蘇省常州市第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紫云小學,江蘇 常州 213000)
閱讀是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方面,閱讀更是學生一種重要的語言技能。隨著英語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英語閱讀教學逐漸受到重視。但是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教學閱讀材料單一、教學目標缺少層次性,忽視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難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處于不愛閱讀、不會閱讀、不能閱讀的狀態。在這樣的情況下,引入英文繪本具有重要必要性。本文嘗試針對小學生的特點,分析英文繪本進行閱讀教學的原則與步驟。
在當前實際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教學方法比較單一,教學采取的時候“單詞學習——閱讀課文——回答問題”等模式,還有一些教師認為,閱讀就是讀讀課文做做題目,文章讀懂了,題目做對了就可以了。同時,學生學習處于被動地位,學生被動聽,缺少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機會,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學生失去了學習閱讀的興趣。具體來說,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存在以下幾個問題與誤區:
1.輕視學生的主體性與參與性。當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往往注重教師的講述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得不到保障,沒有辦法積極的、專心的投入到閱讀教學中,學生學習的熱情與積極性組間下降,在學習的時候容易產生厭倦心理,課堂學習氣氛比較沉悶,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2.知識傳播語言符號,忽視文化背景。在長期影視教育的背景下,很多小學英語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往往注重的是英語知識、語言符號的傳播,忽視相關英語文化背景的引入,一些教師認為這些文化背景并不重要,接受這些文化知識,會耽誤教學時間,沒有辦法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因此對文化背景知識往往是避而不談,學生缺少相應的背景知識,對閱讀的理解能力逐漸降低,很難深刻的理解課文,成為他們閱讀的主要障礙。
1.英文繪本的概念。英文繪本,是指以英語知識為基礎,以圖畫內容為主要呈現方式的故事書籍。英文繪本不僅僅可以在市場上購買書籍,教師可以依據教學內容、教學特點字自行制作一些圖畫故事。英文繪本不僅僅等同于教科書,是在教學中補充材料,依據教材主題、詞匯、語法知識,編織的相關繪本內容,繪本中的知識、情境符合學生的學習情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定、認知特點與思維特點。
2.英文繪本的特點分析。英文繪本作為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補充材料,具有重要的特點。第一,兒童性。英文繪本主要是小學生,英文繪本在故事情節的創設、人物造型的設置、圖書圖畫的設計、版式結構等方面符合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學習興趣,具有趣味性與形象性的特點。第二,故事性。英文繪本的特點與優勢,不僅僅在于圖畫的展示,而是自身具有獨立的結構體系,可以表達一種寓意。繪本的中的圖畫是繪本中的主題。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心理水平、知識水平還不夠成熟,對學生來說比較復雜與困難,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第三,節奏性。大部分的英文繪本都是由一幅幅圖片連貫起來的,繪本圖案的呈現,需要按照一定的規律來呈現,讓故事情節連接起來,繪本在形式上有一定的節奏感。還有許多英文繪本,語言朗朗上口詞匯選擇、遣詞造句、字符音節上都有自身的獨特節奏,運用富有節奏性的方式,推進故事的進行。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降低閱讀難度。以往的英語閱讀教學,往往是純文字的閱讀材料,英文繪本中的形象性、生動性、抽象性、象征性、暗示性,為學生的閱讀留下了充分的思考空間,學生獲得豐富的閱讀體驗,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思維能力、聯想能力,讓學生全方位、多角度思考問題。在英文繪本的閱讀中,學生可以依據自身的知識體驗、生活體驗、創造性的進行閱讀,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2.拓展文化背景知識。繪本閱讀,可以為學生的學習帶來原汁原味的文化背景知識,構建起相關的橋梁,讓學生從課堂內走向課堂外,讓學生在文化氛圍中感受語言知識的魅力。英文繪本提供的知識與語言往往是多元化的,創設的是真實的、自然的、趣味性、有意義的教學情境,有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對西方文化有更深層次的理解,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語言情境,讓學生更好地感受語言知識。在與繪本接觸的過程中,可以增加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讓學生帶著愉悅的心理來接觸英語、學習英語,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
3.加強學生的情感教育。除了學習英語語言知識,英文繪本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載體,小學生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型的重要時期,處于德育教育的重要階段,在繪本中的情感對學生會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例如經典的英文繪本The Giving Tree展現的是奉獻精神。The runaway bunny展現的是母愛教育,教育孩子要懂得感恩父母。學生在閱讀繪本之后,會更加深刻的感受情感,建立起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英文繪本的選擇。好的英文繪本,是推動閱讀高質量進行的基礎,繪本的選取需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心理特點,考慮到兒童自身的局限性。因此,英文繪本的選擇要精心細致,筆者認為需要從以下借點進行:第一,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繪本。繪本的選擇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這樣學生在理解的時候會容易理解,容易產生心理上的共鳴。第二,選擇與學生閱讀能力相符合的繪本。繪本的選擇不要過難,繪本故事的結構要簡單,情感要分明,繪本中的生字生詞不要超過文章總數的3%,要考慮學生的閱讀能力。
2.英語繪本閱讀教學步驟。基于繪本的閱讀教學,可以分為是哪個步驟,分別是讀前活動,讀中活動,讀后的活動。
(1)讀前活動。在繪本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繪本教學的目的,依據學生當前的知識經驗、知識儲備情況、繪本內容的特點,喚起學生以往的知識儲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上的興趣與好奇心,讓學生盡快融入到故事氛圍與情境匯總,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能更快的獲取知識,掌握新的知識,教師可以改變傳統的課堂組織形式,讓孩子們圍坐在教師的身邊,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準備學習新知識。
(2)讀中活動。在繪本閱讀中,教師承擔的角色更多的是講述者的角色,教師需要注意自己在講授中的語氣、語調、動作等等,讓學生盡快的投入到學習中來。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標題、閱讀重要句型等方式,捕捉關鍵信息,然后鼓勵學生細細的閱讀知識,建立起初初步的閱讀模式,引導學生在層層遞進的學習中獲取閱讀信息,理清故事的脈絡。教師在閱讀中,還要引導學生理清故事的發展脈絡,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逐漸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繪本中的知識點,切忌將其完成的割裂開,引導學生立足整體繪本,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有效性,讓學生自學能力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