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恩煊(江西農業大學人文學院音樂系,江西 南昌 330045)
受經濟全球化和溝通網絡化影響,大學生可以隨時隨地接觸到各式各樣的全球信息,這些信息質量參差不齊,享樂主義、暴力觀念、崇洋媚外、黃色思想等不良信息日益侵蝕著大學生的靈魂,使一些大學生產生了思想偏差。紅歌講述著我國的革命歷史,承載著家國情懷,是培養大學生形成正確思想道德觀念的有力武器。把紅色歌謠引入高校教學體系中,傳承紅歌文化,有助于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道德情操,培養學生高尚的品德,形成健全而健康的人【1】。
在高校中傳承紅色歌謠,可以更好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首先,可以提升學生審美能力。紅歌是由我國近現代著名的音樂家創作的,不管是詞作還是語言,都彰顯了他們的藝術素養與人文修養,相比當今社會各種粗制濫造的商業流行歌,紅歌歌謠更能培養學生文化素養,提升學生審美水準。其次,可以提升學生價值觀念。在21世紀,學生能接觸到大量信息,學生思想觀念不成熟、不理智、不完善,很容易迷失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中。紅歌有別于其他音樂形式,是我國革命歷史的記載,體現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艱苦奮斗、勇于犧牲、保家衛國的革命精神和家國情懷。通過紅歌的語言與曲調,可以潛移默化培養學生樹立正確思想觀念,促使學生成為高尚的人、健全的人、有理想的人。最后,可以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當今社會,西方資本主義思想占據主流地位,一些學生受其影響,對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價值觀念、道路方向和國家法律法規產生了質疑和嘲諷心理,他們認為“西方的月亮是圓的”,而中華民族是墮落的,這種思想勢必對學生未來發展產生諸多不利影響。紅歌是中國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弘揚中國人民愛國情結的重要工具【2】。紅歌歌謠是我國革命歷史的見證,通過紅色歌謠,學生可以了解中華民族的革命史,探尋革命先輩的家國情懷,使學生與保家衛國的革命先輩產生心靈上的共鳴,進而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紅色歌謠是我國特有的音樂文化,在義務教育與高中教育階段,學生已經接觸了紅歌歌謠,因此,在高校中傳承紅色歌謠,具有廣泛的學生基礎。但是,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紅色歌謠雖然占據了一定篇幅,但是由于課程設置較少,難以有效傳承。因此,高校應當盡可能增加紅色歌謠的設置。當然,增加紅歌課程設置,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首先,應當具備可操作性,即紅歌歌謠要“因生制宜”,充分考慮高校生心理特征與認知水平。學生是課程的主體,學生是傳承紅歌的對象,只有學生樂于參與紅歌學習,才能促使紅色歌謠在高校有效傳承。一般來說,課程設置既要考慮不同地區學生的特點,也要考慮學生的心智發展,更要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同時,還應當增加趣味性、實踐性內容,以更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紅歌學習。同時,還應當具備和諧性,即紅色歌謠應當符合當今社會主義價值觀念。時代不同,人們的思維方式也會不同。紅歌歌謠只有符合社會主義價值觀念,符合學生審美取向,才能更好傳播正能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紅歌是我國革命歷史的“見證人”,紅歌與歷史密不可分,紅歌具有豐富的歷史內涵。《孟子·萬章下》指出: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孟子的本意是論述文學作品,應當把握時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即“知人論世”,紅歌傳承也是如此。如果學生不能理解紅歌背后的歷史內涵,感悟紅歌的家國情懷,領悟紅歌的思想觀念,那么就難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有效傳承。因此,在紅歌教學中,教師應當帶領學生進入歌曲所處的時代,向學生介紹紅歌的時代背景,向學生闡述紅歌的歷史內涵,向學生弘揚紅歌的歷史意義,如此一來,不但可以拓展學生見識,增強學生對紅歌的理解,還能激發學生家國情懷,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例如,在《保衛黃河》教學中,教師應當深入介紹歌曲的時代背景:可以借助文獻資料,讓學生深入了解的日寇的殘暴、無情,如此才能促使學生更好感悟游擊健兒的英勇氣概,體會革命群眾的不屈不撓斗爭精神,領會歌曲的愛國本質,激發熱愛祖國、建設祖國、報效祖國的愛國主義情懷,進而增強學生對歌曲的認識與理解。只有剖析了紅色歌謠的歷史內涵,領悟了紅色歌謠的歷史本質,才能更好掌握紅歌歌謠,才能促使紅歌歌謠在高校有效傳承。
要想在高校教學中傳承紅歌歌謠,離不開校園文化的支持。高校應當重視構建有利于紅色歌謠傳承的校園文化,加強校園精神文明建設,搞好宣傳傳播,為紅歌歌謠傳承創造良好的校園氛圍。一方面,高校可以開展與紅歌有關的文藝活動。在一些校慶活動、重要紀念日活動上,高校可以組織以“紅色歌謠”為主題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接觸一次紅歌視聽盛宴,讓學生自然而然感悟紅歌。同時,還能借助實踐活動,促使紅色歌謠在高校中一代又一代地傳承。另一方面,高校應當加強紅歌文化宣傳教育。高校可以在校園網、校園廣播、校內宣傳欄上開辟紅歌歌謠專欄,開展廣泛的宣傳教育,創造良好的紅色文化氛圍,發揮宣傳教育的潛在育人功能,潛移默化促使學生主動傳承紅歌文化。
總之,大學生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在高校教育中,傳承紅色歌謠,可以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學生民族認同感與社會責任感,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當然,傳承紅歌歌謠,最關鍵的就是建立常態化的傳承機制,高校可以通過增設紅歌歌謠課程,構建紅色歌謠校園文化的方式,促使紅色歌謠在高校校園有效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