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海(吉林大學藝術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
大學藝術設計專業教育,在實踐教學中有著一定的意義和作用。實踐教學是日常授課的重要環節,更是將理論知識與實踐、創新進行連接的紐帶。針對現在的高等藝術設計專業教育發展情況進行分析,不同類型的高校,需要在藝術專業的教育方面,結合本校自身的學科優勢,展示自己的特色,構建自己的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實踐體系。
由于藝術設計專業是交叉學科,所以此專業學生應對多個學科知識有所掌握,如計算機學科、工程學學科、心理學學科等。并且將知識、技術以及人文藝術進行深層次的融合,以便將智能化以及藝術化的體驗水平進行提升[1]。因此,當前的院校中,對于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需要由三個方面共同構成,包括:文化基礎模塊、專業基礎模塊以及設計模塊。我院藝術設計專業有: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環藝設計,需要制定的人才培養方案不同,但是在“大設計”的學科屬性下,實施的專業性教育。
實際操作為,教師利用實踐教學活動,在學生對設備基礎操作有全面了解的基礎上,將自己設計的方案,通過立體造型的實體制作進行呈現[2]。例如:制作模型、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等。
實驗為教師利用實踐教學活動,以便學生能夠對自己已有的材料性能實施驗證,并對新型材料的各項性能進行相應的試驗,為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形式。如:綜合材料實踐及實驗(泥土、kt板、紙材、樹脂、金屬等),施工工藝學習、測繪實驗等。
學生的實習,包括學習內部的實習和學校外部的實習。校外實習為,教師利用實踐教學活動,在設計實施現場與專業的設計人員進行配合,之后講解其中的基礎知識,以便學生能夠對設計的流程、材料以及工藝等有充分的了解[3]。在校內進行實習,為教師利用實驗教學活動,將國內國外比較優秀的設計成果進行展示,以便學生進行臨摹和學習,提升自身的藝術素養。例如:進行專業性調研、畢業實習等。
實訓為學生需要進行繪畫類的寫生課程,學生經過教師的系統指導,進行專業基礎造型的設計練習。如:設計素描、設計色彩訓練等。不同類型的課程,有著不一樣的時間環境、條件以及管理形式等。但是在實踐教學當中,涵蓋了實習、實訓、實際操作以及實驗的所有課程。
院校的發展,需要從藝術設計的專業屬性和教育發展的角度出發,并將工科作為背景,構建特色鮮明的教學實踐型藝術設計專業。針對學科定位,需要做到一體兩翼。具體來說便是,將藝術設計專業作為主體,向工科和文科方向發展[4]。該專業為學校學科的主體學科,有利于工科的發展,也可為文學學科提供相應的學科支持,使學生之間能夠互補,對學科的特色進行強化。在對學科進行規劃的基礎上,本著對人才科學精神、文學素養以及藝術創新等素養的培養,合理對科群進行構建,并對教學資源進行整合,使科學與人文能夠融合,讓藝術和設計之間進行互動,并將實踐與理論進行結合,保障學生感性和理性之間的和諧發展。此外,還要迎合社會的發展建設,實施創意設計和相關的教學研究,使學校的辦學特色和創新精神得到凸顯。
在相應的實踐教學環節當中,可對實習、實訓、實操以及實驗課程進行分類,尤其是實操課程的實踐教學,要進行人才的引進,構建專業性強的教師隊伍,應用國際項目合作教學的形式,組織學生參與研討。此外,學習還要與企業進行深入的合作,學生經過基地設計師的指導,可進行相應的設計實踐。這樣的形式,可使學生深入實踐生產,將書本知識與實踐經驗充分結合。同時,還要利用學校的有效資源,對實習、實訓以及實驗課程等進行全面的改革,如:實習、實踐教學,要注重基地的管理和相關的安全工作。在實訓課程當中的實踐教學,需要對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和表現能力綜合進行訓練。同時,對于實驗課程的實踐教學,需要注意對新技術和材料的研發和使用。
此外,對于學生的培養,還要對學生的創作能力和協同能力進行培養,使學生樹立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其中,不但要使學生打好動手能力的基礎,還要提升藝術設計人才服務社會、繁榮文化和建設經濟的意識,構建團結合作的精神。利用設計大賽、國際項目合同、企業項目等,可使學生設計服務于生活的理念得到提升。
在對實驗以及實訓環節進行實踐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對實訓以及實驗等實踐教學體系管理和評價機制進行構建。其中,可利用不同課程的實踐教學體系,建立相對應的管理模式。如:實習課程的實踐教學,需要制定良好的實踐教學,將校內的管理作為主體,制定相應的實習基地管理條例。實訓課程當中實踐教學,要將校內管理作為主體,構建嚴格的管理條例。同時,在實操和實驗課程當中,由于有校內和校外兩部分,具體的管理條例要結合實際情況而定。此外,結合具體的管理形式、課程要求和目標,還要將課程的評價機制作為主體。此外,針對實踐教學督導,還要提升實驗以及實訓的教學質量、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各項管理工作等,對規劃工作要嚴格監督,完善評估和指導等相關工作。
總之,社會的不斷進步,周圍環境的改善等,使得藝術設計專業教學需要有進一步的改善和探索,針對當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以往的教學模式已經被淘汰,所以要轉變教學教育的思想,結合當前的教學理念和要求,構建全新的教學實踐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