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絨登真 (四川省甘孜州民族歌舞團,四川 甘孜州 626000)
對于鍋莊舞的來源,有好幾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在西藏拉薩修建大昭寺的時候,格薩爾王命令所有的人在寺廟歡歌跳舞,從而延續了一種圓圈舞。還有一種說法就是藏族人民在灶房邊搭的架子,圍起來跳舞。當然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那時人們不知道什么是舞蹈,每天沒有快樂的時光,而有一天一個富裕的土司旁邊跟著兩個聰明的奴隸,一個叫鍋莊一個叫弦子,有一天他們結伴而行發現了一片湖泊,弦子很高興隨這湖泊邊蕩漾跳舞。突然雷鳴聲響,這時天上烏云密布,烏云也隨弦子的舞蹈一起舞動了起來,看到這種場景,他們十分開心,在以后的日子里遇到煩惱,他們就會來到湖邊手足舞蹈起來,之后被土司發現了,并命人把他們殺了,在殺之前讓他們把擺脫煩惱的方法畫出來。就是因為此事在各地傳開了,大家都知道用舞蹈擺脫煩惱。所以人們為了紀念鍋莊和弦子,所以把他們的舞蹈分別叫做弦子舞和鍋莊舞。當然這些傳言不可完全相信。但是在史書上曾有記載,鍋莊舞的起源追溯到公元前七世紀,那是與奴隸社會的盟誓活動有關。在后期才演變成歌舞行為。《清史稿樂志》曾譯為鍋莊,近代時期也稱為歌莊。在《西藏舞蹈概述》中,也曾記載康定一帶有一種商業性的組織叫做鍋莊,這類商行收購土產,不僅設有客棧,代辦轉運,一些藏族商賈沿途經過還留宿在此,到了晚上他們就會圍著支起的鍋子,喝茶跳舞,緩解疲勞。在史書《衛藏通志》中認為鍋莊就是支鍋石樁而舞的意思。
鍋莊舞雖然分布在西北西南一些地區,但是主要流行在藏族同胞之中,當然在不同的地區也展現了不同的藝術風格。鍋莊舞,主要是集體的舞蹈,沒有伴奏,鍋莊舞,還有許多的舞蹈名稱,如六步舞、八步舞、孔雀舞牧羊曲等。舞蹈的時候,人們手拉著手成半圓形狀舞動,有的人會領頭舞蹈,有的人會一唱一答,其中還有一些基本舞步像踢踏舞。整個舞蹈都沒有樂器進行伴奏,主要是男女對唱。他們在一起形成隊形手舞足蹈。手拉手成圓形大小各有不同,偶爾還會擺出一些圖案。鍋莊舞最有名的是西藏昌都鍋莊。昌都是在兩河的交匯之處,它與川藏滇三省交匯,屬于康巴的文化中心。也是鍋莊舞的發源地。曾在2011年,被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命名為鍋莊藝術之鄉。昌都鍋莊舞,正因為舞姿瀟灑,舞蹈形式多樣,反映了當地人民勞動生活的藝術氣質,所以廣為流傳。在生活中鍋莊舞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也有不同的叫法,例如在婚慶時,有叫“吉慶鍋莊”,在勞動生活的時候叫做“羊毛鍋莊”。在西藏昌都的鍋莊舞大部分分布在牧區、農區、還有寺廟。除了西藏昌都鍋莊舞,還有幾個鍋莊舞比較出名,像青海玉樹鍋莊,四川阿壩藏羌鍋莊,四川甘孜鍋莊,甘肅甘南鍋莊,云南迪慶鍋莊。他們各具特色。舞者們各具地方文化特點,她們矯健的身姿,豪邁的步伐,為大眾演繹出了優秀的舞蹈表演藝術。
鍋莊舞,雖然在藏族地區十分普遍。作為具有民族歷史文化和地方特色的鍋莊舞蹈,它的傳承和推廣一定會給漢族同胞們和各個民族同胞帶來積極有益的影響。鍋莊舞以繼承傳統的形式走進現代都市生活中,是一項非常有益的全民健身活動。每天早晨和晚上可以在廣場上跳鍋莊舞,這種休閑健身的方式,不僅強身健體,而且,加深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交流。
鍋莊舞,在西藏地區舉行的鍋莊節、鍋莊比賽中也有重要的表現。像一些賽馬會還有一些傳統的大型篝火晚會,在這些節日活動中,人們都會跳起鍋莊舞,這樣讓更多的人認識了鍋莊舞。藏族鍋莊舞,在藏族人民生活和工作之余給他們帶來了許多娛樂。伴隨著歌聲起舞。緩解了人們在生活和工作后的疲勞,緩解緊張的情緒。藏族鍋莊舞表達了藏族人民對于生活情感的表達。舞蹈不僅能夠讓他們自娛自樂,更能夠提高人們的身體協調性和節奏感。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過,鍋莊舞開始走進校園,走進學生們的生活學習中,這極大的豐富了鍋莊舞的文化內涵。
第二,可以讓鍋莊舞走進校園豐富學生們的課余生活。例如可以讓鍋莊舞代替傳統的課間操,讓學生們在學業繁重的情況下給他們帶來新鮮感。這樣也有助于學生們減輕學業負擔,培養樂觀向上的心態。在高校中,也可以設立鍋莊社團,還可以成立鍋莊舞協會,讓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們都能夠接受鍋莊舞蹈帶來的藝術感染力。第三,還可以將鍋莊舞引入到高校體育課中。多角度、多方向的讓學生們認識到鍋莊舞的意義和作用。對于高校的體育運動生而言,鍋莊舞蹈的動作是由走、跑、跳作為基本來進行變化的,動作由慢到快。時常伴隨著轉動,屈伸,環繞等一些連貫動作,舞蹈熱情奔放,歡快有力,非常適合學生們去學習。他對上肢和下肢等一些軀干動作都有很好的協調作用。鍋莊舞與一般的有氧運動比起來,它是一項全面性的健身活動,它有助于提高我們的臟腑功能,還有可以減少我們的脂肪,促進和發展學生們的力量,使他們在身體的各個部位得到鍛煉,也提高了我們關節的靈活性和身體柔韌性。所以說,鍋莊舞在健身方面給我們帶來很多價值。鍋莊舞進入校園成為校園文化的同時,其實也提高了學生們的審美能力,陶冶了學生們的藝術情操。他對學生們的成長還有影響是潛移默化的。鍋莊舞不僅需要身體舞動的訓練更是音樂、民族文化、還有舞蹈結合在一起的多方位提升,同時也讓同學們了解到了民族服飾的美感,還有舞蹈體態的美感,音樂欣賞的美感。這些都給學生們帶來強大的藝術感染力,使學生享受到了鍋莊舞帶來的視覺盛宴。學生們在學習的同時也換位體會到了藏族同胞們的勇敢樸實,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仿佛把他們帶進了草原牧歌的情景中,使孩子們也在無限的追求和遐想這樣美好的生活。鍋莊舞的學習和體驗,不僅是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也大大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增強了民族的凝聚力。因為鍋莊舞是一項集體舞蹈,需要大家共同來完成。并且也不受人數的限制,大家一起協作完成合作更促進學生之間的交往,增強了大家團結合作的意識。
鍋莊舞作為民族傳統文化需要我們去弘揚和傳承。它含有豐富的藏族文化,強烈的地域特色,傳播了地方人民團結友愛的人文精神。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總之我們認識到的鍋莊舞,它不僅僅是一項舞蹈,更是一種民族文化的傳承。也是傳統文化的載體。我們深深喜歡上了鍋莊舞,被它的文化藝術魅力所感染。通過對藏族文化的了解,我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一個民族所創造出來的燦爛文化。而作為年輕一代的我們,要將傳統文化弘揚下去,讓藏族鍋莊舞出現在更多人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