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虹 王妍( 河北傳媒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71 )
當前,社會發展進入信息時代以來,包括電子計算機、互聯網絡技術在內的新興科技研究成果被廣泛地運用到社會創新改革進程中,一方面為社會各行業發展注入了新的發展動力,更重要的是將社會各領域引導朝著智能化、科學化的發展方向前進。新聞攝影因其信息傳播速度快、涉及范圍廣等特征在此改革環境中表現尤為突出,對于社會建設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宣揚優秀的民族文化以及提供制定政策所需要的信息數據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加快新聞攝影的創作理念與傳播模式不斷創新成為了當下新聞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內容。
通過實踐考察中可以了解到,所謂的大數據是隨著社會信息科學技術發展而誕生的一種新興數據技術概念,其主要內容表現為在特定時間范圍內無法用傳統的數據采集技術以及軟件設備進行捕捉、管理、分析的數據集合,這也就確定了大數據在社會發展進程當中所表現出了信息數據存量大、傳播速度快以及涉及范圍領域廣等特征,對于新聞攝影產生了深遠影響:
一方面,對于新聞攝影的傳播方式進行了改革,使得原有傳統的新聞攝影通過借助文字、圖片、廣播電視傳播新聞信息等聲像媒體逐步轉變成為了依靠網絡、電子計算機、多媒體等形式進行呈現,形成了多維度、多元化的新聞攝影傳播方式。
一方面,改變了傳統的新聞攝影創作理念,伴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促使傳統新聞攝影的創作理念與思想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從創作題材的采集來講,傳統的創作題材有很大一部分是深入實地進行考察體驗,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給新聞攝影帶來真實、貼近生活的創作靈感,但是會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導致新聞的時效性滯后,而大數據的采用為新聞攝影創作帶來了豐富的創作題材數據庫,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多的做到信息資源共享,使得在數據閱讀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攝影創作靈感[1]。
另一方面,大數據環境下加快了新聞的傳播速度,加強了新聞傳播的資源共享,隨著大數據概念的應用,其信息數據傳播渠道廣、傳播途徑暢通等因素,使得新聞與新聞、新聞與公眾之間的相互交流日漸頻繁,使媒體與受眾之間交互性的傳播關系成為可能并越來越活躍,更容易形成較為新穎的創作靈感,也為新聞攝影傳達民意反映社會生活的宗旨進一步得到增強。
此外推動了數字化新聞和傳播。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使新聞存儲和處理變得容易,大大提高了新聞采編和傳播效率。“數據化”可使已經和正在發生的事實變得更加透明化,使其在傳播過程中逐步挖掘出潛在的或相關的新聞價值[1]。
為了能夠在大數據時代下更好地發揮新聞的傳播作用,提高新聞攝影的傳播效率和信息數據準確度,進一步加強新聞事業整體發展水平提升,應當在借助大數據資源下利用其傳播速度快、數據容量多、真實準確度高等特性,為新聞攝影創作與傳播探索出新的發展建設道路。
第一,進一步增強新聞攝影的科學性、針對性、準確性以及有效性,伴隨著信息網絡的飛速發展,使得為新聞報道帶來了一種新的傳播和創作方式,在建設發展進程當中會由于網絡數據的漏洞造成虛假信息、新聞攝影充斥在新聞信息當中,對新聞的時效性帶來影響,造成社會公眾形成錯誤的價值觀念,同時全新的創作思維以及創作路徑,也為新聞攝影在新環境當中加強建設帶來了全新的挑戰,因此在此基礎上要做到對信息數據的準確分析與判定,既要保障信息的真實性又要確保與社會公眾產生思想共鳴,從而達到內聚人心、外樹形象的積極效果[2]。
第二,進一步加強大數據傳播環境下網絡媒體建設,在當下網絡時代就注定了,信息是流動的,是開放的,只要想,你就可以得到,而這也就表明信息的創作者角色發生了變化,這也使得新聞攝影的創作思想不是一塵不變的,而網絡媒體在承擔傳播信息數據的同時還為新聞攝影創作人員提供更為廣闊的創作思維空間,因此應當針對上述現狀,加強對于網絡媒體的建設力度,重點是凈化網絡媒體平臺,將不文明、不文雅的網絡媒體剔除出網絡傳播的隊伍中,使其能夠真正發揮宣揚民族精神、弘揚傳統文化、促進新時代社會建設發展的思想共鳴[3]。
綜上所述,建立并逐步完善新聞攝影創作與傳播的途徑,是建設社會主義新時期新聞事業發展進程當中的重要工作內容,也是弘揚先進社會文化的重要途徑,通過凈化網絡媒體、提高判定信息數據真實有效性等措施,使得新聞攝影的創作靈感與傳播方式更能夠貼近當下社會發展的主流思想趨勢,進一步突出新聞良好的社會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