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澤東(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藝術系,遼寧 沈陽 110167)
從19世紀起,當第一屆世界博覽會在倫敦舉行時,空間形式就成了一門與多學科多邊緣相結合的綜合藝術。陳列內容設計是陳列的研究工作也隸屬于學術的研究范圍。空間形式設計已經變成了一個全新的概念,它是融合了各種尖端的科技與藝術性的文化活動,為此人們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采用高科技的手段,把空間形式技術的藝術效果提升到了更高的檔次。就現在而言,我國博物館界能占最大比重便是人物類型的紀念館,根據專項的統計,人物類型的紀念館占全國博物館總數的1/3或者更多。他把知名的人物作為紀念館的主體,展示出其人物的生平事跡,把人物的主要活動與成長情況呈現給游客,讓游客從中受到感染。尤其是人物的性格與故事特別出彩的時候,把人物描寫得特別有英雄氣概,這樣更能讓游客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通過空間形式的設計,我們在一些措施上進行了改革會收到很理想的效果,也就是一些心得體會。精心的設計空間形式把所有表現的人物成就完全展現出來,另外英雄的人格也要有所體現。這樣會加深游客對歷史人物的了解,并且通過以往的歷史研究當中通過市場效應來推銷自己,這樣便把人物紀念館的教育意義提升到了最大。尤其是在近幾年,人物類型紀念館已經得到了普遍化,我們要結合自身的發展,總結出能夠切身符合我們自身條件的一條思路,抓緊做好運營市場化效應來推銷自己。我們只有主動的做好相關的服務目標以及空間形式的設計,我們才能在如此競爭激烈的人物類型博物館當中脫穎而出,從被動的地位變成主動的地位。如果把人物紀念館行業運行的非常完善,就能夠使當今政府脫離依靠工商企業化的被動局面。這種途徑是最有效的途徑,而且運用所有以人為服務目標的社會單位,一起做好市場運營,用心經營著服務市場,才能在確保走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弘揚主旋律的條件下,安心快速的推動經濟發展。同時空間形式的設計是我們必須要發展的重要任務,把空間中陳列以及空間形式的運用完成到最好,使陳列設計與空間形式設計相融合,成為一個有特色的人物類型紀念館,才能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長久的立足。相信以后會有更多有特色的元素被紀念館行業所吸引,并用于在建設紀念館空間設計當中,我國的人物類型紀念館也會更加的多元化,功能越來越完善,符合未來社會的需求。
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在很多的地方都有非常有特色的文化,在歷史5000年的長河中我們也經歷過不少的戰爭,有很多的英雄偉績,當然這些英雄偉績有的時候也和地方的名稱相掛鉤。我們的人物紀念館選址一定要選在一個合適的位置上,這個地方的地理位置最好能印刻出紀念館人物的英勇事跡。就拿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為例,如果在紀念五壯士的故事上,最好的選址便是在狼牙山旁,因為這樣動人的英雄事跡很多,但真正能讓人感受到五壯士這種英雄精神的時候就一定要在原故事的地址上。一個好的選址能讓人物紀念館的客流量增加一倍還要多,而客流量就是人物紀念館的命根,只有加大了客流量才能讓人物紀念館更長久的生存下去。這個選址也可以與地方的特色文化相掛鉤,比如蒙古族的孝莊太后,她的紀念館就設立在內蒙古的通遼市,在遼闊的草原文化上為蒙古族的孝莊太后建立一個讓后人敬仰的人物紀念館是再好不過的。這些選址方法都突出了人物紀念館建立者的良苦用心,他們在建立紀念館的時候不光是為了讓英雄的事跡可以廣為流傳,更多的也是為了不讓地方文化與歷史文化的流失。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同時我們合理運用簡單的空間形式設計可以想出,選址的位置不能在凹凸不平的土地上,或者是比較陡峭的山包上,這樣不利于游客的行動會使客流量大大下降。
一個沒有主題的博物館是沒有生命力的,人物類型紀念館的主體便是其中的英雄人物,但其血肉便是博物館的主題。當我們選定紀念館主題的時候,一定要與其中的人物所發生的生平事跡和成長環境相呼應。比如雷鋒的人物紀念館,我們就要多次用到為民服務的這個主題,不求回報和為人善良是雷鋒的個人優秀素質。作為紀念雷鋒的紀念館,我們便要把這個主題發揮到最大程度。再比如一些抗日戰爭中犧牲的烈士的人物紀念館,我們就把抗日和保衛國家不受侵害的主題發揮到最大,弘揚民族精神,偉大復興祖國是我們青少年的主要責任,這些我們都可以從歷史的人物紀念館中感受到,這便是人物內心紀念館選定一個合適的主題后所帶來的效果。同時我們應該運用空間形象來合理的表達出主題,在紀念館中一些微小的細節處營造出符合博物館主題的氣氛,同時我們也可以把博物館的內場制作成符合主題的場景,把設備也換成符合主題的設備,讓游客置身其中。
人物類型紀念館是博物館行業中的一種,這并不是新生的類型。它占到了博物館類型中的最大比例,可以和其他所有的種類博物館割據半壁江山。其發展潛力也是最大的,因為人物的傳記永遠不會丟失,記錄在書本上的知識可以讓人長久的記住。相對于其他的民族文化博物館,人物類型博物館的成本是最低的,所需要收集的材料也是最少的,方便快捷便能建立出一個屬于城市文化的遺產,這是大家紛紛建立人物類型展覽館的主要原因。當然人物類型紀念館的成功是離不開空間形式設計的,擁有一個合格的空間形式設計,能夠把多種高科技的手段加入到紀念館當中來,使紀念館在發展當中不受淘汰的影響。在近年來受到金融方面的影響,博物館行業也受到了不小的打擊,但是能夠長久生存的便是人物類型博物館,能夠避免很大程度的金融危機,也能在主體人物平平無奇的故事當中添加更多出彩的地方,使博物館成為地方的特色,加大當地旅游業的發展。作為政府與群眾之間聯系的橋梁,紀念館的建設更會受到政府的支持與青睞,尤其是近年間政治因素跌宕起伏,建立一個合格的人物紀念館是每個城市政府與人民溝通的有效渠道。所以說人物類型紀念館的發展潛力不容小視,在未來商業占據主導的局面中,紀念館行業也能博得一席之地。
在經濟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大眾的審美已經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所以我們要多方面的發展擴大出多元化的事物供游客們欣賞,才能保持住今年還原有的競爭力,適應經濟發展的多樣性。由于人物類型博物館的面積并不是很大,所以說能夠改變博物館的根本,便是利用好紀念館內有限的空間,這對于我們建筑博物館來說,在一定的空間內展示出展品的意義與內涵,還要在多個層次上表達出來,是一個嚴峻的考驗。我們要利用空間形式的設計將游客在紀念館中學到知識,然后非常期待下一次的游玩便是我們的主要目的。想讓游客游玩得開心,我們就把重心放在展品與游客的聯系上,是游客能夠更深層次的了解到產品,感受產品所帶來的藝術氣息,從主體人物當中受到人生的啟迪,也算是受到了一種教育。展品的本身也有價值的高低之分,首先是要把最有價值的放在最顯眼的地方,讓游客感受到它尊貴性,其他歷史價值低的就要放在低調的位置上,用來烘托紀念館中的氣氛。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運用時間的順序來排列展品,將生產年代久一點的放在前面一直排序到近年間,這樣也有助于游客更好的了解展品和主題人物的生平事跡。所以說空間形式的設計與展陳形式設計和人物紀念館的建設有著重要的影響。
隨著經濟越來越快的發展,紀念館也成為了一個教育與娛樂融合為一體的館所。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在休閑的時候,來博物館了解知識和放松生活,一方面我們為其講述人物事跡,普及游客知識的同時,還要保證紀念館的正常經濟收入。只有在保持了紀念館正常稅收的情況下,博物館的各項活動才能照常的進行。這不光是單單依靠收取博物館的門票費用,陳列設計當中添加更多的休閑元素,為此收取一些費用,比如休閑小吃和主體人物環境VR體驗等,都可以開展。這是一種更為成熟的經濟模式,體現出了博物館經濟效益的強大,更預示著另一個新型的經濟發展模式的到來。當紀念館不是指依靠門票效應來發展前進的時候,博物館已經走在了世界經濟發展的前沿。由此可以得出,陳列設計的方法對于紀念館來說是非常的重要,只要擁有好的陳列設計,可以營造出教育的氣氛,更有助于游客的欣賞,只有把游客的游玩體驗放在最主要的位置上,提高為游客的服務檔次,我們才可能把人物紀念館建設成為城市的標志。陳列設計可以幫我們突出主題,但是我們不能過分的強調設計出來的主題,這樣會使游客有一種觀賞疲憊感,只有在合理的陳列設計當中,才能使游客有一個更好的游玩體驗。
在博物館的建設當中,我們最先要考慮的便是整體空間的運用,尤其是建筑的前期我們不得不考慮出各種情況對陳列設計的影響。由于建筑人物博物館的資金十分有限,所以說我們不能打造出非常豪華的格局,這時候需要我們勤儉持家避免不必要的浪費。一個富有感染力的紀念館,會把參觀游客的體驗進行協調,把枯燥狹窄的紀念館變成一個富有趣味性和開放性的地方。這個過程需要我們開動腦筋,精心排序各種展品,安排宣傳的影像和主體人物的小故事,營造出一種能感染也可以教育人的氛圍。不再簡單的依靠展品的單調排序,而是更多的運用科學的手法和藝術的形式,將中華民族的文化在紀念館中完美的體現。同時我們要將功能廳與主展廳分隔開,讓游客有選擇性的進入自己想要看的展廳中,加大了游客的自由性,節省了游客很多不必要的時間與精力。同時每一個分開來的小展廳色調不應相同,使用不同的色調來體現出不同的功能性展廳。因為每一個房間如果基本色調一致,那么就很容易給游客一種欣賞的疲憊感,想要消除疲憊感,更換不同的光線基調是最有效的辦法。
總而言之,建設人物紀念館時,展示空間中陳列以及空間的形式運用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問題,他對整個展廳的影響都是起決定性因素的。由于紀念館背負的責任重大,它們決定著展品是否能將自身的意義與主體人物的精神傳達給游客。所以一定要注意紀念館的改善,改善的核心便是空間的布局與形式的設計。紀念館當中使用的空間形式與陳列設計也體現出了一個城市的文化水平與經濟發展程度,更是政府向大眾發出的信息,暗示著國家的強大。現階段更多的專家重視到了紀念館的建筑問題上,所以說這個時段正是紀念館發展的起步期。所以說推動紀念館的經濟效益成為了國家政府的頭等大事,我國大部分人的觀念都發生了悄然的改變,變得更加注重博物館行業的發展。一方面人物紀念館是書本上知識的補充,另一方面它也擁有著其他教育所沒有的實物教育。他讓我們中華民族5000年來的中華傳統文化,不斷的審視自己,發現自身的毛病與問題,從歷史當中吸取精華,棄其糟粕,使我們中華民族成為了一個不斷在發展不斷在創新的民族。作為當代青少年,我們更應該體會到博物館建筑人員背后的良苦用心,因為人物紀念館是教育整個社會乃至人類的平臺。為其奉獻一生的心血,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他們為社會做出的貢獻也是巨大的,更是我們社會精神的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