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夢君(新余學院藝術學院,江西 新余 338000)
在經濟全球化的當下,室內設計在內的整個建筑設計領域都已經開始看重設計的地域性。因地域的不同,其各自的歷史文脈與社會形態也是不同的,這就具有不相同的人文習慣和環境。從中可以體現出建筑文化的時空感與構成要素的不同。這些差異吸引著設計者們。促使其不斷地去探究、不斷地進行嘗試性的現實設計構思,令其在對于不同文化的背景下,同時進行徹底的文化探索和思考。
餐飲空間的多樣化:要求設計師不光要從地方習俗,地理特征,飲食習慣方面進行提煉,還要將傳統與現代元素相結合,不但要滿足大眾的審美需求與使用性,而且要對當地的歷史文化傳統繼承與發展。
對如何以地域性為導向的餐飲空間設計進行研究與探索。通過對地域特色與文化背景進行深入探究,提煉出符合當地標識的符號,并加以運用與融入餐飲空間設計之中,使用適宜的設計手法進行實踐,將地方文化融入餐飲空間中,希望做出能夠弘揚地域特色,引導大眾審美方向的餐飲空間設計。
使當地的傳統文化得到傳播與發揚,讓傳統與現代設計相攜相伴。使人獲得精神上的升華與滿足,打造生態化的餐飲空間。從社會的角度,可以保護地域文化;繼承與發展傳統手工藝。盡量采用當地原材料,可以減少長途運輸所帶來的污染與間接的損耗;為當地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由點到面,這不僅僅只是一個普通的空間設計,更要和當地的事物產生聯系,而不是孤立突兀存在的。從用戶的角度,可達到精神上的滿足,找尋心靈上的歸屬感。從設計的角度,可以提升設計素養,以人為本,把尊重當地人的生活習慣與傳統為前提。
從宏觀角度來分析,在一個空間里可以讓人們做出就餐行為的,都屬于餐飲空間。劃分的標準不同,餐飲空間可分成的類別也不同。例如:商業的定位、設計的形式、餐飲的類別、經營的模式、地域與環境、適宜的人群等都可以用來當作分類的依據。具體一點講,以經營的模式來劃分,餐飲空間可以分為大眾餐廳、主題餐廳等;以餐飲類別來劃分,可以分為酒吧、茶館、面包房、咖啡廳等。
在餐飲空間選材中因氣候不同,北方天氣較干燥寒冷,一般鋪設地板,裝修材料以抗干燥為主,如塑料材料、復合材質、優質木材等,以防在寒冬出現干燥開裂的現象。南方較潮濕,一般選用地板,耐磨耐壓且能防潮;挑選彈性較強的乳膠漆,而且防潮底漆不能省,以防回暖天潮濕而造成油漆脫落的現象。由于產物不同,可從南北方裝修選材中看出差異。用包間的木門來說,北方會去考究門是否是實木、是否堅固耐用,而南方可能會在門套上做很多文章比如包櫸木線等。
在現代餐飲空間設計中,為了更好的體現地域性傳統文化。我們可以運用當地文化、材質、燈光、電子科技等元素來控制整體的環境氣氛,并通過亮點設計來統一布局。在設計餐飲空間時,可以通過不同文化元素主題,確定視覺點,并利用不同對比融入現代,形成理想的餐飲空間。
利用現代科技,使地域性的文化習俗更好地融入現代潮流,利用“光影互動”在人們吃飯的同時,將當地特有文化通過3D投影技術投射在餐桌上,用動畫的形式呈現出立體、真實的效果。將材質選擇和功能運用上相結合,才能更好的體現出地域文化融入現代社會。
在打造地域特色的餐飲空間的同時,傳承和發揚當地的文化精神。當地特色是文化的傳承,挖掘當地特色文化并對其進行意象化設計。從美學觀念出發設計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飲空間,并通過系列的形式將其傳播和發揚。
隨著人們品質生活的提高,精神居所卻日漸變少。人們對于餐飲空間的回憶和情感寄托,源于餐飲空間的裝飾與設計等。因為,餐飲空間設計作為精神家園的存在,人們留戀不僅僅是那里的美食,還有對于一種家的味道和回憶的情感。這種精神家園也正是人們所追求的歸屬感。
主題多樣性的設計,是為了人們在一個更好的用餐環境下具有私密感,舒適感等進行的獨特設計。既可以滿足人們對于餐飲空間設計的精神追求,也可以提高地域性餐飲空間持續發展的優勢。充分運用當地文化資源,來定制不同的餐飲空間設計主題,在空間結構設計上應用不同的當地元素,展示不同的文化氛圍,讓人們通過不同的主題,了解相關的地域文化。
在以地域性為導向的餐飲空間設計過程中,設計師做到細致的考究與總結,傳統元素的運用上要加以設計。切勿單純的挪用,照搬,這樣不僅不能夠突顯出空間中地域文化的特色,還會使設計趨于簡單化與形式化,使得設計缺乏內涵與特色。應使設計不與環境相沖突,在使用傳統地域文化作為裝飾的同時,應合理利用現代技術去滿足人們的需要,選擇具有地域特點的材料來進行裝飾,將空間與環境相融合,充分利用當地優勢,不光起到使設計具有地方特色的作用,還可以降低社會負擔。塑造以地域性為導向的餐飲空間,其最核心的理念是對人內心的研究,不光要是設計能夠滿足基本需求,更要能體現出與人之間的內心的共鳴,使得人們產生地域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