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陽 (華北理工大學研究生院,河北 唐山 063000)
看到這些與大自然先天的色彩一樣的顏色,自然就會聯想到與這些自然物相關的感覺體驗,這是最原始的影響。這也可能是不同地域、不同國度和民族、不同性格的人對一些顏色卻具有共同感覺體驗的原因。比如,紅色通常給人帶來的感覺是刺激、熱情、積極、奔放和力量,還有莊嚴、肅穆、喜氣和幸福等;而綠色是自然界中草原和森林的顏色,有生命永久、理想、年輕、安全、新鮮、和平之意,給人以清涼之感;藍色則讓人感到悠遠、寧靜、空虛等。
冷色與暖色除了給我們以溫度上的不同感覺外,還會帶來其他的一些感受,例如,重量感、濕度感等。比方說,暖色偏重,冷色偏輕;暖色有密度強的感覺,冷色有稀薄的感覺。兩者相比較,冷色的透明感更強,暖色則透明感較弱;冷色顯得濕潤,暖色顯得干燥;冷色有退遠的感覺,暖色則有迫近感。這些感覺都是偏向于對物理方面的印象,但卻不是物理的真實,而是受我們的心理作用而產生的主觀印象,它屬于一種心理錯覺。
國外科學家通過許多色彩實驗發現:在紅色環境中,人的脈搏會加快,血壓有所升高,情緒容易興奮沖動;而處在藍色環境中,脈搏會減緩,情緒也較沉靜。有的科學家發現,顏色能影響腦電波,腦電波對紅色的反應是警覺;對藍色的反應是放松,這些經驗都向我們明確地肯定了色彩對人心理的影響。有過這樣的一份病史記載:一位平衡功能嚴重失調的患者,穿上紅色衣服頭暈,容易跌倒,穿上綠色衣服或藍色衣服時,失衡狀態就有所改善。
黃色是明度極高的顏色,能刺激大腦中與焦慮有關的區域,具有警告的效果,所以雨具、雨衣多半是黃色。淡黃色顯得天真、浪漫、嬌嫩;艷黃色象征信心、聰明、希望。但是,艷黃色同樣有不穩定、招搖,甚至挑釁的味道。
粉紅色象征健康,是美國人常用的顏色,也是女性最喜歡的色彩之一,具有放松和安撫情緒的效果。有報告稱,在美國西雅圖的海軍禁閉所、加利福尼亞州圣貝納迪諾市青年之家、洛杉磯退伍軍人醫院的精神病房、南布朗克斯收容多動癥兒童學校等處,都觀察到了粉紅色安定情緒的明顯效果。例如把一個狂躁的病人或罪犯單獨關在一間墻壁為粉紅色的房間內,被關者很快就安靜下來;一群小學生在內壁為粉紅色的教室里,心率和血壓有下降的趨勢。還有研究報告指出:在粉紅色的環境中小睡一會兒,能使人感到肌肉軟弱無力,而在藍色中停留幾秒鐘,即可恢復。
與紅色相反,綠色可以提高人的聽覺感受性,有利于思考的集中,提高工作效率,消除疲勞。還會使人減慢呼吸,降低血壓,但是在精神病院里,單調的顏色,特別是深綠色,容易引起精神病人的幻覺和妄想。
此外,其他顏色如橙色,在工廠中的機器上涂抹橙色要比原來的灰色或黑色更好,可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事故率。可以把沒有窗戶的廠房墻壁涂成黃色,這樣可以消除或減輕單調的手工勞動給工人帶來的苦悶情緒。
顏色對人的影響也受諸多因素影響,比如與人的性格有關系,客觀而理智的人,對色彩只注意到它是否鮮明等,不雜有情感成分,那么這類人的情緒受色彩影響就小。而情感豐富的人,比如一些富于聯想性格的女性,他們看見顏色,常常會想到與之有關聯的事情,這類人的情緒就易受到色彩的影響。還有一些人看顏色就像看人一樣各有其特殊的性格,有的顏色是和善的,有的是勇敢或狡猾的。
不同年齡的人對于色彩常有不同喜好,有測驗表明:4~9歲的兒童最愛紅色,9歲以上的兒童最愛綠色。嬰兒時期對于顏色的偏好是由于生理作用,年齡漸長,聯想作用便逐漸加大。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對顏色的喜好及感受也大不相同,比如南歐和熱帶的人喜好鮮明的顏色,而北歐和寒帶的人則喜好暗淡的顏色,這在他們的繪畫和服裝上都可反映出來。受不同的文化影響,人們對于顏色的感覺也不同――在中國,紅色很受歡迎,而在非洲,如尼日利亞,紅色則被認為是一種不吉利的顏色。
在諸多影響因素中,最重要的是社會影響。在西方發達國家,一部分上層人士為了表示自己與眾不同的身份地位,常常變換自己的服裝款式與色彩,下層中的一部分人常常追隨模仿上層人物的服裝,這二者的共同心理是虛榮心。還有相當一部分的人是隨大流,是從眾心理。另外隨著社會的發展,影響流行色的因素也越來越多,比如人們受到工業污染困擾,因而開始向往大自然的顏色的人越來越多,表現大自然的色彩如“天空色”、“海藍色”、“沙漠色”、“森林色”等。
顏色與我們的情緒之間確實存在著一些非常奇妙的聯系,顏色不僅可以影響我們的情緒,我們的情緒也決定著我們選擇哪些顏色,愿大家每天都能擁有繽紛絢爛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