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航(上海交通大學,湖南 張家界 427000)
798 藝術區位于北京的東北角,是由1950年代建成的一個工廠命名的藝術區。由于其位于北京朝陽區酒仙橋街道大山子地區,故又名為大山子藝術區(英文簡稱DAD-Dashanzi Art District),是原國營798 廠等電子工業的老廠區所在地。此區域西起酒仙橋路,東至京包鐵路,北起酒仙橋北路,南至將臺路。而798 當前則位于七星集團所在的718 大院內,“占地面積近30 萬平方米,建筑面積萬平方米。其中,1950年代建筑面積平方米(鋸齒形包豪斯風格建筑平方米)”。
2003年至2005年,隨著大量藝術家和畫廊及其他藝術機構的大量入駐,該區域越來越受到國際國內社會的關注。而正是在這一期間,入駐798 藝術區的畫廊、機構、藝術家和798 藝術區的管理機構七星集團之間的矛盾不斷升級。該矛盾的焦點在于:按照七星集團的規劃,這里將對798 廠區進行拆遷,以規劃新的電子工業與電子貿易區,計劃“克隆”中關村模式,在這里建廠房、電子城等。所以,這里到底應該建成“中關村第二”,還是作為一個文化產業區域保留下來?798 藝術區到底有什么價值值得保護等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討論。當然,隨著區域功能的變化,各入駐成分也隨之變動。而在變遷的過程中,各方利益有一個重新分配的過程。在不同層面利益博弈的過程中,798 藝術區的一些主要問題開始呈現,尤其是自2008年下半年以來世界性的金融危機所引起的全球經濟的不景氣以及國際國內藝術市場萎縮,使得798 藝術區的問題更加突出,能否可持續發展成為首要的問題。當商業化傾向和旅游傾向愈演愈烈的時候,798 的整個經濟、生活環境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另一方面,作為這個藝術區最早入駐者的撤離,其藝術創造力量逐漸減弱,并最終成為藝術區的邊緣性力量,在藝術與市場的十字路口,798 該何去何從?
無論是798 藝術區區域功能上的變化,還是798 藝術區藝術家的出走;無論是從大的國際國內藝術市場還是具體到藝術區自身的管理和建設,798 藝術區在新的發展階段都遇到了諸多困境,面臨著十字路口的選擇。當然,798 藝術區所遇到的困境已經不僅僅是個別現象,有些甚至是國內藝術區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共性問題,只不過在798 藝術區表現得更加強烈和集中而已。這些問題,總的來說既有顯性問題,也有隱性問題。
顯性問題是藝術區比較集中且成為焦點的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到所有入駐者的切身利益,因此矛盾比較尖銳,容易引起注意。這些問題集中起來主要包括房租問題、藝術家在藝術區的地位問題、藝術區的管理與建設問題、過度的商業化和旅游化傾向等。
798 藝術區的隱性問題是一些宏觀的問題,相對比較隱蔽。同時這類問題往往比較復雜,對798 藝術區自身的影響也會更深刻,更持久。這些問題概括起來說主要包括藝術區的定位、中國當代藝術本土地位的確立和發展、中國本土畫廊的定位及其成長等。
雖然798 藝術區在北京的發展成為眾多藝術家和評論家的反思、吐槽對象,大部分也總是在表達負面的觀感,認為過度的商業化包圍了798,不再具有藝術本來的情懷和氣質。對藝術圈的朋友來說,798 藝術區可以說是一個混雜之地,復雜多變但話題性十足。但是對于798 藝術區的評價,應該出去偏見,多看到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價值。
從藝術生態鏈來說,藝術圈的生態應該是完整開放、復雜多元的,而不應是破碎的、扁平的,這樣才能滿足不同人群對藝術的需求和冀望,即便是被鄙視、承非議、受指摘,798 仍然是北京藝術圈難以忽視的一個重要鏈條。假如沒有798,北京的藝術圈就不是完整的生態;沒有798,北京的藝術家群體就少了很多話題;沒有798,北京的現代藝術發展歷程就缺失了重要一頁。
從藝術教育來看,精英化、專業化藝術教育之外,不應忽視普及性和大眾化的藝術教育,這種教育除了藝術館、博物館等文化場館,還有各種類型和規模的藝術區,如果說前者是陳列藝術成品,滿足人們藝術鑒賞需要,那么后者則是展示藝術整體的業態,對于藝術本身的呈現更為生動鮮活、更為細致多樣,可以更好地滿足人們體驗和學習的需要。798 藝術區是民眾接觸藝術、了解藝術、學習藝術的場所,是藝術教育不可或缺的環節。
從藝術傳播角度來看,北京的文化形象尤其是現代藝術形象需要這樣一個符號、這樣一個窗口,對外展示當代藝術的風貌,盡管有許多噱頭,盡管有許多非藝術的元素摻雜其中,但798 作為海內外知名度頗高的藝術區,在文化藝術傳播中的作用似乎暫時還無法替代。此外,798 不僅是藝術品交易的窗口,也是北京文化旅游的標志性文化景點,對于普通大眾來說,798 不失為一個文化休閑并體驗當代藝術的好去處。目前,圍繞798 藝術區,周邊存在著大大小小幾十個藝術家聚集區,如黑橋、環鐵藝術區等,這些藝術區以798 為核心,輻射范圍甚至達10 公里之外。這是北京藝術的重要孵化地,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家懷揣夢想來到這里,為北京的文化藝術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從這個角度來看,798 對于北京藝術界的意義與價值不容低估。
從國外情況看,每一個藝術區的成長發展都離不開當地政府的積極扶持與科學引導。比如,美國蘇荷區發展之初方向不明,紐約市就明確提出全部保留蘇荷區舊建筑景觀,以立法的方式確認蘇荷為文化藝術區。比如韓國的heyri 藝術谷就明確定位為藝術區而不是旅游點,以利于藝術家的創作。
城市藝術區究竟該如何規劃建設?政府在藝術區發展上該承擔什么樣的角色都成為藝術區建設要面對的課題。
專家一致認為,在藝術區建設上,首先要有非常準確的定位,只有做好了定位才可能做好可持續發展。其次,在資金上、管理上要給予藝術區特殊的扶持政策,同時扶持政策要具備針對性和科學性,將優惠真正落實到藝術家創作本身,而不是那些平臺建設上。此外,也要通過相應的財稅扶持政策改善目前國內畫廊業的生存困境。
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文化產業園區仍然是文化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要想得到長足持續的發展,文化產業園區就必需妥善的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北京798 藝術區產業運行模式中存在的問題,以為之后中國文創街區、園區提供合理性借鑒。同時,中國應該重視本土藝術畫廊的體系培育,在積極引進國外優秀藝術家、藝術品和運營模式的同時,充分發揮本土畫廊的推動作用,把握好商業與藝術的有機結合,協調產業鏈,借助國家政策助推藝術發展。